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位于四川成都市建设北路二段4号(原电子器件系,编号5系)是建校时最早设立的几个系之一。1979年,电真空器件系更名为光电子技术系,2001年11月以光电技术系为主,加上应用物理研究所部分人员,组建成立了光电信息学院。

历史沿革

1956年10月建立电真空器件系,又称电子器件系,编号五系,是我校最早设立的几个系之一。建系初期,只设有“电子器件设计与制造”一个本科专业,下设三个专门化(组):电真空技术、电子光学仪器、超高频技术。1958年,三个专门化(组)调整为:电子管与离子管、电子光学与电子束管、超高频技术与超高频管。

1956年9月,苏联专家依.佛.列别捷夫来五系工作,招收了7名研究生,专业方向是超高频电真空器件

1958年4月,普通化学教研室倂入电真空器件系设置了电真空化学专业,1958年-1965年期间,设有两个专业:电真空器件(电子器件)、电真空化学。

1960-1965年,研究生专业方向为电子束管。

1972年,电真空器件专业分为微波器件和显示器件两个专业,增设激光技术专业,学制三年(1977年后改为四年);微波器件于1971年开始招生,显示器件和激光技术于1972年招生。此后,电真空化学专业停办。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微波器件和显示器件又合并成为电真空器件专业,1979年改称真空电子技术专业,1983年全国统称为物理电子技术专业。

1977-1980年,研究生专业方向为电真空器件、激光技术、微波电子学。1979年,系名更名为光电子技术系。光电子技术系的机构设置为501教研室(激光技术教研室)、502教研室(光电成像技术教研室)、503教研室(微波电子学教研室)、504教研室(应用电子技术教研室)、506教研室(激光信息及应用技术教研室)、570教研室(电路与系统教研室)和系办公室。

1986年该系增设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并于同年9月招收本科生,学制四年。直至1999年全国专业调整前,该系共有三个本科专业:即光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

1999年全国专业调整后,本科专业为两个专业三个方向,即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工程与光通信、物理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

1981年-1986年,研究生的学科专业为:电子物理与器件、光学。

1986年-1998年,研究生的学科专业为: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光学、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1998年全国专业调整后,研究生学科专业为: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物理学(光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

2001年11月,以光电子技术系为主体,加入部分原应用物理研究所人员组建了光电信息学院,取消教研室编制,以“系”作为学院的基层单位,设置光电子技术系,光信息科学与显示工程系,光电技术工程中心,加之新型传感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信息产业部光电传感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显示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信息光电子技术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电子薄膜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聚合物与微结构传感器研究室)、教育部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网技术重点实验室(集成光学研究室)、显示技术研究中心,学院目前的机构设置为两个系、六个部省重点实验室(研究室)、一个工程中心、一个研究中心和学院机关。

于2002年新设两个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目前,本科专业为: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工程与光通信、物理电子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研究生学科专业为: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化学)、物理学(光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

师资队伍

现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教授27人,其中博士导师14人,副教授及高工32人,45%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学科体系

随着全球经济信息化以及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光电信息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跨入新的历史阶段。学院综合实力、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迈上了新的台阶,相继进入了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行列。

学院目前在4个学科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及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在光学工程学科设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有3个本科专业涉及4个专业方向。拥有科研、教学实验室5000平方米,仪器设备2000余台价值5000万。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实力强。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学院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近年来先后设立了光电子技术系、光信息科学与显示工程系,以及电子薄膜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部省重点实验室(新型传感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信息产业部光电传感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显示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信息光电技术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和一个工程中心构成的高水平科学研究平台。

科研成就

该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赛中多次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历年来,电子科技大学培养的人才,以素质全面、专业知识扎实、能力强、后劲足等鲜明特点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赞誉,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为我国光电信息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学术交流

与此同时,学院学术氛围营造和科学技术研究也日趋深入,形成了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学院科研工作一直保持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瞄准国家目标,抓住学科前沿,通过观念和体制的创新,实现科研“规模”和“水平”的全面发展。同时以凝练方向、建设队伍、构建基地为重点,保持和发挥在军事光电子研究领域的优势,加强以国家自然基金和863等为代表的基础研究;加大与国内外相关公司、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力度,促进成果转化,取得学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学院科研主要研究方向为:光通信、光纤传感、激光技术与器件、信息显示、光电成像、集成光学、微波声学、光电子测量与光信息处理、新型敏感材料及传感器等。在光电传感与信息处理、新型敏感材料与传感器、光集成技术、激光与光电工程(光电对抗)、显示技术与光电成像(OLED)、光纤通信等学科方向更具特色和水平。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光电信息学院在50年来的办学过程中,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的,不断突破传统领域,优化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以科研促进教学,注重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了严谨扎实的治学风格和积极进取的求学态度。

光电学院的领导大力倡导“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光电人正紧紧抓住国家对光电技术的重大需求和“十一五”规划提供的机遇,大力整合科研团队,凝练学科方向,瞄准学科前沿,为把光电信息学院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历经50余载风雨磨砺的光电信息学院焕发出勃勃生机。学院将秉承“团结求实,开拓创新”的精神,抓住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科技强军和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光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

校园环境

校园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尽早进入科学研究领域,实现科研资源与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构建具有光电信息学院特色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于2005年启动了光电信息学院“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URTP)。学院还设立了“URPT”专项奖励基金,定期对“URTP”优秀成果和“URTP”指导老师进行评奖。

获得荣誉

学院科研一直保持着自身的优势和高水平的特点,发展势头良好,成果显著。“九五”以来承担科研任务28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部(省)级32项,发表论文110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5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28本,申请专利80余项。

光电学院以其雄厚的科研开发实力和独特的专业优势,全力投入国家重点大学211工程和教育部“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部省共建大学的建设中,成为了电子科技大一期、二期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单位之一。学院建成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设计平台、制备工艺平台、测试表征平台,通过“985”工程的建设学院建成了光电薄膜与集成器件加工平台,形成了光电薄膜集成器件一体化研究平台。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得以迅速成长,凝炼成“光通信与集成光学”、“传感器与红外技术”、“信息显示科学与技术”、“激光与光电工程”四个研究方向,紧跟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要,促进光电材料与器件及应用工程的协调发展,学科水平得以大幅提高。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