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金亚秋

金亚秋

金亚秋,1946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毕业于北京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终身会士和电磁波物理与遥感科学专家。

1978年,金亚秋作为中科院首批公派出国研究生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1987年,金亚秋在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后前往复旦大学任教。2001年,金亚秋成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复杂自然环境时空定量信息获取与融合处理的理论与应用”的首席科学家。2005年起,金亚秋开始担任IEEE T GRS副主编。2009年至2011年,金亚秋分别担任IEEE会士评选委员会主席(GRSS)和IEEE GRSS AdCom委员。2016年,金亚秋出版了书籍《金亚秋院士绘画作品集》。2017年,金亚秋开始担任IEEE(遥感领域)大奖评委会委员。2020年11月16日,金亚秋当选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理事长。2024年,金亚秋命名并参与研制的激光通信试验遥感卫星“复旦信息星”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成功。

金亚秋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复杂自然环境中电磁波散射与辐射传输、星载微波地球遥感与行星遥感、复杂系统计算电磁学、空天地海目标监测智能信息感知等,并在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信息获取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2015年,金亚秋被授予“IEEE GRSS杰出成就奖”,成为GRS领域半个世纪来第一位获得该荣誉的非欧美科学家。截至2024年,其获得首届创新争先奖、中国光华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功臣奖和IEEE金质弗洛林奖等多项科技奖励。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46年9月,金亚秋出生于上海市。1962年,金亚秋进入上海中学住读。1965年9月,金亚秋成功考取北京大学大气物理专业,并于1970年获得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大气物理专业学士学位,最终被分配到了广西山沟里的化工厂,成为一名机械工人,其在工厂期间利用厂里可以接触到一线机器设备的优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边学习机械原理,一边研究机器。不仅如此,他还为厂里进行了一些设备技术革新。

工作经历

1978年,32岁的金亚秋作为中科院首批公派出国研究生,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学习。1982年至1985年,金亚秋先后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科学硕士(M.S)、工程师(E.E)和博士学位。1987年,金亚秋作为首位在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的新中国留学生,前往复旦大学任教。除此之外,他还曾任职于美国AER研究公司、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英国约克大学、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香港城市大学、日本东北大学。1995年,金亚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1年,金亚秋成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复杂自然环境时空定量信息获取与融合处理的理论与应用”的首席科学家。2005年起,金亚秋开始担任IEEE T GRS副主编。2009年至2011年,金亚秋分别担任IEEE Fellow评选委员会主席(GRSS)和IEEE GRSS AdCom委员。

2011年,金亚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金亚秋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2015年,金亚秋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的IEEE国际地球科学与遥感年会上被授予“IEEE GRSS杰出成就奖”,成为GRS领域半个世纪来第一位获得该荣誉的非欧美科学家。2017年,金亚秋开始担任IEEE(遥感领域)大奖评委会委员。同年,其获得首届创新争先奖。2019年,金亚秋和他的学生、80后青年教授徐丰共同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2020年11月16日,金亚秋在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第三届会员大会上当选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理事长。2021年,金亚秋参与编著的《新型海洋微波遥感探测机理及应用》出版,该书是“十三五”中国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型海洋微波遥感探测机理模型与应用研究”的成果之一。2024年,金亚秋在美国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德里亚市召开的IEEE MicroRad 2024会议上被授予IEEE金质弗洛林奖(Golden Florin Award)。同年,由金亚秋命名的激光通信试验遥感卫星“复旦信息星”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成功,该卫星的载荷和平台由金亚秋院士团队领衔的复旦大学上海市科委低轨卫星通信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教委低轨卫星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北京极光星通科技有限公司、航天八院805所下属埃依斯公司等联合研制。

主要成就

研究成果

20世纪80年代,中国在星载微波遥感方面的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然而,金亚秋教授率领一支年轻团队,结合国际发展趋势和中国实际需求,开展了前沿基础研究。他们的实验室提出了三大主要研究方向:复杂自然环境电磁波散射与辐射传输、空间遥感信息物理与对地监测信息技术、以及复杂系统中的计算电磁学。在改革开放初期的90年代,金亚秋的研究团队面临着种种困难,包括支持力度不足和硬件软件设施的欠缺。然而,金亚秋教授带领团队克服困难,共同探索。

截至2016年,他们在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信息获取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成像雷达遥感监测领域,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自然介质层级化电磁散射理论与合成孔径雷达遥感成像理论,为陆地和海面目标的SAR信息获取与识别提供了理论模型和计算基础。金亚秋教授的团队利用微波遥感技术,还参与了中国嫦娥工程的辐射探月任务,首次在国际上实现了全月球月壤厚度分布和氦3含量的估算。微波遥感应用技术对于理解地球环境和监测台风、暴雨、地震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2022年,金亚秋的团队综合考虑太阳光照情况、地形起伏、通信条件、与永久阴影区的距离等因素,为嫦娥七号着陆器在可见光区域寻找合适的着陆地点,相关工作于2021年发表在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论文中推荐的着陆点与美国宇航局于2022年8月公布的 “阿尔特弥斯”计划月球南极候选着陆区域重合。截至2022年,金亚秋院士团队长期开展行星遥感研究,参与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七号、天问一号等相关项目的科研任务,并已在Icarus, JGR, IEEE TGRS等杂志发表一系列研究论文。

人才培养

1987年,金亚秋作为首位在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的新中国留学生,来到复旦大学任教,负责教授高等电磁场理论、微波遥感理论和复杂系统计算电磁学等课程,他秉持认真负责的理念,亲力亲为,每一篇论文都经过精心雕琢,甚至十数次修改,但从来没有挂名的文章。在每周召开的实验室大组会上,金亚秋从不缺席,并在每一个学生汇报科研进展后,金亚秋都会给出一些指导意见,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

研究领域

金亚秋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复杂自然环境中电磁波散射与辐射传输、星载微波地球遥感与行星遥感、复杂系统计算电磁学、空天地海目标监测智能信息感知等。

研究方向

金亚秋的主要研究方向包含电磁场与电磁波、散射与辐射传输、空间微波遥感信息和计算电磁学。

主要论著

学术论文

英文部分

中文部分

主要著作

参考资料:

社会活动

2013年6月5日,金亚秋应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处长、强化培养部主任陈鹤鸣教授的邀请,参加在仙林行政楼报告厅举行的“鼎峰讲坛”第九讲,为强化培养部师生带来了题为《对地对空目标与环境遥感信息的研究》的专场学术报告,在报告上金亚秋介绍了SAR成像在目标识别、地表成像中的作用及当前国内外在多源合成孔径遥感、参数化建模、分类识别遥感信息融合、多维成像、反SAR、被动微波遥感技术及应用等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并对中国嫦娥一号绕月工程中相关新技术方面所取得新进展进行了介绍。

2020年10月21日,金亚秋受邀参加由闵行区科委、科协,闵行区教育局共同主办,上海市业余科技学院具体承办的2020年闵行区“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并在活动上为闵行中学师生做题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报告,在报告中,金亚秋院士回顾了自己的学习生涯,并勉励高中学子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兴趣出发,学习中国内外一切先进的知识。

2022年9月20日,金亚秋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以梦为码 无界共生”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峰会,他在峰会上指出:“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峰会是青少年了解科学发展的一个契机。以人工智能为切入点,为青少年提供了科学实践机会,可以让青少年充分发挥想象力、激发求知欲,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2023年,金亚秋应邀前往南昌大学作题为“空间遥感信息智能感知的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其回顾了遥感科学发展的历史,并详细讲解了空间遥感、空间通信、空间导航三大空间信息技术,重点介绍了空间电磁信息资源的认知与利用最新进展和发展态势。金亚秋提出了微波视觉(MW-V)的概念,细致形象地讲解了在微波散射建模、小样本处理、三维目标重构、目标叠掩等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从概念、研究、应用、前景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基于人工智能方法在微波视觉成像和地物识别方面的研究进展。他还指出,与光学视觉相比,微波视觉分辨率更低、不确定性更大,因此面临更多的挑战。

人物生活

金亚秋有画画的爱好,他曾在中国福利会少年宫绘画组课余学画近7年。2013年,金亚秋在给少年宫60周年庆典的“寄语小伙伴”中说:“绘画教给你的不仅是画画的技巧,更是观察世界、理解自然万物的文化修养,它会在你人生的每一个进步中闪光。”2016年,金亚秋还出版了书籍《金亚秋院士绘画作品集》。2021年,金亚秋在自己生日的时候给自己画了一张贺卡,取名为“忘记变老”。画中,一位老人在跑道上奔跑,越过终点线后还在继续奔跑,丝毫不顾后面闹钟的提醒。

社会职务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金亚秋是中国在电磁波物理与空间微波遥感研究领域的著名科学家。长期从事电磁波散射辐射传输与传播、空间微波遥感与对地观测信息技术等研究,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民晚报》 评)

我的纪念章里有金亚秋老师对我的指教。金老师对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国家的事情永远是第一位,科研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强国,衡量一件事也是以“是否对国家有利”为准则。(中国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复旦大学80后青年教授徐丰 评)

神舟系列、嫦娥一号、风云系列卫星上所载微波遥感器,都有金亚秋的贡献。也正是依据他建立的月层辐射模型,根据嫦娥一号微波辐射观测资料,中国在世界上第一次获得了全月球的月壤厚度和月球氦-3资源量的估算数据。他的原创理论为中国在国际微波遥感基础理论领域争得一席之地,对中国深空探测和遥感工程有重要支撑和应用价值。(《文汇报 评)

参考资料

金亚秋 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会.2024-07-29

金亚秋.中国科学院学部.2024-07-28

金亚秋院士做客物理学院学术论坛,讲述“空间遥感信息智能感知与微波视觉”.北京大学新闻网.2024-05-28

自然介质电磁散射与辐射传输信息.读秀.2024-07-29

金亚秋院士获颁 IEEE 金质弗洛林奖(Golden Florin Award).复旦大学新闻.2024-07-28

复旦大学金亚秋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新华网.2024-07-28

科技功臣金亚秋:遥感科学家执着寻“梦”.sciencenet.2024-07-28

973 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2024-07-28

金亚秋.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05-28

金亚秋院士绘画作品集.读秀.2024-07-29

依旧少年丨“不停奔跑”的他要争当行业领跑者,金亚秋院士力促我国微波遥感科研闯入世界前列.百家号.2024-07-28

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换届,金亚秋新任理事长.上观.2024-07-28

金亚秋院士团队研制,复旦信息星发射成功.复旦大学.2024-07-29

金亚秋院士:一辈子工作在科研第一线.sciencenet.2024-07-28

金亚秋.复旦大学工会.2024-07-29

复旦大学金亚秋院士:为科学研究一路“奔跑”,生日许愿“忘记变老”.文汇.2024-07-28

18位中国科学家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2024-07-28

金亚秋:将国家重任放在肩上才是有意义的人生.sciencenet.2024-07-29

新型海洋微波遥感探测机理及应用.读秀.2024-07-29

金亚秋院士团队关于月球南极永久阴影区着陆点选取的研究工作取得进展.复旦大学.2024-07-29

复旦学子获迪拜世博会“地球观测人工智能技术”竞赛冠军.上观.2024-07-28

金亚秋.复旦大学.2024-07-28

电磁散射信息与定量遥感.读秀.2024-07-29

复杂介质中波传播、散射与辐射.豆瓣.2024-07-29

中国微波探月.读秀.2024-07-29

砥砺前行 采撷的记忆.读秀.2024-07-29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亚秋教授莅临“鼎峰讲坛”.njupt.2024-07-28

【有益思】栋梁成林,让中华腾飞 金亚秋院士寄语高中学子要胸怀天下.上观.2024-07-28

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峰会开幕 探讨青少年网络素养提升之道.中国科技网.2024-07-29

金亚秋院士、王赤院士为我校师生作学术前沿报告.南昌大学.2024-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