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城隍庙

城隍庙

城隍庙,全称“河南府城隍庙”,俗称“府城隍庙”,是洛阳市现在保存相对完整的古建筑,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西大街西段北侧,占地120亩,为四柱三间琉璃顶木牌楼形制,庙宇坐北朝南,自南向北依次为辕门三间、山门三间、戏楼三间、六角石柱亭一座、卷棚三间、威灵殿五间以及后殿五间,石柱亭两侧有东、西厢房十二间,主体建筑为威灵殿。

城隍庙是中原地区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民国时期,该庙曾辟爲荆州市中山公园,1930年用作河洛中学校舍;20世纪50年代末,中州东路从城隍庙穿过,庙被一分为二,南部成为市第三十中学的一部分,北部被市第六中学占用。

2006年,府城隍庙被列入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记载

城隍,道教所传守护城池之神,中国古代称有水的城堑为“池”,无水的城堑为“隍”,据说由《周礼》蜡祭八神之一的水(即隍)庸(即城)衍化而来。最早见于记载的为芜湖城隍,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唐朝郡县皆祭城隍,宋以后奉祀城隍的习俗更为普遍。朱元璋洪武三年(公元137年),正式规定各府州县的城隍神并加以祭祀。

简介

河南府城隍庙位于老城区西大街西段北侧,坐北朝南,原占地120亩,为四柱三间琉璃顶木牌楼形制,现存河南府重修城隍庙碑立于朱厚照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五月,说明在此以前已有城隍庙,据此推测始建于唐宋时期。

历史

据现存碑刻记载,明崇祯以及清乾隆、爱新觉罗·颙琰爱新觉罗·旻宁同治、光绪年间多次修缮,当时整体布局保存基本完整,但庙内神像被毁。民国时期,该庙曾辟为中山公园,城隍庙胡同因此改为公园巷。1930年,用作河洛中学校舍;1959年修筑中州路时,将其一分为二,今南院为洛阳第三十中学、文物复制品公司占用,文物部门曾在1997年修复六角亭、1999年重修西厢房;北院大部分为洛阳第六中学占用。

建筑

城隍庙中轴线上的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辕门三间、山门三间、戏楼三间、六角石柱亭一座、卷棚三间、威灵殿五间以及后殿五间,石柱亭两侧有东、西厢房十二间。其主体建筑为威灵殿,因城隍受封为威灵公而得名。此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式顶。殿内原供奉威灵公木雕像一尊,两侧塑判官、速报二神。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八月十五、寒衣节城隍出巡,即将此像抬出。殿顶部山脊上垒砌浮雕石刻,四角戗脊上塑有“走尽人”,传说为韩信庞涓周瑜罗成四将,因其生前为人奸短,而受到上天惩戒。 

参考资料

河图洛影:河南府城隍庙的变与不变_新闻中心_洛阳网.洛阳网新闻中心.2023-11-13

遗存建筑说历史||河南府城隍庙其实在洛阳. 河洛风土.2024-09-26

癸卯中秋访古洛阳河南府城隍庙. 图说河洛.2024-09-26

河南府城隍庙.老城区人民政府.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