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房寺塔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南郊鸦儿崖乡七峰山南丈人峰。山下原有禅房寺,塔在寺北。今仅存砖塔。实心,六角七级,通高约20米,自下而上逐层递缩,石砌须弥座,束腰,刻莲花、牡丹、童子等图案。六角雕力士,上枋每面均有一佛二菩萨像。塔座高大繁复,为国内少见。座上为仿木构砖砌塔身。
简介
禅房寺塔:据明《大同府志》记载:禅房寺在城西南五十里,唐大宝年间建;禅房寺塔建于辽代。清代,寺毁,只留禅房寺塔。该塔高约20 米,因属于山下禅房寺的一部分,所以称禅房寺塔。寺塔为六角七层,实心砖石结构。塔基为须弥座,全部用规整的长方石料砌成,石条间不用泥灰粘合,而是用小木榫铺垫。基座以上是束腰,束腰的每块石头上都雕有莲花、牡丹以及其他植物图案,八个角上各雕有勇猛威武的力士,像是承托着整个塔身的重量。塔身每一层,都是正面设有假门,其他各面设有四假窗,看上去异常逼真,其实是虚设的雕饰。禅房寺塔造型美观,稳健大方,形若石柱,高高耸立在丈人峰顶之上,衬在青峦叠翠和缥渺的云烟之中,气势秀美而壮观。
建筑
砖塔系禅房寺的一部分,故名禅房寺砖塔。《大同府志》载:“禅房山东北距府治六十里,高七里,盘距四十里,西连怀仁马石岭,北连七峰山之月窟岭,一峰壁立,土人名丈人峰,上有石浮图寺,辽建。”。
塔为六角七级,高约15米,实心砖石结构。塔坐为须弥座,用规整的长方形石料砌就,石间不用灰泥而用木榫。最上雕有莲瓣。再上面为束腰,雕有莲花、牡丹、童子等。六角各雕勇猛威武的力士。上枋每面各镌刻有一佛二菩萨的浮雕一幅、莲珠束腰两层。
塔座以上是仿木结构的砖砌塔身,塔身斗、角栱均为磨砖镶砌。第二层塔壁每面各设门式小窗或四棂小窗。以上各层结构相同,每层逐渐向里迭收。禅房寺塔造型美观,稳健大方,整个雕刻粗犷简练而富有变化。砖塔为平面八角七级塔,塔的结构为实心砖石砌体。塔底为须弥座,用规整的长方石料砌就,石间不用灰泥而用木榫。再上面为束腰,上有雕饰的佛像、花卉合莲瓣,表面雕饰华丽。八个角各雕勇猛威武的力士,似在承托整座塔身的重量。上枋每面各镌刻有一佛二菩萨的浮雕一幅,再上还有莲珠束腰两层,并雕有莲瓣等。整个雕刻粗犷简练而富有变化,无疑是辽朝手法。塔座如此高大繁复,实为其他地方所少见。 2005年大同文物部门投入50万巨资,对该塔实施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维修。该塔由于年久失修、加之自然人为破坏,残损异常。修缮之前,部分塔基松垮,造成塔身不均匀下沉,塔体开裂,五至七层已部分塌,塔刹无存,残高为11.8米。修缮过程中,施工人员对古塔的基础进行了加固,对风化残损严重的构件进行了剔除、补砌、修补。对五至七层的塔身按历史原貌进行了重新砌筑,补配3角梁,恢复了原有的48个套兽、风铃,恢复了塔刹。同时,还用钢构件对塔体进行了加固。
禅房寺砖塔地处野外山顶,施工条件十分艰苦,尤其运料难度极大。两个多月的施工中,古建施工人员以原始的肩挑手抬等将全部材料运至塔下施工。修缮后的古塔完全恢复了辽代原状,展现了原有风貌,同时也起到了坚固延年的作用。
据明正德版的《大同府志》中记载
“禅房寺在府城西南五十公里。唐天宝年间建”。清顺治版的《云中郡志》中记载:“禅房山城西南六十里,上有砖塔皆创自辽”。又据爱新觉罗·旻宁版的《大同县志》中记载:“禅房山,在月窟岭南,距城六十五里,山阳有禅房寺,今有废。塔儿山,在禅房山南,距城七十里,一名丈人峰,山势峥嵘,上建七级浮图。东南有谷曰北谷峪。”通过上述几种志书的记载可知:禅房寺始建于唐天宝,辽朝又进行了重修,并修建了砖塔。禅房山是当地的风景名胜之一,骚人墨客曾留下诗文赞曰:“塔建丈人峰,千寻耸笔铎。上方时响铎,下界不稳钟。古刹留唐碣,苍苔护汉松。新晴凭仰止,窈窕翠微浓。”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