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许根俊

许根俊

许根俊(1935.11.23-2008.1.8),歙县人,生物化学家,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人物生平

许根俊,出生于1935年11月23日,安徽省歙县人。他在1946年9月至1948年9月期间在安徽省歙县中学接受教育;随后,于1948年9月至1950年9月转至旌德县中学继续学业;之后,从1950年9月至1953年9月,在休宁中学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1957年,他成功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自1957年起,他一直在位于上海市的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副研究员等职。1985年3月,他被提升为研究员。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于1993年担任生物学部常委。在1995年至2000年间,他出任生物学部副主任一职。此外,他在1997年成为中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的副理事长。许根俊先生于2008年1月8日21时48分在上海中山医院离世,享年73岁。

主要论文与著作

学术论著

许根俊著有《酶的作用原理》(科学出版社 1983.03)。

参考资料:

社会职务

荣誉

基本资料

姓名:许根俊

职业:生物化学家

籍贯:歙县

简历

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在牛结晶胰岛素人工合成研究中用钠--氨还原胰岛素硫硫键、除去苄基衍生物保护基和还原后重氧化恢复生物活力;提出并成功地实现了用天然肽于蛋白质结构研究;在蛇肌果糖二磷酸酶的研究中,发现反应中存在磷化的中间物、别构部位和催化部位间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提出了该酶催化过程的一个新机制以及该酶在天然状态下活性部位是不完善的观点。在对果糖-6-磷酸-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酯酶的研究中,确定该酶的催化作用是双底物双产物序列机制,酶离子的调节作用,精酸残基是底物结合的必需基团,以及该酶具有一个非必需的活化基团;确定了兔肝果糖二磷酸酯酶的催化和别构部位;证明胸腺素β-4是由巨噬细胞而不是胸腺细胞合成的。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评价

在半个世纪的科学生涯中,先生在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研究、蛋白质功能基因的修饰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蛇肌果糖二磷酸酯酶研究、兔肝果糖-1,6-二磷酸酯酶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和蛋白质的折叠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傲人成就,为研究所的发展和推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的国内交流及提升国内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李林所长评)

参考资料

许根俊.中国科学院学部.2024-07-30

许根俊简历.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2024-07-30

许根俊院士逝世.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4-07-30

酶的作用原理.科学出版社官网.2024-07-31

许根俊简历.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2024-07-30

许根俊.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7-30

许根俊:严谨研究与温情生活.九三学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2024-07-30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许根俊.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2024-07-30

许根俊先生追思座谈会15日举行----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202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