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阎常留

阎常留

阎常留(今作闫常留),济南府德平县(今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闫家村)人,生。像貌魁伟,秉异才,年甫弱冠,文章湛然露头角,工词曲,精乐理,善作悲喜剧,著有《天雨花填词》若干卷,时人目为关汉卿流。为人不谐流俗,疾恶如仇。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已酉科,有史进功者,自知难于考取,以白银二百两赂主考,捐得小登科,榜出后,闫常留不愤,赴学院质问,提出将史之试卷贴出公议。主考官自知有错,婉言求勿扩大,并知会县知事,重大受,令史登门道歉,邑中周知,史随人格扫地,从此结下仇隙。闫常留气秉如斯,道德品质,乡望素著,与杨覃被视为乡中文武松义士。二人友尚往来,相与谈论国事,皆对叶芳的收买胥役墨吏、营私舞弊的行为,深为不满。清嘉庆四年(1799),赃官叶芳知德平县,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怀仁镇杨家村廪生杨橝及子杨小受托找赃官求减丁银漕米。叶芳不由分说,举刀砍向杨橝,杨小一气之下抖枪将叶刺死。按清律,杀知县要屠全县。杨知事态严重,欲投案自首。闫家村义士闫常留挺身而出,送走杨家父子,自担杀人之责以救全县,被押京城问斩,头悬前门。后乡民收其尸回乡,捐资铸银头安葬。时传民俗音乐云:“闫常留,是好汉,豁出一命救全县。”

怀仁义士

杨覃(或杨橝,生卒年不详),原德平县怀仁镇杨家庄(现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杨家)人,廪生,精于歧黄之道,在怀仁街开设药铺行医,医术高明,在群众中颇有威信,他兼任乡团长,与儿子杨小皆通武艺,维持治安,望重一方。杨覃胸怀大志,仗义好侠,与闫常留世友善,肝胆相投。尝表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钳制汉族最甚,“文字狱”尤盛。可惜德平小邑,势单力薄,空怀陈、吴之志,苦无大泽之乡耳。

勇斗贪官

这一天清晨杨覃腰佩长剑,其子杨小手执花枪,整起一队乡勇,正准备进城,忽县衙差役来杨家催收糟米,蛮不讲理;杨覃领起群众,拿起枪、刀、锄头,一拥而上,把差役赶跑。杨覃随势赶到城内,城内群众也知是为交涉减免糟米而来,也跟随蜂拥齐上,过了前宜门,直奔大堂。史进功已知昨天叶芳到闫家吃碰的事,看到杨覃带武器而来,正宜火上加油,心里说:“闫常留哇,叫你认识我姓史的!”便驰报叶芳说:“老爷,不得了啦,闫常留领着人反了来啦!”叶芳听了,怒上加怒,脱掉衣服,手持单刀,气冲冲闯了进来。

杨覃见叶芳出来了,急走向前,举手打个招呼道:“老父台一向可好!今天我们来,没有他意,是来商量……”。叶芳并不理睬,一个箭步窜上来,迎头一刀,他想杀一压众。杨覃急拔剑自卫,封出刀去,叶芳回手又是一刀,杨覃闪过一旁,说:“老爷,你疯啦!”叶芳仍不搭话,又举刀奔来,这时杨小气愤不已,抖枪刺中叶芳咽喉,叶芳仰面倒地,杨小又一枪倒下,连人带枪贯入地中,当即毙命。群众齐喊:“该死,该死!”一哄而散。杨覃返身出衙,从文庙后学道胡同,投南门。走到白麟书院旁,适逢阎常留到,见杨覃神色便问:“身体如何?”杨覃说:“我把赃官杀了!阎常留顿感一阵沉闷,良久,说:“大哥,快快远逃!天大祸事,有我担当。”杨覃说:“应我来当,我去济南市投案自首!”阎常留说:“一人自守不济事,按清律,杀知县是要屠全县的!你速走,我自有去处!”

闫常留目送杨覃走远了,毅然直奔大堂。高喊道:“杀知县的是我,快把我绑了!”众衙役正觑着叶芳尸体慌慌无措,听见喊声一看,都认识他,不肯动绑。阎顿促道:“塌天大祸,若无凶首,德平县还要不要!”目色如血。只得将他入狱。

详文押解送省,巡抚镇台衙门立即会院司官员开庭公审,观众如堵,闫常留意态自然,毫无惧色,侃侃历述叶芳在任,勾结土豪,营私舞弊,贪污自肥,不计民生,糟米涨码,百般勒索,民愤弥天,遂酿成此事。责任在我一人,无关德平子民。三审无异词,划押奏明,押解入京。这时巡抚衙门早已下令遣官,到德平。调集邻县乡勇,绕界拉上黄绳,严密封锁,不许放出一人,专待命开刀问斩。

结怨贪官

满清王朝到爱新觉罗·颙琰年间,已腐败透顶。一贯的重满轻汉政策,已广泛造成排满情绪,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班汉族败类,贪官污吏,勾结地方奸邪,狼狈为奸,横征暴敛,鱼肉乡民,直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官场之间,更是官官相贿,巴结权势,结为朋党,安排美缺,达到老虎同吃肉,吮吸人民血,走狗得缺,搜刮民财,分献权势,是一群大大小小的恶魔。

嘉庆元年(1796年),原德平县来了一任捐班知事叶芳,捐班,即花钱走后门买的官儿。该官广东归善县人,他的内兄在朝作吏部山东省主事,替他买了前程来德平,以后再图晋升。物以类聚,当时德平有个拔贡史进功,是个专长谄媚、进谗的人,叶知县一到任,就结为死党,助纣为虐,排斥正义之士。杨覃、阎常留就都在他们排斥之内,被视为眼中钉。

赃官叶芳,大刮民豪,既有他的鬼目的,又有一套诡办法。私自加征丁银糟米,暗中涨码,逐年渐增,就象蚊子偷吸人血一样,不知不觉中被吸满肚囊,他并穷凶极恶,大捕“外逃苦丁茶赢户”,即至贫无力完纳外逃的,也要捕回逼索。这样,不到三年,他就刮取了民财动万两计。

贪心是填不满的坑,叶芳又做起了黄梁粱梦。他嫌地瘠民贫,捞不到更大油水,便买通上司,谋得一个美缺,一俟征完糟银就调往寿光市,前前后后,需开一笔花费,又舍不得动支存顶,反正是最后一槌子买卖了,于是再把糟米涨码,管他三七二十一,一走了之。

按:正糟米,每亩完一升一合一匀四抄,叶芳私加八合,成为一升九合多。常列是:麦秋后完丁银,大秋后完糟米,叶芳却在四月间就征糟米。德平当时共分长魁、怀仁、禹贡、基山、宜丰五乡,共七百二十村,实种田七千四百八十亩,每百亩一顷,分上、中、下三等,每季银上缴二万三千七百两,糟米每季上缴粮道糟银一千九百两。叶芳涨码八合,就能够得七百多两纹银而入私包。算到这里踌躇满志,便发下了米串。这是爱新觉罗·颙琰四年(1799年)的事。

本来这一年是旱灾甚重,年景歉收,农民衣食无着,米串又发下来,群众是愁云涌起,哀声遍野,上告没有路,有理无处讲,缴又缴不起,豁出性命只有消极抵抗。尽管差役百般催逼,看看结帐期限就要到了,全县没有一份上缴的,这使叶芳非常焦虑,眼睁睁一块肥肉,就是吃不到嘴里来,调缺已办妥,又怕夜长梦多,发生变化。

叶芳正无计可施,史进功适来进谗,刚一落坐,便阴阳怪气地问:“老父台可知糟米交不上的原因吗?”叶芳莫名其妙。史进功又讲了一通歪理:“德平五乡,长、怀两乡为首,其他三乡观望长、怀,而长、怀两乡,又全望一人,如得阎常留一句话,五乡糟银,还愁不齐吗?”这分明是借刀杀人,以招当年考场丢脸之仇,叶芳哪里知道,只把一肚子气全集中到阎常留身上了。

翌日,叶芳亲临闫家找闫常留,至塾中,叶芳便质问:“为何抗糟不缴?”闫常留见叶芳面带怒色,便自不悦,道:“既然老爷亲来催课,我马上去完。”叶芳说:“只你一家缴不行,长、怀两乡全给我催齐!”闫常留怫然道:“我是犯了罪还是犯了抄?你私入民宅,应作何论?”叶芳火了:“小小闫家,来来何妨,抗糟之事,唯你一人是问,等着瞧!”含羞上轿,狼伧回城。

闫常留当日去怀仁街会晤杨覃,俱言日来发生之事,莫非叶芳有意迫害?杨覃闻说,义愤填,便道:“明日你我一同去找县衙,首先要求减免,其次解除误解,说明糟米交不上是百姓无力,不在你一人,免得被他陷害。”等了会儿,又说:“如果他执意不应,那就看事行事吧!”

人物事迹

闫常留一命救全县

翰林院大学士陈理奉命出京赴德平安民,百官各送一程(十里),刘墉独送三程,将出京界,取一把伞赠陈理道:“身不能陪君至山东省,区区微物,以尽主人之谊。”陈理不解其意,道:“山东天常阴,备君防雨耳。”陈会其意,遂道:“大人放心,待卑职到了,天就晴了!”这才分手。

陈理至德平,先命解除黄绳封锁,便聚民众谕赦旨。唯闫常留全家杀无赦。首事人说:“晓闫常留父母全亡,弟常怀,早已分居,常留绝户,妻逃无踪”。陈令当场具结。群众便向陈痛诉叶芳暴行,声动如雷,陈只是点头,晓谕众人:“本季糟米,一律免征,抗糟一案,概不追究。”又安抚流散,巡视乡曲,大体就序,留随员张京暂行代理县知事。住月余,回京消案。

闫常留之人头,悬于前门示众,邑人领尸还乡,民众叹其身首异处,为其铸银头。殡葬之日,全县七百二十村代表都来会葬,无不挥泪哀恸!至今,杨闫二公大义行迹仍在本地盛传,并传有一民俗音乐:“阎常留是好汉,豁出一命救全县。”

杨覃当日携眷走吉林省,立村仍名杨家,仍以行医为业。凡同乡逃往此地者,他都尽力设法安置,不会有冻馁之虞。至今,吉林省德惠市闫家岑,亦杨覃为怀念闫常留筹建的。还尝与同乡议往事云,当年为抗糟虽一怒杀了赃官叶芳,聊泄民愤,以申正义,但是闫常留先生却因此殉身。至今思来,一则以慰,一则一憾--为其救及全县而欣慰,但是,因此丧生,实感到愧憾!

英勇就义

闫常留押京后,昏黄帝亲临武英殿审理此案。闫常留慷慨陈词,复述叶芳横征暴敛,贪污自肥,鱼肉乡民,酿成抗糟杀官;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与德平百姓无关。昏皇大怒,道:“妄杀朝廷命官,大逆不道,闫常留处‘万刀凌迟罪’,德平刁民,罪不容赦,派御林军二千人,前往屠城问斩!”时、诸城刘墉已白发苍苍,很有乡土之情,又深知官吏诸弊,又因出班请罪,对爱新觉罗·颙琰说:“闫常留一人甘当,为何又派兵屠城?想此时德平百姓已惶惶不可终日,请派员前往安民才是!”昏皇无言以对,无奈道:“追回成命,命大学士陈理即日离京往德平安民”。当下退班。

闫常留临刑之日,于路且行且歌其《天雨花填词》诸篇,全是写民间疾苦的逆情曲子,音节凄凉,激昂动人,闻者莫不感泣。时有老刽子手,已多年未执刀了,被闫常留义行所感,投报行刑。属时,他站在常留先生前,往复挥刀,口中喊:“万刮凌迟”,然后手起刀落,保其一刀丧身,并不由己说了声:“好汉!”

闫常留诗作

《触怀》

忽然一官来空舍,胸中浩气欲成云。著书畏闻文字狱,抗糟忍看倒悬民。

万家赤子本骨肉,一邑黔首尽主人。任尔狂蝶得意闹,民愤如天可平。

后人颂歌

(一)

《常留赴义》

铲除暴吏解民愁,义士捐躯美誉留。

悬首前门何壮烈,八方会葬铸银头。

(二)

为民除害顺舆情,

霹雳一声动帝听。

辣手歼恶千家乐,

铁肩担义一邑宁!

日月双悬垂忠烈,

口碑流传歌义行。

谁人识得其中苦,

说与东风渡文津。

(三)

义士英雄重义情,

千人口颂万人听。

当诛暴吏虎能搏,

得救倒悬死亦宁。

爱新觉罗·颙琰屠城佯不赦,

刘墉赠伞喻宽行。

百年人物存公论,

正气凛然歌大风。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