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蜜甘草

蜜甘草

蜜甘草(学名:叶下珠属 ussuriensis Rupr et Maxim),是大戟科、叶下珠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皆可入药,秋采收,鲜用或晒干。味苦,凉;清热利湿,清肝明目。一年生草本,高达60厘米;茎直立,常基部分枝,枝条细长;小枝具棱;全株无毛。叶片纸质,椭圆形至长圆形,长5-15毫米,宽3-6毫米,顶端急尖至钝,基部近圆,下面白绿色;侧脉每边5-6条;叶柄极短或几乎无叶柄;托叶卵状披针形。雌雄同株,单生或数朵簇生于叶腋;花梗长约2毫米,丝状,基部有数枚苞片;雄花:萼片4,宽卵形;花盘腺体4,分离,与萼片互生;雄蕊2,花丝分离,膛室纵裂;雌花:萼片6,长椭圆形,果时反折;花盘腺体6,长圆形;子房卵圆形,3室,花柱3,顶端2裂。果扁球状,直径约2.5毫米,平滑;果梗短;种子长约1.2毫米,黄褐色,具有褐色疣点。花期4-7月,果期7-10月。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达60厘米;茎直立,常基部分枝,枝条细长;小枝具棱;全株无毛。叶片纸质,椭圆形至长圆形,长5-15毫米,宽3-6毫米,顶端急尖至钝,基部近圆,下面白绿色;侧脉每边5-6条;叶柄极短或几乎无叶柄;托叶卵状披针形。花雌雄同株,单生或数朵簇生于叶腋;花梗长约2毫米,丝状,基部有数枚苞片;雄花:萼片4,宽卵形;花盘腺体4,分离,与萼片互生;雄蕊2,花丝分离,膛室纵裂;雌花:萼片6,长椭圆形,果时反折;花盘腺体6,长圆形;子房卵圆形,3室,花柱3,顶端2裂。蒴果扁球状,直径约2.5毫米,平滑;果梗短;种子长约1.2毫米,黄褐色,具有褐色疣点。花期4-7月,果期7-10月。

分布范围

产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湖北、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区,俄罗斯东南部、蒙古、朝鲜日本都有分布。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育苗地要求有机质含量大于1.2%,有灌溉条件或喷灌条件的熟化土。播种前每667㎡深施基肥3000kg,灌足底水,深翻30cm,耙平整待播。移栽地和直播地要求:沙壤土、沙质灰钙土,有机质含量不小于0.7%,有灌溉条件。前一年伏翻和秋翻各1次,播前深施基肥2500kg,灌足底水,深翻耙平。

播种

播种时期

春播:有灌溉条件的地区4月中旬,旱作地区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注意晚霜冻害,风沙危害频繁的地区应避开风蚀沙埋季节。夏播:雨季抢播种,最晚不迟于7月中旬。7月下旬以后播种,影响幼苗越冬率。

播种方式

条播:采用播种机或条播。行距30~40cm。

撒播:适合不利于整地的半流动沙地。

穴播:地形复杂、起伏较大的地块。每穴4~5粒种子。

下种量与播种深度

育苗地每667㎡下种量4~6kg。旱地条播下种量不少于1.5kg,撒播2~2.5kg,穴播1~1.2kg。第2年起苗10万~12万株。播种深度:以2~2.5cm为宜,播后覆土稍加镇压。

育苗

育苗方法

播前每667㎡施入磷酸氢二铵20kg,地下害虫危害严重地块,可用5%地虫磷颗粒剂每667㎡1.5~2kg拌毒土均匀撒入播种沟内。育苗地以作为好,小畦面积以66.7㎡大小为宜,用宽锄在平整好的小畦内开宽10cm、深3cm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播沟内,播后覆土,稍加镇压。行距30cm,便于锄草和松土。

苗期管理

适时灌水,苗期一般需灌水3~4次,漏水、漏肥的风沙地还要适当增加灌水次数。出苗期注意板结。苗出齐后灌第1次水,苗高7~10cm灌第2次水,分枝期灌第3次水。结合灌水每667㎡追尿素8~10kg。除草松土做到早除、勤除。分枝期追一次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