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海鳗科

海鳗科

海鳗科(Muraenesocidae,Bleeker,1864),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鳗鲡目的一科鱼类。该科鱼类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洋,部分物种可进入淡水。台湾地区共有4种海鳗鱼种。海鳗科约有8属14种,通称为海鳗,体长一般约0.5~1.5米,大的可达2米。海鳗科鱼类为海洋底栖性鱼类,以肉食性为主。

外形特征

海鳗科(Muraenesocidae):鳗鲡目的1科,约有8属14种,通称海鳗。体长一般约0.5~1.5米,大的可达2米。体细长,躯干部近圆筒状,尾部较侧扁,无鳞。口大;舌窄小,附于口底。上下颌延长,具强尖锐齿。犁骨部中间具1行大形犬齿,有些种类呈三角形。后鼻孔不具缘瓣。鳃孔宽大。背、臀、尾鳍相连、胸鳍发达。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

海鳗科鱼类的身体延长,尾部侧扁。吻端突出,前方有一凹痕,与吻部之後半分离。口裂宽大,延伸至眼後,舌位置固定。眼睛很大,但常被皮肤覆盖。牙齿尖锐,上下颌齿或锄骨齿中间通常有大型犬齿存在。鳃孔宽大,後鼻孔不具缘瓣。背、臀及尾鳍发达,并相连成一片。胸鳍发达。

分布状况及习性

为暖水性的底层鱼类,一般喜栖息于水深50~80米泥沙底海区,有季节性洄游。主要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等为食。性凶猛,贪食。晴天,风平浪静,海水透明度大时,多栖居于泥质洞穴内而减少取食活动。每当风浪大,水质混浊时,多四处觅食,尤以日落黄昏至凌晨时更加活跃,游动迅速。食物以虾、蟹、小鱼、章鱼为主。产卵期一般在3~7月,怀卵量约18~120万粒,产卵场多在泥或泥沙处。

海鳗科广泛分布于世界三大洋之热带海域,通常栖息于砂泥底海域,深度大约在50-80公尺间,具季节性洄游特性。它们的游泳速度快,个性凶猛,是有名的鱼类掠食者。目前全球计4属约8种,台湾省纪录3属4种。

经济价值

中国有2属5种:海鳗属的海鳗和山口海鳗的下颌无横卧牙,海鳗侧线孔140~153个,在中国各海区均有分布;山口海鳗侧线孔128~134个,仅分布于南海东海鹤海鳗原鹤海鳗的下颌具向外横卧牙,鹤海鳗头长约为胸鳍长4.1倍,仅分布于南海;而原鹤海鳗头长约为胸鳍长3.2倍,分布于南海和东海。细颌鳗属的细颌鳗体侧扁,尾部短于头与躯干部的合长,犁骨牙细小,前鼻孔不呈短管状,分布于南海和东海。海鳗科鱼类中,以海鳗、山口海鳗数量多、产量大,是重要的食用经济鱼类。肉质细嫩,含脂肪量高;鳔可作花胶,为名贵食品。除鲜销外,还可制成各种罐头或加工成鳗鱼,是国内外市场的畅销食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