剑桥美国文学史
《剑桥美国文学史》是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丛书,最初于1917年问世。该书旨在每百年更新一次,以反映美国文学发展的最新动态。随着新千年的到来,剑桥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新的版本,共分为八卷。
内容简介
批评家的论述
《剑桥美国文学史》涵盖了美国文学的所有分支,讨论了新兴和已经确立的各种趋势。书中收录了一些学者和批评家的文章,他们在这个领域的工作使得文学学术研究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文章综合了近三十年来的美国文学批评成果,反映了两代学术成就之间的差异和延续。叙述部分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使得这部文学史相较于之前的版本,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恢弘的气势。尽管传统的文学批评声调构成了叙述的基础,但也与构成当代文学研究多样化的兴趣一同发挥作用。
对美国多种文学流派的论述
《剑桥美国文学史》广泛且跨学科地探讨了美国多种文学流派及各时期的文学作品。美国文学素材的丰富一方面归因于一些早期被忽略的作品后来得到重新发掘,另一方面则源于研究方法的数量和多样性迅速增加。这项多层面的学术和批评工作探讨了社会、文化、智力和审美的多样性,并展示了文学研究中更为丰富的权威观念。
对第七卷副标题的解释
《剑桥美国文学史》第七卷的副标题“散文作品1940年-1990年”可能引起误解,这里的“散文”并非指杂文或随笔,而是相对于诗歌而言的散文形式,包括小说和戏剧。
对美国剧作家的探讨
克里斯托弗·比格斯比在书中分析了一批美国剧作家,如田纳西·威廉斯和奥古斯特·威尔逊,强调他们的创作创新不仅是独立的事件,还预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当时非主流文化正在崛起,为美国人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当代生活。
对美国小说中反叛现象的描述
莫里斯·迪克斯坦描绘了1940至1970年间美国小说中的反叛现象,并以此为主线,将不同风格的作家如詹姆斯·鲍德温和约翰·厄普代克联系起来。
美国南方文学的地域特点
约翰·伯特关注的是美国南方文学的地方特色,描述了南方在现代化进程中与过去的紧密联系所带来的紧张关系。温迪·斯坦纳对1970年代以来的后现代派小说进行了反思,提醒人们警惕对后现代主义的过度推崇。
反思后现代派
《剑桥美国文学史》以其广博的视野和雄浑的气势著称,尤其是“反思后现代派”一章。温迪·斯坦纳通过《解剖课》中人物祖克曼收到的一封校报编辑的信件,揭露了“后现代”这一术语的内在矛盾。她指出,菲利普·罗斯在《解剖课》中塑造的傲慢大学生编辑形象,在知识界普遍存在。使用“后卫”这一比喻及其相关词汇“前卫”,并将“后现代派时代”赋予约翰·巴斯和托马斯·品钦的做法,暗示了一种文学史正在形成,它本身就应该贴上“为了维护日益衰落的传统而参加一场后卫战斗”的标签。斯坦纳认为,后现代派的好大喜功与其说是新生事物,不如说是现代派思维模式的延续。她在文中并未明确表态,但实际上否定了“后现代派”这一说法。《剑桥美国文学史》通过反思“后现代”的神话,教育读者要善于辨别真伪,以防误入歧途。主编萨克文·伯科维奇在为第七卷撰写的中文版序中将其称为迄今为止“最具挑战性”的美国文学史。
卷数目录
《剑桥美国文学史》共有八卷,分别为:
- 第一卷:1590年至1820年;
- 第二卷:散文作品——1820年至1865年;
- 第三卷:散文作品——1860年至1920年;
- 第四卷:19世纪诗歌——1790年至1920年;
- 第五卷:诗歌与批评——1910年至1950年;
- 第六卷:散文作品——1910年至1950年;
- 第七卷:散文作品——1940年至1990年;
- 第八卷:诗歌与批评——1940年至1995年。
2005年1月,中文版《剑桥美国文学史》第七卷“散文作品——1940年至1990年”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孙宏担任主要翻译者。该卷中文版共计约110万字。
参考资料
剑桥美国文学史(全八卷).豆瓣读书.2024-09-13
剑桥美国文学史(套装全8卷).缺书网.2024-09-13
剑桥美国文学史(第2卷):散文作品(1820年—1865年).微信读书.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