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土
《厚土》的作者是山西省青年作家李锐,《厚土》一书收录了作者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十六篇短篇小说,讲述了吕梁山地区周而复始的人事片断和生活情状,书写了普通人的生存群像;1986年11月,《厚土》同时由国内三家有影响的大刊物《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山西文学》分别推出。《厚土》是李锐文学创作的代表,结构严密,接触面至为广大,将一特定时代里在政治压力下活动於山西农野的知识青年和本地人民一一呈现。晋西南荒远,但作者的思维感受清晰可即,直指你我的内心。《厚土》曾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十二届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并被香港特别行政区《亚洲周刊》评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2004年3月《厚土》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内容简介
《厚土》是“中国当代作家”系列丛书之一。本套“中国当代作家”系列丛书遴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成就突出、风格鲜明、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全面的梳理、归纳和择取;每位作家的作品为一系列,各系列卷数不等,每卷以其中某篇伤口的标题命名。
本套丛书一共收入了作者的八部作品。从一九八零年代中期的《厚土》开始,到最近的一些随笔为止,大致选了二十年以内的文字。《厚土》是我的成名作。严格的说,我的文学创作也是从《厚土》开始的。在这之前的十二三年虽然也写了一些作品,但只能算是学习和准备。
我为自己的写作定下一个标准: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自己。但是,为什么在全球化的时代强调使用方块字?怎么才能算是深刻?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自己?这几个问题一问,就知道这个看似简单的标准,其实很苛刻。用这个标准衡量自己这八本书,我不能说真的做到了,只能说还算是一种自觉的追求。
本来文学创作是个人的事情。作家和好作家的分野就在于类似和独创的不同。但是我相信,无论多么独特、独创的写作者,他都无法使自己分身于历史和时代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常常是对历史和时代的反省与反抗,是独自一人对生命深情的抒发和挽留。讽刺的是,历史会让反抗和反省变得多余,生活会让抒发和挽留变成自作多情。因为,无动于衷是历史的基本属性,变幻无常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我是和文革以后的“新时期文学”一起成长起来的。当我们在一波又一波的主义和潮流中模仿和“创新”的时候,身边的这个世界早已翻天覆地:
从天安门广场上高举毛主席语录本狂呼皇帝的红海洋,到灯光广场上挥动荧光棒泪流满面的追星族;从千百万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到亿万农民像潮水一样涌向城市去打工;从所谓的国家主人翁,到失去生活依靠的下岗工人、没了土地的农民;从排着长队用粮票、布票购买生活必需品,到琳琅满目的超级市场、名品专卖店;从“深挖洞,广积粮”的自我封闭,到高楼林立、汽车塞路的国际化流行病;这一切都是我们亲历亲见的历史和生活。眼前的这个世界变化之大,之剧烈,之深刻,说翻天覆地没有半点夸张。在所谓全球化的潮流下翻天覆地的中国,让所有的文字描述相形见绌。我们已经从狂热信仰的革命天堂或地狱,一步跨进了权力和金钱的狂欢节。在这个狂欢节上被权力剥夺的精神侏儒们,却又同时依靠金钱变成了消费巨人。有人宣称,这是一个历史终结于消费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经典被读物取代,独创被复制取代,欣赏被刺激取代。总之,在“作者死了”之后,文学的死期也就不远了。可是在我看来,文学是人记录自己生命体验和想象力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在没有文字之前被人们口口相传,在有了文字之后人们就用文字记录。就像食欲和性欲一样,这样的生命本能并非专属于某一时代。真正的文学从来都是出于内心的渴望和需要,权力的剥夺,金钱的驱使,或许可以得逞于一时,甚至得逞于一个时代,但它们从来也没有能得逞于永远。刻骨的生命体验,勃发的想象力总是会从岩石的缝隙中生长出来,总是会在大漠的腹地汇聚成茂盛的绿洲。真正的创作者从来用不着向历史撒娇,非要要求一个适合文学生长的“盛世”。生活本来就是泥沙俱下的,历史也从来就不可能干净。唯其如此,才滋养出了意想不到的文学。
在这翻天覆地的世界上,几十年来除了读书就是写作,很单纯也很单调。写的东西也简单,除了小说就是散文随笔。如此这般,在单纯和单调之中一晃三十载,眨眼间,曾经的热血青年忽然白发杂生。真快。快得来不及感叹。所谓的反省和反抗,在落到纸面的同时,也渐渐变成一个人的独白。到这时候才体味出什么叫“创作是个人的事情”。那情形很像是一个人把沙子扔进黑夜,也很像那只衔来石头填海的笨鸟。
牢记着历史无动于衷的基本属性。我不想给自己的选择涂上浪漫的色彩,更不想找一个道德的高台阶站上去。义无反顾的自生自灭是用不着宣言的。
该小说集收录了作者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十六篇短篇小说,讲述了吕梁山地区周而复始的人事片断和生活情状,书写了普通人的生存群像。《看山》讲述了放了一辈子的放牛人即将离开牛群时回望自己一生的故事。《眼石》讲述了一个人内心剧烈的风暴及平息。《锄禾》书写了炎炎烈日下庄稼人锄禾时感到的沉闷与匮乏。《合坟》讲述了老支书们以“配干丧”这种方式了却淤积心中十四年的同情,补偿内心歉疚和哀愁的故事。
《古老峪》:小李被上级派到一个叫古老峪的村子里。这个村子有六户人家,土改后二十多年没人去过。这次上级叫他去三天,任务是给那里的人念念文件,找个先进人物报上去,小李完成了任务。他写了一份“古老峪三大革命运动总结”带回去,还让队长的女儿“她”当了先进。他来三天,三天过后他走了。
作品目录
目录顺序为从左至右排列
创作背景
1969年,李锐赴山西省吕梁山区纸家河村插队落户,过了整整六年的农村生活。李锐曾经多次表示,文革时期在吕梁市山区的插队生活对他的影响是刻骨铭心、难以磨灭的,是那一段历史和经历让他学会了怀疑,学会了反思,带给他创作思路。20世纪80年代,中原地区“文革”刚刚结束,中国文学在经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之后开始寻找民族文化之根,在此背景下李锐也开始倾心乡土,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创作了《厚土》。
人物介绍
队长:他是这个封闭社会里的权力化身,是实权的拥有者和执行者。他不但可以决定救济粮的分配和工种的安排,甚至可以肆意妄为地占有女性。在《锄禾》中,队长公然和那个“红布衫”明来明去;在《假婚》 里,队长更是名正言顺地将那个讨吃的外乡女人“先过了一水”,再将她捏合给村里的光棍汉。这个贫瘠黄土堆积的山梁下边,拥有权力的队长随意地占有女性,似乎成了天经地义。但当官大一级的公社书记公然占有队长的情人时,面对更大的权力,队长也只能忍气吞声。
“他”:《喝水——!》中人物,普通知青。“他”不断地回味、思索自己的爱情,并以此来排遣枯燥繁重的体力活所带来的身心疲乏。可这种纯粹个人的内心世界却不断遭到外界的强行干扰,不仅摧毁了他仅存于心头的一切美的东西,而且还粉碎了他潜意识里对美的固守与追求。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厚土》系列小说所讲述的虽然是不同的人物和故事,但其背后所指向的却是一个共同的命题,那就是吕梁山农民在物质和精神上所遭遇的双重困境,以及在这双重困境的挤压下所衍生出的无奈与抗争,还有陷入疲惫的人们对于生的留恋和对于凭借死亡获取解脱、走向重生的渴望。小说并不仅仅是对于传统的批判,更重要的是对于批判的超越,是努力地挖掘在中国的这块厚土上沉沦已久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抗争的生命,表现了那种既要挣离却又只能依赖这块厚土的痛苦与热望。
关注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存状态,表现世世代代栖息于厚土之上的生命的困境与悲剧,是李锐的一种清醒、自觉的创作追求。在《厚土》系列小说中,随处可见吕梁山人生活的落后与贫穷:婚姻自由与妇女解放的口号早已提出多年,而且也已经获得了法律上的支撑,是国家所赋予人们的根本权益,但《天上有快云》和《古老峪》中的姑娘们的婚姻却依然遵循着父母之命媒如之言的古老模式,对于自身婚姻和爱情的不能自主,她们甚至都不知道如何反抗,如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合坟》中,村民们以配阴亲的封建仪式来表达他们对于逝者的敬畏与疼惜,而配亲的对象恰恰是带着传播文明、改造农村的神圣目标来农村插队,后来在抗洪保田的行动中牺牲了的女知青陈玉香。种种荒唐野蛮、不合礼法的行为,无不是吕梁山人落后与贫穷的表现。而长期处于这样极端落后与贫穷的物质困境之中,便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人的精神上的极端麻木与困乏。
通过《厚土》系列小说,李锐向读者展示了生活在吕梁山这片“厚土”之上,被亘古不变的贫穷和苦难牢牢攫住的一群社会底层劳动者的口常生活,他们和古老、沉默而又凝重的吕梁山一起,深陷于某种传统力量的羁绊之中而无法自拔,在物质困境和精神困境的双重夹击下左冲右突却无法自救,面对外部世界的风云变幻,乡土世界的内部始终保持着它自身的恒常与固执,这不仅是吕梁山人的悲剧,更是整个“乡土中国”的悲剧。
艺术特色
叙事
小说集《厚土》叙事中把民俗纠葛的矛盾情感与人类生存的矛盾情感,甚至人性的复杂性相结合渗透,从而赋予小说叙事之外的意义延伸,达到形而上的生命哲学探索。《厚土》的主人公面对由民俗纠葛引起的冲突和较量时,有的人通过自我安慰的奇特补偿方式达到心理平衡,有的人则在特殊生存状态下选择肉体解脱、放弃自我。
《锄禾》中的“红布衫”为了得到队长的照顾多分一点救济粮,甘愿做他的情妇。《青石涧》的主人公因为交不起彩礼,娶来的老婆是旧的。这种贫穷和落后是吕梁山人的现实困境,同时也是他们的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看山》中放牛老汉对生命的感悟,《古老峪》中知识分子小李和农民之间的隔阂,《合坟》里的知青和村民的各自困惑和无奈,也折射出李锐对农民的精神困境的深刻体察。一些人甚至在物质困境和精神困境的双重煎熬下,选择了死亡。当传统文化观念受到时代的一次次否认之后,人们的困惑和无助达到极致,死亡便成了最后选择。小说中不同形式大量死亡的描写,是李锐小说创作的一个特色。死亡是人物对生存困境的无奈归宿,是对现实苦难世界的超脱,也体现了作家对生命的真实关注。
景物描写
在《厚土》中,部分景物描写有着减缓叙事节奏,放慢叙事语速的叙事效果。《秋语》中,作者“强行插入”的许多景物描写十分明显。如两个老人正顺利地谈着话,突然出来一段对螽斯科的描写。老人捉到一只蝈蝈,把它放到烟荷包中,作者又在后面两次详细写到蝈蝈在烟荷包中的行为。景物描写减缓了叙事的节奏,与老人的闲聊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其次,景物描写也有转移叙事焦点的作用。在《眼石》中,在拉闸人粗暴地对仇人车把式嘶喊过后,接着便以一段景物描写来结束了这段嘶喊,这段景物描写同时也结束了拉闸人与车把式之间的矛盾,消解了小说场景转换的强硬。另外,在《厚土》中有多篇小说结尾处将叙事的焦点转移到一些景物,《锄禾》中学生娃撒尿撒在一块乾隆时期的墓碑上面,几百年的时间被压缩到现在呈现出来,而又在瞬间,字迹就被太阳烤没了。时间的永恒和一瞬在小说结尾得到呈现,并为读者留下品味的余地。
视角
从小说的时空建构以及由其规定的叙事结构看,《厚土》表现的是永世为农者在经济与文化上的不自由状态——处于那个被决定的主体位置,因而具有强烈的悲剧意味。但这些永世为农者却并不麻木,他们被赋予了一种特别的主体性——感受和倾诉的主体性。也就是说,虽然他们的位置是被特定时空的历史文化规定着的,但他们却又是这一特定时空中的经验主体,他们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说出为农者的痛楚,那常常是悲哀之中混杂着无奈、愤怒之中交织着屈辱与惶恐的内心之痛。在《厚土》系列中,这种特别的主体性赋权是由李锐对视角的调整实现的,他摒弃了此前惯用的全知视角,而全部采用了小说人物的视角。
作品评价
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杨占平:《厚土》是李锐的大型系列小说《吕梁山印象》中的一部分,小说以吕梁山为背景,以某一时代特定阶段的生活为载体,揭示出了在长久历史中形成的人类精神的沉积物,揭示出了在落后的自然经济状态下,人的典型生存境况,并在这生存境况的典型性中,体现出人性的特征,由此而探求人的生存形态、意义与价值。
评论家刘再复:我真的非常喜欢李锐的小说。他的《厚土》早就让我沉醉。吕梁山下那些贫穷的庄稼汉,那些纯朴中的狡,善良中的愚昧,那些让人发笑又让人心酸的性纠葛的故事,每一篇都那么精粹又那么深厚地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
作者简介
李锐,男,1950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四川自贡。1966年毕业于北京杨闸中学。1969年1月到册西吕梁山区插队落户,先后做过六年农民,两年半工人。1977年调入《山西文学》编辑部。先后担任编辑部主任,副主编。曾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2004年3月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自1974年发表第一篇小说,迄今已发表各类作品将近两百万字。系列小说《厚土》为影响较大的作品,曾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十二届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出版有小说集:《丢失的长命锁》、《红房子》、《厚土》、《传说之死》;长篇小说:《旧址》、《无风之树》、《万里无云》、《银城故事》;散文随笔集:《拒绝合唱》、《不是因为自信》、《网络时代的方言》。和外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一样,李锐的作品也曾先后被翻译成瑞典文、英文、法文、日语、德语、荷兰文、越南文等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
参考资料
短篇艺术的新收获——读李锐的集束小说《厚土》.知网空间.2024-04-04
福建省图书馆.福建开放大学图书馆.2024-04-04
厚土(精)/中国短经典:李锐: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2024-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