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长坑龙村

长坑龙村

长坑村地处霓屿乡的最西端,与正行政村、下郎行政村接壤,北与三条垅上社村接壤,隔海对望灵昆街道、永强,2003年灵霓大堤建成通车。

村情概况

辖3个自然村长坑龙,汪头,田岙。田岙也有田仔,下田岙,上田岙,田岙背组成。原是霓南乡4个村管辖村之一,后来2个乡合并之后就受霓屿乡了.

全村总人口1358人,总户数421户,总劳动力845人,其中男劳力458人,女劳力387人,辖3个自然村,5个小自然村,总面积2745亩,其中林地1694亩,耕地189亩,其他面积1051亩。全村主要从事养殖与捕捞,现有钢质渔轮7对,冰鲜运输船2艘,小作业船18只,从业人员148人,养殖面积1800亩,其中紫菜养殖1350亩,竹蛏科养殖250亩,蛏苗养殖200亩,矮网等滩涂面积达3000亩,从业人员256人。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380人,主要从事商业、建筑业、工业、手工业、服务业等,分别分布在全国各地。

本村现有正式党员25名,其中男性党员21名,女性党员4名,入党积极分子5名,村两委8人,支委5人(兼职1人),后备干部5名,村民小组12个,村民代表33人,共、青、妇、老组织健全。2006年社会总产值达3000万元,人均收入4000元。村内民间道路95%已硬化,各自然村的路灯也全部亮化,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均达90%以上。

农村经济

该村有耕地总面积83亩(旱地83亩),人均耕地1.48亩,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等作物;拥有林地500亩,荒山荒地150亩。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畜牧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6年畜牧业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62.5%。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37.5 %;畜牧业收入5万元,占总收入的62.5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33头,肉牛6头,肉羊100头);工资性收入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68元,农民收入以畜牧业、种植业等为主。

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人(占劳动力的23%),在省内务工6人。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83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通过筹资筹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后劲。不断提高生产产品数量和质量,向商品化市场迈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致富奔康步伐。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电、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16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16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7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43.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户(分别占总数的18.7%和18.7%)。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砂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 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公里。全村建有小水窖5口。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1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奋斗小学,中学生就读到田坝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8公里,距离中学3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7人,其中小学生5人,中学生2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田坝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4公里,距离乡卫生院3公里。该村无公厕,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3户,占农户总数的18.7 %。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等,主要销售往本县。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70户,全村人口260人,其中男性140人,女性120人。其中农业人口260人,劳动力18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230人,彝族30人。到2008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12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81%。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公里,距离镇卫生院6公里。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德茂完小,中学生就读到石龙坝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公里,距离中学6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7人,其中小学生33人,中学生34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59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70.68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劳70个(劳均0.5个)。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0个,党员总数6人,党员中男党员6人、女党员0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交通不便,饮水困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以发展芒果产业为主。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