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广松涉

广松涉

广松涉(ひろまつ わたる,Hiromatsu Wataru,1933年8月11日~1994年5月22日),男,1933年8月11日生于日本山口厚挟,因为是在祖籍福冈柳川市长大,故终身自称“籍贯柳川”。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新左翼运动旗手,当代日本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思想大师。

简历

小学五、六年级时阅读了恒藤恭写的《人类的所作所为》,喜欢读一些科普读物,着迷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时空观和恩斯特·马赫的理论,还通读了改造社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初中二年级时以“门松晓钟”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论文。16岁高中时加入日本共产党。1953年考入东京大学文科,期间因多次参与学生运动而中断学业;1957年考入东京大学文学系哲学专业,1959年4月考入东京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攻读哲学硕士学位,1964年考入东京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攻读哲学博士学位,次年修完博士课程学分之后退学。1965年担任名古屋工业大学德文讲师、哲学和思想史副教授,1966年担任名古屋大学基础部讲师和哲学与伦理学副教授,1982年4月任东京大学文化学院科学史、科学哲学教授。1994年3月从东京大学退休。1994年5月22日病逝于东京虎门医院。

思想

广松涉的社会主义深受身为共产党员的母亲的影响。以卡尔·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的物象化论为中心,通过与恩斯特·马赫胡塞尔海德格尔等现代西方哲学大家的对质,以特殊的文体展开了扬弃主观-客观的二元对立图式的独特哲学。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去世后,由阿多拉茨基进行重新编排后于1932年在苏联首次出版,广松涉证明了该书事实上存在窜改之处,于1974年编辑出版了《〈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复原新编版》等研究著作,受到学界的高度评价,被称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广松版”。另外,还展开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卡尔·马克思的思想从早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论到后期的物象化论的思想的转变的独特见解。当时很多论者都采取以异化论为中心来解释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的立场,广松涉所采取的以后期物象化论为中心来解读的见解引起了不同的反响。其从1960~1970年代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的视域》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路》,被学界称作马克思主义三部曲。

广松涉兼容了新科学观、当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以及带有浓郁东方文化色彩的哲学,其思想博大而精深。他以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为己任,并试图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独自的哲学体系。在卡尔·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方面,广松涉批判基于主观-客观图式的传统认识论。他指出被看作主观-客观的任何一方都具有二重性,作为整体的世界的存在结构是“四肢”的。此外,针对传统所谓先有实体后有关系的物的世界观,他提出先有关系后有实体的事的世界观。1968年出版第一部论文集《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1972年出版哲学论文集《世界的交互主体性的结构》,标志着“广松哲学”初具雏形。1970年代之后,他致力于构建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1975年出版《事的世界观的前哨》,1980年出版《论“近代的超越”》。并于同年出版代表作《存在与意义》第1卷,1983年出版论文集《物象化论的构图》。对他来说,物象化论的构图“既是理解马克思后期思想的重要钥匙,同时也是著者本身所构想的社会哲学、文化哲学方法论的基础”。自此“广松哲学”的轮廓日益明朗,1992年在与癌症的抗争中写作《存在与意义》第2卷。本书预定写作全三卷,但是在1993年出版第2卷之后就病倒了。

1994年3月16日在《朝日新闻》晚刊发表题为《以东北亚为历史的主角——建立以中日为轴心的“东亚”新体制》的文章,提出“美国,作为美元发行者和世界消费者的角色的时代已经过去。日本经济必须立足亚洲。”并且,强调这一以中日为轴心的“东亚”新体制的时期是“在今天,在包括对日本资本主义本身进行彻底的重新追问的形式中,即使成为反体制的左派口号也行的时期。”

卡尔·马克思恩斯特·马赫胡塞尔海德格尔是对广松涉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广松涉去世之后,他的影响正在逐步扩大。至今,已分别于2002年5月(南京市)、2005年4月(南京)、2007年4月(东京)、2009年11月(南京)、2015年11月(广州)举办了五届广松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起,南京大学出版社在其当代学术棱镜译丛中推出了“广松哲学系列”,陆续翻译出版了广松涉的一些代表作。

著作

《论恩格斯及其思想形成过程》,盛田书店,1986年。

《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至诚堂,1968年。

《马克思主义的视域》,劲草书房,1969年。

《现代革命论的探索》,盛田书店,1970年。

《论青年马克思》,平凡社,1971年。新泉社,1972年。

《唯物史观的原像》,三一书房,1971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世界的共同主观的存在结构》,劲草书房,1972年。

《科学的危机与认识论》,纪伊国屋新书,1973年。

《资本论的哲学》,现代评论社,1974年。劲草书房,1987年。(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马克思主义的理路》,劲草书房,1974年。

《事的世界观的前哨——物象化论的认识论=存在论的位相》,劲草书房,1975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2009年。)

《物・事・语》,劲草书房,1979年。

《论“近代的超克”——昭和思想史断想》,朝日出版社,1980年。

《马克思的思想圈——以本国未介绍资料为中心》,井上五郎补注,朝日出版社,1980年。

《新左翼运动的范围》,unity,1981年。

《存在与意义——事的世界观之奠基》(第1卷),岩波书店,1982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唯物史观与国家论》,论创社,1982年。

物象化论的构图》,岩波书店,1983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2009年。)

《生态史观与唯物史观》,unity,1986年。

《新哲学入门》,岩波新书,1988年。

《哲学入门进阶——从物到事》,讲谈社,1988年。

《心身问题》,青土社,1989年。

《表情》,弘文堂,1989年。

《辩证法的逻辑——辩证法的体系构成法》,青土社,1989年。

《今天必须重读马克思》,讲谈社,1990年。

《知识的接口——广松涉学界对话》,青土社,1990年。

《马克思与历史的现实》,平凡社,1990年。

《现象学的社会学的原型——舒茨研究笔记》,青土社,1991。

《黑格尔与马克思》,青土社,1991。

《哲学的越境——行为论的领域》,劲草书房,1992。

《存在与意义——事的世界观之奠基》(第2卷),岩波书店,1993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揭开近代世界》,平凡社,1993年。

《东欧剧变与社会主义》,“东欧剧变与社会主义”出版发行委员会,1994年。

《胡塞尔现象学的视角》,青土社,1994年。

《马克思的根本意想是什么》,情况出版,1994年。

《广松涉选集》(全6卷),情况出版,1995年。

《广松涉著作集》(全16卷),岩波书店,1996-1997年。

《广松涉哲学小品集》,小林昌人编,岩波书店,1996年。

《哲学家广松涉的自白式回忆录》,小林敏明编,河出书房,2006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广松涉哲学论集》,熊野纯彦编,平凡社,2009年。

《广松涉谈马克思与哲学——单行本未收录讲演集》,小林昌人编,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 2010年。

《角色理论的重建》,岩波书店,2010年。

合著合编

《黑格尔》(世界利奥六世),平凡社,1976年。

《哲学如何可能》(现代哲学讲义),与五木宽之对话,朝日出版社,1978年。

《佛教与事的世界观》,与吉田宏合著,朝日出版社,1979年。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论——马克思主义革命论史1》,与片冈启治合编,纪伊国屋书店,1982年。

《唯物史观与国家论》,与山本耕一合著,论创社,1982年。

《梅洛-庞蒂》(世纪思想家文库),与港道隆合著,岩波书店,1983年。

《共同主观性的现象学》,与增山真绪子合著,世界书院,1986年。

《以物象化论为视角读资本论》,岩波书店,1986年。(收录于《资本论的哲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相对论的哲学》,与胜守真合著,劲草书房,1986年。

《黑格尔左派论丛》(第1-4卷),与良知力合编,御茶水书房,1986-1987年。

《历史实践的与物象化》,与丸山圭三郎对话,情况出版,1993年。

译著

恩斯特·马赫:《感觉的分析》,与须藤吾之助合译,法政大学出版局,1971年。

恩斯特・马赫:《认识的分析》,与加藤尚武共同编译,法政大学出版局,1971年。

卡尔·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复原新编版》,编译,河出书房,1974年。(《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009年。)

参考资料

广松涉:物象化与历史唯物主义.中国社会科学网.201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