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白腹树袋鼠

白腹树袋鼠

白腹树袋鼠(学名:树袋鼠 mbaiso):体长52-81厘米,尾长40-94厘米,重量6.5-14.5千克。毛皮主要是黑色,胸腹部和脸部有不同的白色斑纹。脚底部的皮肤覆盖着粗糙的垫板,有弯曲的钉状组合,提供在树木的树干和树枝间精准的抓力。

生活在山地雨林的居民,一般在海拔3,250米和4,200米之间活动。主要吃叶子及果实,它们的胃部很大,内里的细菌可以帮助分解植物纤维。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苏迪曼杯山和伊里安查亚

物种简史

袋鼠的进化过程与袋鼠及小袋鼠相似,它们拥有共同的祖先,这些小动物仍然保留有在平原上生活的适应性,如巨大的后脚及窄长的脚掌。树袋鼠发育出很长的尾巴,用以平衡身体;前肢强壮,适合攀树。脚稍短及阔,有很长的爪,脚掌具弹性,都是适合抓树的特征。

所有袋鼠的祖先都是体型微小的树栖有袋类,就像澳大利亚负鼠。自这些祖先走到地上来,开始演化出适合在地上频繁运动的身体,就分支出最早期的袋鼠科。树袋鼠的祖先为何又回到树上,应该是缺乏广阔的活动空间所致。

在1980年,一幅白腹袋鼠科的照片送至澳大利亚科学家Tim Flannery,他最初将这种生物定性为树袋鼠。但是在1994的五月,Flannery主导了一项该地区的野生动物调查并发现照片中的生物是科学上的新品种。白腹树袋鼠的学名来自两个希腊字,大树杜鹃和兔子。后一个词来自于19世纪的一位欧洲的科学家,他在这个区域航行时,尝到了树袋鼠肉,认为它是一种野兔的味道。作为一种已知的生物,这种明显着色的树居有袋类哺乳动物,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地上度过。白腹树袋鼠在野外生存数量很少,属濒危物种。

形态特征

白腹树袋鼠体长52 - 81厘米,尾长40 - 94厘米,重量6.5 - 14.5千克。最近发现在1994年,是树袋鼠类动物,像它们在澳大利亚众所周知的亲属袋鼠一样,有长长的尾巴,发达的后躯和在同一时间移动的独特的步态。树袋鼠,正如其名称所提示的,适应在树上生活。白腹树袋鼠的大脚底部的皮肤覆盖着粗糙的垫板,有弯曲的钉状组合,提供在树木的树干和树枝间精准的抓力。长而毛茸茸的尾巴帮助树袋鼠在树木间移动时达到身体平衡,并支撑攀登。白腹树袋鼠的毛皮主要是黑色,胸腹部和脸部有不同的白色斑纹。

栖息环境

白腹树袋鼠是生活在山地雨林的居民,一般在海拔3,250米和4,200米之间活动。由于它们出没于新几内亚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的森林中,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特征都知之甚少。

生活习性

白腹树袋熊像其他的树袋类,是一类行动敏捷的动物,可以迅速在树与树之间跨越,并且从18米以上的高度跳到地面不会受伤害。虽然主要居住在树木上,白腹树袋熊也常下到地面舒展身体。它们从树干上是倒退着降落,沿地面移动时进行跳跃行进。白腹树袋熊主要食树叶和果实。

树袋鼠在地上行动很缓慢也很笨拙。它们会以行走的步伐及笨拙的跳跃方式来运动,并会将身体向前倾来平衡重重的尾巴。但当它们回到树上时,却变的十分灵活。它们以前肢抱着树干,并以强壮的后肢跳跃来攀树。它们是飞跃的能手,可以跳逾9米,更可以从高18米的树上跳落地上。

主要吃叶子及果实,另外也会吃谷物、花朵、树汁、树皮、蛋及早成雏。它们的牙齿适合撕开叶子而非砌断草。它们的胃部很大,内里的细菌可以帮助分解植物纤维。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岛,苏迪曼杯山,伊里安查亚

繁殖方式

白腹树袋熊没有明确的交配季节,怀孕期约32天,小白腹树袋熊生下时很小,且高度的发育不完全,眼睛,后肢和尾部也几乎没有形成,只有前肢成形。和其他袋鼠科一样,无毛的幼仔爬进母亲安全的毛皮育儿袋。那里提供了一个温暖潮湿的环境(幼仔无法调节自己的体温),依附其母亲的奶头,母奶营养成份很高,为幼仔的生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中,观察到幼白腹树袋熊从母亲的袋里出来是出生后305天。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现状

白腹树袋熊在生存的区域内,由于作为当地土著的食品而遭受狩猎的威胁。虽然西部地区的物种受到保护,但在东部地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由于人口增长和栖息地丧失造成该物种数量大幅下降。气候变化也对这种亚高山物种形成长期威胁,农耕开发等都是濒危的直接因素。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 1996——易危(VU)

• 2008——极危(CR)

• 2016——濒危(EN)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