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爱氏鹇

爱氏鹇

爱氏(学名:Lophura edwardsi),又称爱德华氏鹇,越南语为Gà lôi lam mào trắng/雷蓝毛𤽸,英语为Edwards's Pheasant,是鸡形目雉科鹇属下的一种鸟类。爱氏鹇的学名是为了纪念法国鸟类学家阿方斯·米奈·爱德华(Alphonse Milne-Edwards)而定名的。该物种曾经被认为在野外已经灭绝,直到1996年重新发现。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破碎化及陷阱狩猎的因素,自2000年5月起就再也无确切的野外观察报告,被一些学者认为可能已经野外绝灭。动物园内的圈养个体虽有近亲繁殖的问题,但目前正有相关的管理及保育企划正处理问题并尝试放归这些鸟类回归自然。

形态特征

爱氏鹇体重约1115克;体长58-65厘米;雄鸡尾长24-26厘米,雌鸡尾长20-22厘米。雄鸡有一身令人惊艳的黑色羽毛,闪着蓝色光泽,翼覆羽具有金属光泽的绿色波浪纹。与这种丰富的黑色羽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种短而高耸的白色羽冠,脸颊有鲜明的红色裸皮,腿部皮肤红色。雌鸡没有雄鸡的羽冠,羽毛颜色更加暗淡,是均匀的灰褐色,带有浅淡的翅膀和黑色的尾巴,但腿和面部皮肤与雄鸟相同。幼鸡与雌鸡羽色相同。

栖息环境

这种低地物种栖息在潮湿的次生常绿森林覆盖的水平或平缓斜坡的低地地区,封闭的树冠,棕榈和竹子的充足的灌木丛

分布范围

爱氏鹇是越南中部的特有种,位于安纳米特山脉的东侧。分布于四个省,河静、广平县广治省和顺化。

生活习性

爱氏鹇是一种神秘的鸟,在野外很少被观察到,因此很少记录其生物学和生态学,包括其饮食细节。只能在野外没有观察到交配和筑巢行为,仅在圈养中观察到。饲养过程中,给它们提供种子、蔬菜和昆虫活食。

繁殖方式

圈养环境下,配对的爱氏鹇成鸟会在1—2月时就开始有求偶的行为,雄鸟会鼓动其翅膀、竖起冠羽及背部羽毛展示自身,而雌鸟会在3、4月之交时产卵。巢穴通常会藏匿于隐密处,以一个浅坑及一些植物碎片组成。每窝产4—7枚卵,卵大小为长45毫米、宽36毫米,是淡粉褐带白色点的颜色,在两端斑点较多。约21—22天后孵化。通常会在两岁时进行首次繁殖。

种群现状

爱氏鹇是所有雉科中最濒危的环颈雉之一,其两个亚种都被列为濒危物种,受到伐林、猎杀及在越南战争期间使用脱叶剂等威胁。自2000年以来的调查记录表明,任何剩余的野生种群都很小(2012),甚至有人认为该物种可能已经在野外灭绝。 在没有更好的数据的情况下,数量估计在50-249个成熟个体之间(2012)。 任何剩余的亚种群都可能非常小而且在下降。

趋势论证:由于几乎所有分布区域内的森林栖息地已经丧失,并且剩余的栖息地碎片化仍然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下,因此怀疑该物种因狩猎和栖息地丧失的作用下迅速下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Ⅰ。

亚种

爱氏鹇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和北方亚种(Lophura edwardsihatinhensis),这两者非常相似,北方亚种白色羽冠略长,有四条白色的中央尾羽,而指名亚种此处为蓝色。雌性北方亚种与雌性指名亚种几乎相同,北方亚种的羽毛有点暗。指名亚种的冠及尾上覆羽为白色;北方亚种有多条尾羽是白色。这些分别可能是因在受限制及凋零群落内的近亲繁殖所致。北方亚种有时被认为是独立的物种,称为越南鹇。正在进行的脱氧核糖核酸研究以确定越南鹇是否确实是爱氏鹇的亚种,或者是一个真正的独立物种。

物种命名与分类

1895年,一位居于越南广治省法国传教士P. Renauld(或作Father Renaud)在附近的山区首次发现爱氏鹇,他将三雄一雌制成标本后寄回位于法国的自然史博物馆。法国鸟类学家埃米尔·乌斯塔莱以此标本于1896年描述该物种,并赋予其Gennaeus Edwardsi(原文如此)的名称。分类上,有文献会将其归入Hierophasis亚属下。在关系上与两个物种最接近的是蓝腹鹇,两者在约2.71百万年前(约上新世晚期)分化成两个物种。其属名鹇属来自希腊语的λόφος(转写:lophos,意为“冠、峰”)及οὐρᾱ́(转写:oura,意为“尾巴”)。而种小名edwardsi则是取自法国鸟类学家暨古生物学家阿尔封斯·米勒·爱德华兹的名字。

参考资料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4-02-05

Lophura edwardsi.The IUCN Red List .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