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泰吉

王泰吉

王泰吉(1906年—1934年3月3日),字仲祥,出生于陕西省临潼区北田镇尖角村。是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土地革命时期曾任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总司令、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总指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师长。

6岁时,王泰吉随父亲到省城西安市,入东举院巷同志小学上学,1921年春,王泰吉考入陕西省立第三中学。1924年5月,王泰吉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党组织派王泰吉到陕军甄寿珊部从事兵运工作,先后任教导营学兵队长、营长、中共教导营(军队)支部委员。1928年4月,在中共陕东特委领导下,王泰吉参加了渭华起义。1930年,杨虎城任命王泰吉为十七师补充旅副旅长兼参谋长。1933年8月,为了统一指挥这些革命武装力量,中共陕甘边特委决定成立工农红军游击队陕甘边临时总指挥部,任命王泰吉为总指挥,高岗为政委。9月17日,王泰吉带领主力部队从照金出发,向南进入淳化县,随后转向西北攻占旬邑县张洪镇,击毙了县民团总团团长朱宏章等人,并生擒县长及数十人。11月7日红四十二师在莲花寺成立,王泰吉任师长、高岗任政委、刘志丹任参谋长。会议决定开辟以华池县南梁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开展游击战争。1934年农历正月初二,王泰吉主动向组织请求,去豫陕边开展兵运工作。途经淳化县通润镇时,被敌人逮捕。王泰吉被关押期间,同情革命的杨虎城部队里的许多旧友曾多次设法营救他,均未成功。同年3月3日上午,王泰吉被秘密杀害在西安西华门绥靖公署军法处的大院内。王泰吉就义时年仅28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泰吉,字仲祥,1906年出生于陕西省临潼区(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北田镇尖角村一个农民家庭。其父王新斋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出身,早年参加同盟会,是当地的知名人士,相继在军界、政界、教育界任职。王泰吉6岁时,随父亲到省城西安市,入东举院巷同志小学上学。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席卷全国。当时年仅13岁的王泰吉也积极投身于这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之中,与西安的学生们一同上街游行示威。

1921年,王泰吉考入陕西省立第三中学。他决心掌握科学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对数理化尤为钻研。他的学识在广度和深度上均优于同级学生,被誉为“博学家”。王泰吉所在的第三中学是陕西党组织在1924年至1927年期间重点活动的地方之一。魏野畴同志,作为陕西省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曾在此任教并负责西安教职员联合会的领导工作。他组织进步师生成立进步团体,推动了学校内的进步思潮。受这种思潮的影响,王泰吉积极参与学校的进步活动,并立志献身于革命事业。。

参加革命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同年5月,广州市建立了黄埔军校,党从各地选派了许多党、团员和进步青年,去黄埔军校学习。这时,正在三中读书的王泰吉同志,被选派去参加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在该校不仅学习了军事技术和革命理论,还参加了周恩来同志率领的国民革命军东征消灭陈炯明的战斗,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党组织派王泰吉前往开封市,在国民军第二军军长兼河南督办胡景翼部学兵营任排长,并在所在连队建立中共外围组织“青年军人联合会”。

1926年春,党组织派王泰吉到陕军甄寿珊部从事兵运工作,先后任教导营学兵队长、营长、中共教导营(军队)支部委员。其间,他经常用革命思想教育部下,并介绍在该营的胞弟王泰诚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王泰吉率领学兵营驻防于陕西省麟游县

1928年春,王泰吉率甄部教导团第一营在陕西麟游县起义后向东北地区进发,准备到陕甘边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由于受敌追击和反动民团包围,部队被打散,起义失败。王泰吉由麟游脱险前往渭华地区,时值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在渭华举行武装起义。不久,参加起义的许权中旅在高塘改编为西北工农革命军,并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刘志丹任军委主席,许权中任总顾问。西北工农革命军由唐澍任总司令,王泰吉任参谋长(一说王泰吉任参谋主任)。王泰吉和刘志丹、唐澍等同志领导这支革命武装与当地农民运动相结合,打击反动民团,惩治土豪劣绅,先后建立了区、村苏维埃政府48个,处决土豪劣绅60余名。

渭华起义爆发后,王泰吉与刘志丹、唐澍等指挥部队英勇抵抗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进攻。尽管他们奋力作战,但由于敌强我弱,起义部队最终遭受重大损失,不得不撤离渭华地区,转入秦岭山区。在撤退过程中,王泰吉与中共组织失去了联系。他独自一人来到河南南召县,装扮成农民,在一家富户家中做长工,同时秘密进行革命活动。然而,不久后他被反动当局发现并逮捕,随后被押往南京监狱。面对敌人的刑讯逼供,王泰吉坚贞不屈,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由于他一直未泄露真实身份,加上其父王新斋向时任南阳市守备司令的老友杨虎城求情,杨虎城出面担保,王泰吉得以获释。杨虎城对王泰吉的胆略和才学非常赏识,留他在自己身边担任参谋。

1930年,王泰吉被任命为十七师补充旅副旅长兼参谋长。在蒋冯阎战争爆发后,他随杨虎城率部从河南攻入陕西,并进驻西安。1931年,杨虎城调任王泰吉为新兵训练处处长。不久之后,他又被任命为新成立的西安绥靖公署骑兵团团长。该骑兵团设有军需、军医、副官和书记等处,下辖四个连和一个直属排,共有1000余人。

1933年春,国民党调集兵力“围剿”陕甘边苏区,王泰吉的骑兵团由三原移防耀县,进行“剿共”。然而,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日益加深和中国抗日反蒋浪潮的高涨,王泰吉急切地希望找到党组织,并在其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骑兵团到达耀县后,王泰吉派人与在三原中学任教的共产党员何寓础联系,表达率骑兵团起义的意愿。中共陕西省委随后派余海峰与他接触,研究起义准备工作和相关事宜,后又派杨声到耀县协助领导起义。7月21日,王泰吉率领骑兵团在耀县举行起义,迅速解除了城内的全部反动武装并控制了全县。起义官兵走上街头,张贴抗日标语,宣讲《起义通电》和《告民众书》。王泰吉还下令释放监狱中的全部犯人,组织宣传队宣扬抗日救国主张,打开县政府和大地主粮仓将粮食分给贫苦农民,并抽出部分缴获的枪支送给渭北游击队和耀县游击队支队以扩大地方武装。起义部队与游击队紧密配合,在耀县县城及乡村处决民团头子和恶霸地主,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王泰吉在耀县起义后成功恢复了党的组织关系。随后,为了策应三原县另一支计划起义的部队,他于七日后率部离开耀县,向西进发。途中遭遇暴雨,部队驻扎在泾河下游的三原县陵前镇进行休整。在此期间,王泰吉发现部分军官趁机抢夺财物,对此深感愤慨。次日清晨,王泰吉召集部队,发表讲话,强调“革命不是发洋财”的道理,并下令所有缴获必须归公。当他发现与自己有深厚交情的黄埔军校同学、现任大队长郑某(同时也是他的结拜兄长)在起义中私自掠夺了银元、烟土和衣物时,王泰吉极为愤怒,并下令将郑某就地枪决。尽管在郑某跪地求饶和众军官的求情下,王泰吉最终免去了郑某的死刑,但他当场撤销了郑某的大队长职务,责令其戴罪立功。王泰吉的严明军纪赢得了众人的敬佩,他们纷纷交出非法所得,这一行为也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拥护。陵前镇整军后,当义勇军行进至三原县北原的辘辘把村时,突然遭到敌孙友仁团的袭击,部队被打散。王泰吉迅速收拢余部200余人,向北面的山区照金革命根据地撤退。照金是中共陕甘边特委的所在地,王泰吉率部抵达后,与习仲勋、张秀山、李妙斋等领导人及红军游击队会合。尽管耀县起义最终失败,但王泰吉成功地将这支经过战斗洗礼的200多人的革命武装交给了党。

1933年8月,王泰吉率领的渭北游击队与耀县游击队等革命武装力量相继抵达照金地区。鉴于统一指挥的需要,中共陕甘边特委决定成立工农红军游击队陕甘边临时总指挥部,并任命王泰吉为总指挥,高岗为政委。该指挥部整合了五六百人的武装力量,经过休整后,军威显著提升。王泰吉与指挥部的其他领导人共同商定,在陕甘边境地区开展游击战争,以灵活多变的战术打击敌人。8月18日,他们成功诱使庙湾民团出击,并歼灭了一部分敌人;三天后,在高山槐地区击溃了耀州区的张万里民团;24日,袭击让牛镇,再次歼灭耀县民团的一部分;27日,快速奔袭柳林镇,消灭了当地的民团。进入9月,王泰吉继续率部西进彬县,在龙马、高村、柏子沟等地连续消灭了盘踞的反动武装。随后,他们北上宁夏,在永宁县境内歼灭了一批地主武装,并顺利返回根据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王泰吉领导的红军游击队出击作战十余次,屡战屡胜,极大地鼓舞了人心,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同时也为部队缴获了大量枪械和物资。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总指挥部决定,由王泰吉率领的主力部队转入外线作战。

1933年9月17日,王泰吉带领五六百人的主力队伍自照金启程,他们穿越复杂地形,向南进入淳化县,后转向西北,抵达旬邑县张洪镇。途中,王泰吉策划了一次突袭,消灭了旬邑一支五六十人的民团,并利用其装备伪装,渗入张洪镇,杀死了县民团总团团长朱宏章,并捕获了包括敌县长在内的多人。随后,王泰吉部队持续北上,攻占甘肃合水县城,期间造成包括敌县长、民团团长在内的300多人伤亡或被俘,同时夺取了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他们还释放了被囚禁的革命者和普通民众。

1933年10月4日,刘志丹从陕南脱险返回照金根据地后,被任命为部队的副总指挥和参谋长。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特别是王泰吉率领和指挥的红军游击队不断取得胜利,使得陕甘两省的国民党反动派感到极为不安。为了应对这一威胁,陕西方面出动部队进行“围剿”,而甘肃的国民党军队也加入了对这支中国工农红军力量的搜寻与堵截行动中。10月下旬,王泰吉带领着红军主力继续在陕甘边境地区开展游击战。期间,当队伍由合水县转移至庆阳三十里铺时,遭遇了甘肃敌军杨子恒旅赵文治团以及谭世麟骑兵营的跟踪追击。由于长时间奔袭加上连续作战,王泰吉及其所部已经十分疲惫,于是选择在一个名为毛家沟门的小山村宿营休息。

1933年10月29日清晨,赵文治率领800余人突袭红军游击队。王泰吉和刘志丹在听到哨兵报警后立即行动。面对已接近小河对岸的敌人,王泰吉迅速部署部队撤退上山,并亲自带领警卫战士冲下河滩占据有利位置进行反击,迫使敌人撤退。在此过程中,王泰吉通过望远镜观察到谭世麟的骑兵营正向他们靠近,意图实施两面夹击。11月3日至5日,陕甘边特委、总指挥部党委在甘肃合水县包家寨举行会议决定撤销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陕甘边临时总指挥部正式建立工农红军二十六军四十二师。11月7日红四十二师在莲花寺成立,王泰吉任师长、高岗任政委、刘志丹任参谋长。会议决定开辟以华池县南梁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开展游击战争。

红四十二师成立后,王泰吉与刘志丹领导部队成功袭击甘泉城,并在洛川葡萄沟门击退第八十六师一个营。王泰吉以身作则,深受战士尊敬。他亲自照顾伤员,如孔令甫,并赠送羊皮袄给重伤员。红四十二师在西北行动中多次获胜。11月25日,陕甘边临时革命委员会在合水县小合子村成立,根据地扩展至方圆百余里。

1934年1月,王泰吉主动要求去豫陕边做兵运工作,途经陕西淳化通润镇时被捕。被关押期间,拘留室的墙壁上留下了王泰吉的壮丽诗篇,在狱中又写了《绝命诗》《绝命词》各一首。2月,王泰吉被押解到西安绥靖公署军法处关押。南京国民党最高当局命令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把王泰吉押往南京审讯处决。杨虎城把南京的态度托人转告王泰吉并征求其意见。王泰吉表示,他生在三秦,长在三秦,革命活动又多在陕西省这块土地上进行,若不能生还,就让他长眠在这块对他有养育之恩的黄土地上。王泰吉被关押期间,同情革命的杨虎城部队里的许多旧友曾多次设法营救他,均未成功。王泰吉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恳切地对旧友们说,希望十七路军能为全国的团结抗日事业出力。同年3月3日上午,由国民党陕西省党部书记长宋子先监督,王泰吉被秘密杀害在西安西华门绥靖公署军法处的大院内。王泰吉就义时年仅28岁。

主要作品

人物关系

后世纪念

1951年,党和人民政府在革命公园为王泰吉烈士修建了纪念亭和纪念塔,供后人瞻仰和纪念。2012年,在王泰吉的家乡北田街道尖角村,王泰吉烈士墓被命名为西安市党史教育基地。2013年,为了缅怀英雄,尖角村村委会修建了王泰吉烈士广场。

1951年7月,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为纪念王泰吉与王泰诚烈士的纪念碑在革命公园落成。纪念碑为四方柱形,高2.4米,上面刻有中共西北局、省、市委领导习仲勋、贾拓夫、马明方、汪锋、赵伯平为烈士的题词。以及烈士生平事迹介绍,烈士父亲王新斋的感言。纪念碑石上方建有仿古式六角亭,占地36平方米,周边种植绿化。

人物评价

王泰吉乐于用自己的生命为革命开路,把一切献给人类最壮丽的解放事业。这种崇高的毫不利己的革命情操和纯洁的品质,永远是每一个革命者学习的榜样。他是我党领导的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是优秀的共产党员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习仲勋评)

王泰吉面对威逼利诱始终威武不屈,惨遭酷刑折磨始终大义凛然。(金台资讯评)

耀县起义领导者王泰吉:生死利害,在所不计。(新华出版社评)

王泰吉烈士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麟游起义、渭华起义和耀县起义的领导人之一,也是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最早创始人之一。王泰吉的一生,是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他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环境中,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先后三次领导和参加武装起义,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献出了年青宝贵的生命。王泰吉短暂的青春闪烁着灿烂的光辉,他的英名将永远镌刻在西北红军的战史上。(杨增杰、任双全评)

参考资料

王泰吉.中国军网.2023-12-22

王泰吉: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微信公众平台.2024-11-09

党史知识 | 王泰吉:男以身贡献社会,生死利害,成败祸福,在所不计.澎湃新闻.2024-11-09

革命实践的先锋——王泰吉.百家号.2024-09-01

..2024-11-09

..2024-11-09

致敬英烈|王泰吉烈士:功名不必自我成,宇宙将来到处红.澎湃新闻.2024-09-01

英雄烈士谱丨耀县起义领导者王泰吉:生死利害,在所不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2024-09-01

革命公园(西安篇)【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24-11-09

烈士小传遗诗 王泰吉烈士小传.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