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大黑山

大黑山

吉林省中部、京哈铁路以东。绵亘长春市和辽宁开原间。东北地区遥接大青山花岗石低丘。海拔300-400米,同名主峰(583米)在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北景台镇

基本介绍

大黑山,吉林省东部山地最西的一列山脉,西邻山前台地平原,东邻伊舒地堑,呈北东向延伸,为吉林省重要的地理分野线,常称大黑山线。西侧有四平市—长春断裂,东侧有依兰县—伊通断裂带,山体界限平直,为地垒式断块山地。西南端伸入到辽宁省昌图县开原市,东北端伸入黑龙江省五常市,与大青山遥接。长320公里,宽10~15公里。山体岩石主要为下古生界变质岩和华力西期、燕山花岗石,间有中生代火山石,并常构成突兀的山峰。在新地壳运动中一直有小幅度的间歇性上升,顶部保存有第三纪夷平面。海拔多在300~500米,相对高度100~300米,属丘陵、低山,以丘陵为主,松花江以北尤为低缓。主峰大黑山峰在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北,海拔583米。山顶多齐平浑圆,山坡和缓。东辽河伊通河饮马河第二松花江拉林河等自南向北切穿大黑山脉,利用地形条件筑有二龙山、新立城、净月潭景区、石头口门和亮甲山等水库。山上有稀疏的次生杂木林,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

伊通境内有16座火山,呈两列分布于依兰县──伊通断裂带的南端,即处在伊通断陷盆地内,平均海拔为225~430米,相对高差为15~150米不等。分布方向与断裂方向一致,即东北~西南走向。经地质学家考察,吉林伊通火山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火山锥体,主要是由地下喷溢和倾出的岩浆冷却堆积形成的。形成时间为地质年代的第三纪中新世,距今已有数百万年至二三千万年之久。喷出地面的熔岩分布多局限火山通道附近几十米甚至几百米之内,没有大面积的火山碎屑或熔岩,火山机制主要为火山穹丘。多数火山锥体柱状节理发育好,形态独特,形成复杂的扇状或伞状组合。各火山没有明显的火山口,山体呈圆锥形。火山岩石的组成以碱性橄榄玄武岩为主。

在伊通火山群中,东尖山、西尖山、马鞍山市小孤山、莫里青山、大孤山、北尖山等7座火山分布似北斗七星大熊座)形状,得名“伊通七星山”,故有“七星宝地”、“七星落地”之称。大孤山为七星山之首,满语名阿勒坦额墨勒(意为金色的马鞍子),平均海拔413米,大约形成至今870万年。早期是岩浆喷溢形成的火山基座,后期岩浆浸出形成穹丘主体,柱状节理发育千姿百态,粗细各异的玄武岩柱构成了独特的火山地质景观。其山有四峰,姿态各异。东北峰玄武岩柱体横截面多呈四边形,直径多为10~30厘米,直立产出,参差不齐,形态似塔,构成奇特的“塔林”,称“塔林峰”。中有“石炮”、“石炕”等天然景观;东南峰浑圆,极似一只大龟,称为“龟峰”。巨龟伸头探东,故称“大栗鳃角金龟望日”;西北峰状如巨象,称为“象峰”;西南峰峰顶开阔,可容千人伫立。过去曾建有道教庙宇青云观,故称“青云峰”。西尖山构造奇特,满语名西勒富善岗,位于县城西北4公里处。山体呈圆锥形,平地拔起。岩石为粗玄岩和碱性橄榄玄武岩两种。柱状节理非常发育,柱体截面多呈五边形六边形,直径30~50厘米,直立产出,根根石柱从上到下,火山整体呈“伞骨”、“大厦”式,造型雄伟壮观,可与美国怀俄明州的“魔鬼之塔”相媲美。

1984年12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伊通火山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10月27日,国务院批准伊通火山群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十余年来,有美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国内地质工作者来伊通火山群进行科学考察,同时也吸引了省内外广大旅游爱好者观光游览。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