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是武汉大学的二级学院,是武汉大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也是武汉大学综合实力领先、社会影响最大的学院之一。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其前身可追溯到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自强学堂时设立的商务门,其实体根基源自1916年设立的国立武昌商业专门学校。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设经济学系。1981年经济学系与经济管理系分设,1999年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和旅游学院合并为商学院。2001年原武汉大学商学院、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原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经济管理、市场营销教研室合并组建新武汉大学商学院,2005年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有专任教师260人,其中国家高层次人才15人次、省市高层次人才18人次,学校人文社科杰青5人,学校人文社科优青4人,学校驻院研究员7人,教授、特聘研究员9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121人。学科涵盖经济与管理两大门类,拥有四个一级学科,四个一级学科全部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都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办期刊有《经济评论》《珞珈管理评论》。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有12个系(所)及若干学术研究中心(所),内设7个行政管理办公室、2个教辅单位。现有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7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为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22年7月,武汉大学经济学与商学进入ESI全球前1%;理论经济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先后通过AMBA、EQUIS、AACSB三大国际认证。
历史沿革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自强学堂时设立的商务门(1893-1896年)。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实体根基源自1916年设立的国立武昌商业专门学校。
1923年,国立武昌商业专门学校更名为国立武昌商科大学。
1926年,国立武昌商科大学更名为国立第二中山大学,成立商科经济学系、商科商业学系。
1928年,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商科经济学系、商科商业学系组建为武汉大学法学院经济学系、武汉大学法学院商学系。
1950年,在国立武汉大学法学院经济学系、国立武汉大学法学院商学系基础上成立武汉大学经济学系。
1981年,经济学系与经济管理学系分设。
1984年,成立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1986年,分设武汉大学经济学院、武汉大学管理学院、武汉大学旅游学院。
1989年12月,原经济学院将独立于各个系所的三个资料室、两个资料中心和一个藏书馆(1953年冬成立的经济学系资料室、1965年成立的北美经济资料室、1979年成立的人口所资料室、1982年建立的欧洲共同体资料中心、1983年成立的加拿大资料中心和1981年建立的国际银行藏书馆)合并,成立了经济学院图书分馆。
1999年,武汉大学经济学院、武汉大学管理学院和武汉大学旅游学院合并为武汉大学商学院。
2001年,原武汉大学商学院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98年成立)及原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经济管理教研室(1985年成立)、市场营销教研室(1994年成立)合并组建新武汉大学商学院。
2003年10月,武汉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立,2004年开始招收博士后。
2005年,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12月,经济与管理学院新大楼落成典礼举行。
2012年4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青年教师协会成立。
2014年5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科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揭牌。
2015年3月,依托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截至2024年4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有12个系(所)及若干学术研究中心(所),内设7个行政管理办公室、2个教辅单位;有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7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为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学科体系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科涵盖经济与管理两大门类,拥有四个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四个一级学科全部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都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理论经济学两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金融学二级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全部学科为湖北省优势或重点学科。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四个一级学科均进入A类学科。武汉大学经济学与商学进入ESI全球前1%。先后通过AMBA、EQUIS、AACSB 三大国际认证。在202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武汉大学经济与计量经济学学科位列世界第128名。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拥有2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教育部备案)、2个部校共建机构、5个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师资队伍
截至2024年4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共有专任教师260人,其中国家高层次人才15人次、省市高层次人才18人次,学校人文社科杰青5人,学校人文社科优青4人,学校驻院研究员7人,教授、特聘研究员9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121人。
人才培养
截至2024年4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有在籍学生约6700人,其中本科生约2500人、学术学位研究生约1400人、专业学位研究生约2800人,各类国际学生约300人。学院始终以博习会通、传承文化、培育菁英、经世致用为己任,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学生在国内外学术科技及文体竞赛中屡获佳绩,每年近7成本科生毕业后继续深造,研究生毕业落实率高达95%,历届毕业生德智双彰,涌现出大批政界、学界、商界杰出人才,17位校友当选武汉大学杰出校友。
科学研究
科研机构
科研成就
截至2019年9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研究所先后主持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项(含重大招标项目2项和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教育部项目20余项(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7项),联合国、国际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合作项目20项、985项目1项。该所研究人员先后撰著、主编并出版人口流动与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技术产业、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等五大系列学术著作5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中国人口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美)《人口与发展评论》等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科研成果30余项次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孙冶芳经济学奖、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和其他全国性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9年9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创新管理系设有武汉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所、武汉大学国家治理及经济体系现代化研究中心两个研究机构。技术经济及创新管理系教师近年来,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中国管理科学》《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软科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经济管理》《中国工业经济》《科研管理》《经济学动态》《Energy Policy》《Energ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著作奖和优秀论文奖等奖项;多项咨询决策报告被中办、国务院三峡办采纳、湖北省政府。
截至2024年4月,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拥有2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教育部备案)、2个部校共建机构、5个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学术资源
数据库资源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拥有中诚信资讯科技有限公司数据库、chinascopefinancial(数库)数据平台、科学软件多媒体学习库、同花顺数据库、BvD系列数据库、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究服务中心数据库、全球新兴市场商业资讯(EMIS)等数据库资源。
馆藏资源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分馆占地2000 平方米,藏书丰富,种类较多,截至2006年6月底,累积馆藏文献总量超过40万册,是藏书最丰富的学院图书分馆之一。学院分馆1981年被世界银行公共信息中心确定为委托藏书馆,1982年,学院分馆被欧洲共同体委员会指定为保存图书馆,成立了欧洲资料中心,是中国最早接受欧共体委员会资料寄赠的五大欧共体资料中心之一。
学术刊物
《珞珈管理评论》
《珞珈管理评论》是由武汉大学主管、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的管理类学术集刊,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通过武汉大学的发行网络进入了全国一百多所类高等院校的图书馆或相应院系的资料室,自2007年创刊始迄今的刊物悉数由中国知网收录并发布,自2010年始被列入人大复印资料中心的首批甄选集刊进行收录及转载,每年都有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经济评论》
《经济评论》由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精品期刊。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徽的视觉主体由中国古代货币——春秋铲币的外形及汉字“商”变形的轮廓融合而成,其中铲币元素形似一扇敞开的大门,与武汉大学图书馆建筑图形及经济与管理英文缩写“E\u0026M”字母融为一个画面整体,标识整个造型体现了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经金融研究的专业特征,寓意经济与管理学院承袭中华几千年商业文明,在新世纪的市场经济时代立足百年名校武汉大学,走向世界,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舞台,再展武汉大学现代财经教育新风采。
该标识由武汉大学校徽标识延伸而来,一脉相承,但又有其独特的个性意象,它的形象既是武汉大学母体的又是属于经济与管理学院个体的。
领导团队
历任领导
现任领导
学院排名
2021年2月2日,胡润百学携手管理者专业学习平台MBA智库,联合发布《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款·2021胡润百学最具财富创造力中国商学院》榜单,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排名前Top30。
杰出校友
相关事件
2024年11月28号,在武汉大学131岁生日之际,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杰出校友华生捐建珞珈书院,该建筑有望成为武大21世纪新的文化地标。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3-12-06
学院环游|社会科学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学生会.2024-03-11
历史沿革.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29
经济学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29
金融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29
财政与税收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29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29
市场营销与旅游管理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29
世界经济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29
保险与精算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29
工商管理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29
会计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29
经济研究所.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29
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所.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29
系所设置.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29
学校简介.学校官网.2019-12-16
科研机构.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29
学院概况.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3-12-06
我院11项成果喜获第十一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29
数据库资源.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29
评估专家参观我院图书分馆、实验中心.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29
《珞珈管理评论》简介.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29
《经济评论》简介.武汉大学经济评论杂志社.2024-11-29
武大院徽里,原来藏着这么多小秘密!.澎湃新闻.2024-11-29
历任领导.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29
现任领导.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29
《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款•2021胡润百学最具财富创造力中国商学院》今日发布.搜狐网.2024-11-29
华生.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30
黄春华.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30
蹇宏.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30
阎志.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30
毛振华.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30
杰出校友.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11-30
武大校友华生捐建珞珈书院.荆楚网.2024-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