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注沟镇

注沟镇

注沟镇地处山东半岛,潍河东畔,位于高密市西南部,南与诸城市接壤,西与安丘市为邻。面积8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67公顷,辖45个行政村,35000口人。注沟镇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2007年,高密市将20个镇、街道调整为10个镇、街道,将原注沟镇的行政区域划归柴沟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旅游资源

注沟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清代乾隆朝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的故里。重点历史遗迹有刘墉墓、顷王冢、小妹冢、小冢、青冢、韩信坝、龙且墓、城阴城等。“潍沙落雁”为高密市古八景之一。

历史

刘故里位于注沟镇戈庄村。刘墉出生于清代官僚世家。曾祖父刘必显顺治九年(1652年)进士,官至户部员外郎。祖父刘綮,曾任四川省布政使。父亲刘统勋,是乾隆朝股肱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刘墉少时读书刻苦,长时间弯腰写字,成了驼背,为官时被送绰号“刘罗锅”。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他遇事敢为,不避权贵,政绩卓著。卒后葬于白家庄北地。时传刘墉墓中有奇珍异宝,“文革”动乱时,有盗墓者挖了刘墉墓,却大失所望。随葬品只是些腐烂的书、笔、墨和瓷玉小件。计有端砚1方、宋瓷砚水壶1个、玉蝉1个。玉牌1个,上刻有“日观峰道人”5字。现刘墉墓为新修的圆拱形土冢,茔地西面有一条南北土岭,似蛟龙盘卧,为风水宝地。在190多年的时间里,刘氏曾出了35个举人逄戈庄刘氏有“海岱高门第,天下第一家”的美誉。邮政编码:261517

注沟历史

注沟,历史上又称贮沟、朱沟、驻沟,相传明初王姓、乔姓分别立东西注沟二村,因此得名,也可能是唐宋以来古村落,已不可考。注沟一带风景优美,人杰地灵,西有潍河,东有顷王冢,南有狼埠岭,西南接诸城巴山,北有红绣河。文化古迹众多,韩信坝在潍河上,韩信坝月为古时诸城市八景之一,顷王冢为西汉高密王刘章墓冢,附近原有二十四小冢,俗称排衙冢,另外有小妹冢、摩天冢等汉墓群,李家庄西有西汉石泉县古城遗址。历史上注沟一带名家辈出,逄戈庄刘、水西王、注沟蔡都是名门望族,与巴山王、相州王、孙、郑等家族并为官宦门第。历史上科甲鼎盛,名人雅士不可胜数。

经济

注沟镇1996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838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9%;农村经济总收入5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人均存款1585元,比上年增加305元;棉花总产38万公斤;粮食总产2513万公斤,比上年增长4.7%;大牲畜存栏12812头,比上年增长20%;猪存栏0.86万头,比上年增长23%;肉类生产385.8万公斤,比上年减少35.6%;果品、蔬菜总产97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0%;乡镇企业总产值20326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110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4.6%、14.3%。1996年底,农村机械总动力达到618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0%;农村用电量达到27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1996年底,全镇总人口为24451人,比上年减少308人,其中农业人口23728人,非农业人口723人,人口出生率为8‰,自然增长率为4.87‰。自1986年以来,先后荣获全国土地管理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先进乡镇;省“明星乡镇”、“计划生育先进乡镇”、“吨粮镇”、“平原绿化达标先进单位”;潍坊市土地管理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群众体育先进乡镇;高密市农业生产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注沟镇西傍潍河胶王公路横穿镇中,地理位置优越。全镇以“开发吨粮田、实现产业化,努力奔小康”为目标,以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和促进经济上台阶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从兴水强农抓起,不断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大搞改土治水,发展农业生产。截止1996年,全镇拥有大口井、机井、梅花井900多眼,方塘78座,扬水站6处(其中红旗扬水站全市规模最大),修建3.1万米防渗渠道,完善配套了西水东调、南北汇流工程,有效灌溉面积扩大到4.3万亩。投资1000余万元,购买各种农业机械1000余台。农田林网4万亩,营造片林4500亩,林木覆盖率达到了21%。1995年代表全市通过省平原绿化达标验收。全镇90%以上的农田实现了田园化、水利化、机械化作业。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和传统技术优势,建立健全了以镇为龙头,村为基础,户为补充的农机、农技、水利、病虫害防治、生产资料供应、农副产品销售等六大服务体系,264个服务组织和实体。25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相应的服务大院和服务协会,为群众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变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为统一经营,使全镇80%的农田实现了一年二作二收、三作三收或四作四收。

注沟镇的多种经营生产初步形成了“南部黄烟北部棉,中部开发吨粮田,村村户户搞养殖,机绣、吹塑、条编辐射都发展”的新局面。全镇建立起16个畜牧基地,8个林果基地,4个蔬菜基地,12个加工基地,1个黄烟基地。多种经营由少到多,逐步形成了生猪、肉鸡、果品、蔬菜、黄烟、食用菌、桑蚕、机绣、条编、土陶等十几个主导产业和产品,在抓住三大传统加工项目白条、黑条、竹枝生产,抓好白条村、黑条村、扫帚村的同时,按照区域布局,成方联片搞放射性开发,突破加工规模,发展起土陶村、机绣抽纱村、塑料袋加工村等10余个专业村、1800余户。机绣、抽纱由镇内扩展到镇外,潍坊市烟台市文登区等工艺品厂家纷纷来注沟联系业务;吹塑生产带起了塑料包装袋加工业的发展,全镇从事该项生产的厂家达8个,从业人员3000人;5000亩果品、蔬菜呈区域化布局,潍河东岸自南向北的8个村庄基本上达到了园接园、树连树。其中千亩板栗方列入了市科委的重点开发项目。全镇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了果品、生猪以及加工品批发市场,不少农产品由过去四集遍赶的零售方式变为统一组织、统一联系的汽车装运,群众发展多种经营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镇多种经营生产由原来的分散无序状态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的较高档次发展,增强了闯市场的整体实力,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1996年全镇多种经营总收入达4.6亿元,比上年增长35.3%。

注沟镇乡镇企业有新的发展。拥有镇办企业8个,村办企业12个,在已有的建筑、建材、纺织、汽车拆旧等项目的基础上,又新上了纸箱制作、皮衣加工两个小型企业和投资100万元的抗生菌肥厂。商洋建材厂、锦纶丝帘子布厂是镇办骨干企业,拥有固定资产800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年产值达1800万元,年创利税200万元。全镇个体私营业户已发展到620家,初步形成了以镇驻地为中心,6个农贸市场为依托,集加工、服务、客运、维修、制作于一体的第三产业发展网络,从业人员达7800余人。小城镇建设迈出新步伐。1994年,注沟撤乡设镇,党委、政府请来专家设计了小城镇的发展规划。1995年借助胶王路柏油硬化的大好时机,加快了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150万元,维修镇级公路4000米,柏油硬化副路4500米,开挖镇区排水沟4200米,铺设地下电缆线路1800米,安装路灯45盏。投资400多万元,建立了1座千伏变电站,并投入运行,完成了农村电气化改造;投资200多万元,安装程控电话交换机,已安装程控电话300余门。栽植各种树木花卉万余株,美化绿化了驻地环境,小城镇建设带来了第三产业的兴旺。截止1996年,已有41家到镇区投资建厂办店,楼房建筑面积达到4100平方米,公共建设突飞猛进,文化娱乐设施功能齐全,以商兴镇,建镇兴商,经营超前,多业并举,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全镇经济繁荣,文化进步,社会安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成为高密市率先跨入小康的先进乡镇。

注沟镇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富裕群众”这个中心,突出抓了对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教育整顿,充分利用镇委党校、村党员活动室等阵地,运用党员电化教育等形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科技培训,党员队伍和基层班子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注重加强精神文明硬件建设。1996年下半年,镇政府投资15万元,建起了调频广播台,并在各村安装了调频广播,村村建起了文明街、读报栏、宣传栏、图书阅览室等,深入开展了移风易俗,争创文明村、文明家庭、文明镇民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村改革的新举措,靠改革求发展,进一步深化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强化管理权的要求,不断健全土地有偿使用和依法转让制度,促进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全镇涌现出种植大户近百家。大力推行了股份合作制,全镇各种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发展到68家。通过股份合作,有效地解决了发展二、三产业、多种经营资金不足的困难,提高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结合,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联户联手闯市场的经营格局。同时,健全完善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各项财产保险工作扎实深入,解除了群众生产生活的后顾之忧,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注沟镇2003年在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实业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7亿元,比上年增长9.34%;地方财政收入761.9万元,比上年增长57%;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利税9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40%。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2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90元。注沟镇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是清代乾隆体仁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刘墉的故乡。镇内交通便利发达,自然资源丰富,东部岭地石料资源充足,可开发建筑用优质石子;西部潍河富有黄砂资源,沿河地带林业发达。辖区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设施配套完善,农业产业主要有黄烟、桑蚕、林果、瓜菜、辣椒、花生等,生猪、肉鸡、肉牛养殖及特色养殖成为全镇的重要产业。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主要有石料、建材、矿泉水、食品、大宗商品、工艺品、绣品加工等项目。建有一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园区内蔬菜冷藏、食品加工、辣椒加工、服装工艺品加工等项目发展迅速。其中曹戈庄辣椒批发市场已成为胶东半岛最大的辣椒集散、加工基地。城镇建设功能配套齐全,道路硬化宽阔,村村开通了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达到60%以上。西部潍河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琼王冢、小妹冢、刘墉墓等古迹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