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毛腿夜鹰

毛腿夜鹰

毛腿夜鹰(学名:Eurostopodus macrotis),又称大耳夜鹰(Lyncornis macrotis),是夜鹰科、毛腿夜鹰属的中型鸟类,是中国夜鹰中个体最大的一种,也是夜鹰科中体长最大的物种之一。它有长长的有条纹的翅膀、有条纹的尾巴和常常平卧的长耳羽冠。头顶沙皮黄色,具有非常细的黑色虫状斑和少许黑色斑点;头的两边、耳覆羽和颏黑色,耳簇羽黑色,尖端皮黄色,后颈具桂红色领环;背黑色,杂有栗色和沙皮黄色,翅上小覆羽和外侧覆羽栗色而具黑色虫蠹斑;喉具显著的白色横带。其余下体具粗著的黑色和皮黄色横斑。毛腿夜鹰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m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林缘灌丛地区,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夜行性,主要以昆虫为食,特别是夜间活动的昆虫。

形态特征

毛腿夜鹰头顶沙皮黄色或金黄皮黄色,具褐色或黑褐色细的虫蠹状斑,有时缀有棕色。头顶和后颈有少许黑色羽毛,具有棕色和皮黄色羽缘,从而形成少数黑色斑点;头顶两侧具耳簇羽,明显突出于头顶,颜色为黑色,尖端皮黄色;头的两边,耳覆羽和颏黑色,微具棕色横斑;后颈具明显的棕皮黄色领环;背和腰黑色,杂有栗色和沙皮黄色;肩具褐色和皮黄色虫蠹斑,并具有黑色和栗色线状斑;翅上小覆羽和外侧覆羽栗色而具黑色虫蠹斑,内侧覆羽和内侧次级飞羽具皮黄色和黑色虫蠹斑;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黑色,具栗色横斑;尾甚长,具有宽阔的黑色和桂红皮病黄色相间横斑。颏、头侧和颈黑色,喉有一大的白色斑;胸具黑色和栗色相间横斑;其余具粗著的黑色和皮黄色相间横斑;腋羽和翼下覆羽亦具黑色和皮黄色相间横斑。

毛腿夜鹰虹膜暗褐色,嘴粉红褐色,尖端较暗,嘴裂肉色,脚和趾肉褐色到淡褐色。

大小量度:体长400-410mm;嘴峰10-11mm;翅292-317mm;尾207-225mm;跗21-22mm。雄性平均重131克(4.6盎司),雌性平均重151克(5.3盎司),是夜鹰目中仅次于纳昆达夜鹰的第二重物种。

栖息环境

毛腿夜鹰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m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林缘灌丛地区,尤其喜欢在有稀疏树木的陡峻山谷地带。它的自然栖息地亚热带或湿润的低地热带森林。

生活习性

毛腿夜鹰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夜行性,白天多蹲伏于林中草地上或卧伏在阴暗的树干上,由于体色和树干颜色很相似,不注意很难发现。主要在黄昏和晚上活动,尤以黄昏时最为活跃,不停地在空中回旋飞行捕食。飞行轻快而无声响,滑翔时似鹞。多在飞行中捕食,主要以昆虫为食,特别是夜间活动的昆虫。它们有独特的叫声,包括尖锐的tsiik声,然后是一段停顿,接着是一个两音节的ba-haaww声。

分布范围

毛腿夜鹰在中国以内分布于云南省西部。中国以外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缅甸、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它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分布于西高止山斯里兰卡老挝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

繁殖方式

毛腿夜鹰的繁殖期为3-5月。通常不营巢,产卵于森林中裸露的地上。每窝产卵通常为1枚。卵的颜色为淡乳黄色到橙红色,被有少许淡黄色或淡灰色斑。卵的大小为35-44mm×27-32mm。巢是在地面上刨的洞,一窝只有一个蛋。幼鸟在落叶中具有良好的伪装能力。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毛腿夜鹰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km²,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危物种。

保护级别

毛腿夜鹰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毛腿夜鹰已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命名和分类

大耳夜鹰于1831年由爱尔兰动物学尼古拉斯·艾尔沃德·维格斯基于菲律宾马尼拉附近的样本正式描述,并创造了二名法Caprimulgus macrotis。大耳夜鹰目曾被归类于Eurostopodus属。根据2010年发表的一项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的结果,大耳夜鹰和与之密切相关的马来西亚大耳夜鹰被移至复活的Lyncornis属,因为发现了大耳夜鹰与Eurostopodus属中其他物种之间的巨大遗传差异。属名Lyncornis结合了古希腊语lunx / lunkos(意为“猞猁”)和ornis(意为“鸟”)。种加词macrotis源自古希腊语makrōtēs,意为“长耳的”(来自makros,意为“长”和ous,ōtos,意为“耳朵”)。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The Red List Partnership.Eurostopodus macrotis.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