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少琴
其学术研究着重于川康地理、川江航运、巴蜀文化、四川省金石、重庆市地方史等方面。在巴蜀史研究、西南史地研究、少数民族史研究、四川河道研究等方面,他是公认的名家。主要著述有《益教汉隶集录》、《重庆市博物馆藏画像砖选集》、《巴蜀史迹探索》、《巴蜀史稿》、《近代川江航运简史》等。曾获1984年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简介
邓少琴(1897~1990)是我国老一辈德高望重的考古、文博、历史和民族学专家。原名作楷,字绍勤,中年后以字之谐音作少琴。重庆江津市人。青年时曾供职于重庆市《强国报》社、《新蜀报》社、重庆联合中学、省立第二女子师范、重庆市江津中学校等。抗战期间,杨家骆领导的"中国学典馆"迁渝,邓、杨二人共创北泉图书馆、博物馆。1943年,邓少琴来到成都市,任四川大学版本整理委员会主任。1948年,他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因其授课风趣,内容详实而得到学生们的喜爱,他开设的《川康历史》《西南民族史》等课程,更是引起学生们的极大兴趣。1949年后,受聘为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1951年,声名甚高的邓少琴突然放弃了四川大学的优厚待遇,离开了他生活了8年之久的成都,去重庆市与徐中舒、冯汉骥等共同筹建西南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前身),任博物院秘书,主持日常工作。大行政区撤销后,任重庆市博物馆副馆长,1960年至“文革”开始,邓少琴先生应张秀熟之聘兼任四川省文物志编组副组长,主持日常编审工作。80年代任学术顾问。1990年1月16日,邓少琴先生以93岁高龄与世长辞。病重时曾嘱咐家属“丧事从简”,又向馆中同事叮咛“没做完的事要继续做完”,别无他言。先生归葬故里后,其子女将先生留下的2500元捐与了兴化市外国语学校,学校将此设为“邓少琴奖学金”。主要论文有《西康木雅乡吴王甲尔布考》、《谈西南的岩棺葬制》、《涪陵新出土的巴族铜器和错金编钟》等。手稿有《西南历史地图集》、《西南交通史》、《北泉金石文徵》、《天风阁诗稿》等。
为了弘扬邓老的学术思想和纪念这位学术前辈诞辰一百零五周年,四川省历史学会特此召”邓少琴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邀请川渝两地专家学者参加。同时其子女出资、由巴蜀出版社出版的《邓少琴西南民族史地论集》也面世。这部论集较全面地编选了邓老一生所撰关于巴蜀史与文物、巴蜀民族史志以及巴蜀近现代史的代表性论著。其中巴蜀古史的研究硕果最引人注目。从这部论集中,不但可以窥见邓老治巴蜀古史的严谨专致、锲而不舍的探索脚印,同时也体现了他诚朴忠实、一丝不苟的学风。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
人物纪念
图书纪念
2001年8月,巴蜀书社出版发行了由川渝学术界王家、李复华、李绍明写的《邓少琴西南民族史地论集》。
研讨会纪念
2002年,为邓先生105周年诞辰、弘扬邓少琴的学术思想,四川省历史学会举行"邓少琴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
参考资料
邓少琴先生传略.四川大学档案馆.2024-01-13
邓少琴先生传略.四川大学档案馆.2024-04-19
邓少琴.豆瓣读书.2024-04-11
邓少琴先生对西南民族史志研究的重大贡献.中国知网.2024-04-12
邓少琴教授巴蜀古史研究的硕果永存.百度学术.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