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桐村镇

桐村镇

桐村镇位于浙江省开化县西南部,龙山溪东岸。西南临玉山县三清乡紫湖镇,东北接池淮镇,东连华埠镇,西北邻杨林镇,东南依常山县球川镇。镇人民政府驻地鲁家坞,直距县城22公里。面积123平方公里。总人口17985人,其中城镇人口288人。辖2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桐村鲁家坞89号,距县城22千米。S317公路过境。

历史沿革

1950年设桐村乡,1985年建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改镇。1996年,面积123平方千米,人口1.7万人,辖桐村、红坑、裴源、裴口、沙坑、新村、黄石市、平丰、门村、徐家村、王、大庙、建丰、建平、塔沙、黄柏坑、杜坑、严村、华山、方家20个行政村。

地理

桐村镇地处山区,海拔124—1166.2米。北部丘陵,南部低山,中为中山。西部南华山,大山尖海拔1166.2米。地势自西略向东倾斜。龙山港自杨林镇入境,有裴源溪、王畈溪、严村溪汇入,纵贯南北。低山丘陵

土壤以红壤为主,中山多黄壤,水田、山垄为水稻土。矿产有石灰石、石煤白云石等。17省道华白线过境。桐村镇总面积123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94个自然村,130个村民小组。

2005年全镇4823户,17024人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8.4人。

全镇辖内有9个行政村,130个村民小组,94个自然村,4630户,17024人。

全镇耕地总面积为11130亩,其中水田9813亩、旱地1317亩,

2005年农业总产值为20221万元。

2009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39元。

全镇共有林业用地面积18万亩,有材林16万亩,其中竹林3.1万亩,经济林1.7万亩,林木总蓄积量18万立方米,居全县前茅,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2%。

桐村镇位于龙山港中游,主要流域面积分布在龙山港、王坂溪、严村溪、裴源溪,总流域面积244平方公里。

乡村经济

桐村镇是开化县工业强镇之一。全镇拥有浙江万安塑料有限公司、开化万安密胺制品厂、浙西啤酒原料有限公司、开化龙港建筑材料厂、浙江同春工贸有限公司、开化县聚丰化工厂、州莱特烟具公司、木质纤维厂等。

桐村镇地处国家级旅游风景区——三清山交界处,有发展生态旅游业地理区位条件。拥有丰富的孟宗竹资源,有利于开发竹制品加工、旅游业。人文景观众多。

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5.7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0221万元,工业总产值37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95元。

2017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7亿元,增长6.59%;地方财政收入372.94万元,增长36.6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72元,增长8.3%,人口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人口数据

桐村镇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教育事业

该镇有中小学12所,分别是:

开化县桐村镇严村小学

开化县桐村镇中心学校

开化县桐村镇中心小学

开化县桐村镇初级中学(已经合并到开化县第三初级中学

开化县桐村镇华山小学(已经合并到严村小学)

开化县桐村镇杜坑小学(已经合并到严村小学)

开化县桐村镇王坂小学

开化县桐村镇红坑小学

开化县桐村镇裴源小学

开化县桐村镇门村小学

开化县桐村镇黄石小学

红色记忆

马灯的故事

在桐村镇王畈村有一座老屋,上面写着“红十军团徐家村战斗遗址陈列室”。走进陈列室,就如走进了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墙壁上挂着方志敏、粟裕等人的照片及与徐家村战斗有关的图文资料,还有一件件从民间收集而来的战斗遗物。其中有一盏马灯引起了大家的围观,马灯上方其中有一行字母:NEWYORKUSA(纽约)。

1935年1月13日,方志敏、粟裕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红十军团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抵徐家村后岭上,遭到敌浙江保安第二纵队第五团的围堵。由于敌军火力密集,后面高山密林又不易攀登,虽然突击队几番突围,多次与敌展开肉搏战,但都未能成功。战斗一直持续到天黑。抗日先遣队主力撤离战场后,爬菜刀岗沿着山冈小径向王山村方向转移,后向江西苏区进发,留下19师(即老十军)作掩护。

1月15日晚,夜深人静,小雨夹着雪花不停地下着,一浑身透湿、头戴笠帽的青年人手拎一只熄了火的马灯敲开了苏乃皋的门,打着哆嗦说:“大叔,借个宿行不?”苏乃皋马上答应:“进来吧。”青年进门后,苏乃皋老人唤醒了老伴,给这位青年张罗吃的。吃完饭后,老人找来一件破棉衣、一件破粗布衫、一条便裤子让青年换上,老伴则帮年青人烘湿衣服。

第二天清晨,小年轻吃了玉米糊,换上还没有干透的衣服对苏乃皋老人说:“大叔,我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给您,要不,这马灯留给您们作个纪念吧?”年青人把心爱的马灯递给老人就匆匆地走了。

原来这个年青人就是在战斗中失散的红军战士,手上这盏马灯从瑞金市一直跟随部队北上抗日而日夜行军作战。时间一晃,78年过去了,这盏马灯在苏家传到了苏乃皋的孙子苏良法手上,苏良法老人把这盏马灯捐献了出来。

战壕与烈士墓

走出陈列室,王畈村党支部书记苏东旭指着陈列室后面的一座山告诉笔者,这座山的山顶还保留着战斗时留下的战壕和一座红军墓。我们沿着蜿蜒曲折的小泥道而上,满目苍翠,竹香绵绵,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然而,由于山势的陡峭及体力的逐渐消耗,我们一行人显得越来越疲劳,早已满头大汗,衣服也湿透了。

大约爬了40分钟,苏支书指着一绿地:“这就是战壕,中国国民党保安团构筑的。”笔者望着绿树蒿草摇着头,茫然若失,真的看不出。不知啥时候,山上又多了几位义务导游:“这,确实有战壕,原来沟壕很深,成圆形。我们小时候,在这捉迷藏。年代太久远了,加上垦荒种树,挖得不成样子了。”为了弄个水落石出,在我们示意下,两个热心村民用柴刀开了一个口子。不久,一条壕池跃入眼帘,真的是战壕遗址。

在战壕边上,笔者又看到了一座红军墓。苏东旭说,在徐家村战役中,抗日先遣队主力撤离战场后,留下作掩护的19师由于敌我双方兵力悬殊及将士们连续战斗2天2夜过于疲劳,加之又饥又饿,19师在徐家村战斗中牺牲了7人。15日,徐家村村民陈春灯、陈绪芬、陈孝辉、陈绪委等人,上山将红军战士尸体好好掩埋,并立红军墓3座。1952年,徐家村村委会为红军墓立了碑,历年均有村民上山扫墓。

2010年3月28日上午,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粟裕将军的女儿粟惠宁等人来到桐村镇王畈村、徐家村、江西马岭底等地,寻访革命先辈足迹,缅怀先辈,祭奠英灵。

红色贸易线

桐村镇不仅是军事要地,也是苏区的红色贸易路线的重要商埠之一。

据史料记载,自1930年11月至1934年年底,中国国民党先后在王畈村驻守基干队和独立旅,建立了3个炮台、调堡,挖战壕3000米,扎木城(松属加铁丝网构成)约3500米,并设立2个哨卡,日夜有哨兵盘查来往行人,使苏区食盐、布匹、西药、文具等物资供应一度处于十分困难境地。红军中的伤病员,亦由于严重缺乏食盐和药品,治疗上发生了很大的困难,何应钦在给鲁涤平的电报中,洋洋得意地说: “尤以伤兵缺乏医药治疗,最为伤残。”

于是,马岭底根据地干部王金芽到徐家村开展地下党组织工作,设立大桥区委,徐家村陈春灯、王畈的林升道、苏乃皋、苏天棋、苏仁畔、苏仁甘、苏乃唇、林大某等人先后秘密加入组织,为根据地提供情报,想方设法运送紧缺物资。

其中苏仁甘的药箱最值得一提。坐在陈列馆边上晒太阳的老村民告诉笔者:苏仁甘是一位医生,家境也很富裕,家开设油坊。苏仁甘利用其身份的便利和随身背着的藤条药箱,将中草药或医药书籍、针灸工具等放在医药箱的上层,将食盐和小件物资(如手电筒、电池等)放在底层,过关时,哨兵认识他是医生,有时哨兵不检查,让其过关。有时要打开药箱例行检查,简单地看下也就完事。有一次,马岭底一大户人家请苏仁甘看病,为表示诚意特放来轿子,他利用这一机会,在轿子底座隐藏了一批急需物资,并顺利地通过关口。尽管烽火硝烟已散去,但红军的故事传了下来,一代传给一代。在桐村,你随便走进哪一家,都能给你讲上一二个红军的故事,说上一二段红军的动人事迹。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