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蕨科
膜蕨科(学名:Hymenophyllaceae Mart. (1835)),又称薄膜蕨科和刷毛蕨科,是真面目Eufilicales的一科。本科植物种类丰富,根据不同的分类系统,包括两到九个属,大约有650至700种。这些植物分布广泛,主要生长在非常潮湿的地方,如瀑布或泉水的喷雾区域。化石记录表明,膜蕨科的蕨类植物门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三叠纪。在中国,现有19属,约79种,分布于南部、西南部及东部。
形态特征
膜蕨科植物通常呈现出非常深绿色甚至黑色的簇状外观,可能被误认为是厚实的青苔或地衣。附生或少为陆生植物。根状茎通常横走,一般不具根,有二列生的叶,或稍短而直立,有辐射对称排列的叶,幼时常被易脱落的多细胞节状细毛。根茎通常细长而有韧性,叶片多样地羽状,具有单一的输导组织。叶通常很小,有多种形式,由全缘的单叶至扇形分裂,或为多回两歧分叉至多回羽裂,直立或有时下垂,叶片膜质,几乎都是只由一层细胞组成,不具气孔,幼叶的捲叠式为拳卷的,但极退化的叶有时是直的;叶脉分离,二叉分枝或羽状分枝,每个末回裂片有一条小脉,有时沿叶缘有连续不断的近边生的假脉,叶肉内有时也有断续的假脉。囊苞罎状、管状或两唇瓣状;孢子囊着生到由叶脉延伸到叶边以外而成的往往突出于囊苞外的圆柱形的囊托的周围,但不露出或部分地露出于囊苞外面,同时成熟或向基部逐渐成熟,环带完全,斜生或几为横生,多少以纵缝开裂;孢子为四面形,或变成球圆形。原叶体丝状或为叶状,形状不一。
模式属及分布
膜蕨科约有34属,700种,其发源地可能为南极洲或大洋洲,目前的分布中心为潮湿的热带地区。中原地区现有19属,约79种,分布于南部,西南部及东部。
栖息环境
该科的大多数物种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中,但也有一些分布在温带雨林(特别是新西兰,有25种)和稍微干燥的森林地区。
在欧洲,它们局限于大西洋沿岸地区,尤其是亚速尔群岛、爱尔兰和英国西部,但一种物种(Hymenophyllum tunbrigense)在局部地区东至卢森堡,另一种(H. wilsonii)迄今为止分布到挪威西部、法罗群岛和冰岛南部,而在北美,它们局限于大陆东部的湿润地区和太平洋西北部的雨林中(通常仅以配子体形式存在)。
下级属
Abrodictyum....长片蕨属
Callistopteris.毛杆蕨属
Cephalomanes...厚羊齿属
Crepidomanes...假脉蕨属
Crepidopteris..厚边蕨属
Gonocormus.....团扇蕨属
Hymenophyllum..膜蕨属
Mecodium.......蕨属
Meringium......厚壁蕨属
Microgonium....单叶假脉蕨属
Nesopteris.....球杆毛蕨属
Pleuromanes....毛叶蕨属
Selenodesmium..长筒蕨属
Vandenboschia..瓶蕨属
分类历史与争议
膜蕨科的属的划分在2019年10月仍存在争议。传统上,膜蕨科只承认了两个属:具有双瓣孢子囊盖的膜蕨属,和具有管状孢子囊盖的刷毛蕨属。随后的提议创立了多个属,但这些分类只在有限的地区得到了认可。最近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显示了两个明显的等大小的单系群,但它们只大致对应于传统的两个属。为了反映这些最新的发现,Atsushi Ebihara和Kunio Iwatsuki在2006年修订了膜蕨科的分类,将所有“膜蕨类”类群的物种归入一个单一的膜蕨属,并将八个明显的“刷毛蕨类”亚类群归入八个相应的属中。这种划分在2006年的Smith等人和2011年的Christenhusz等人中得到了认可,但是在2014年的Christenhusz和Chase中,他们又将刷毛蕨类亚类群合并为刷毛蕨属。2016年的PPG I分类再次承认了这些分开的属(并将这两个类群视为亚科,膜蕨类亚科和刷毛蕨类亚科),尽管这些分开的属并不总是被当代植物志所接受;例如,截至2016年,新西兰植物志更倾向于承认刷毛蕨属,因为在形态上很难区分这些分开的属。
生活习性
膜蕨科植物个体可能存活多年,它们通常生长在非常潮湿的环境中,如瀑布或泉水的喷雾区域。这些植物的根状茎细长而有韧性,叶片多样地羽状,具有单一的输导组织。大多数蕨类植物门的幼叶呈螺旋状排列。在大多数物种中,叶片除了维管组织外,只有单层细胞厚,没有气孔。叶片偶尔带有毛发,但通常没有鳞片。孢子囊生长在叶片边缘的末端,受到圆锥形、双瓣或管状的孢子囊盖的保护。孢子从孢子囊的顶端开始成熟,然后向基部发展,具有连续的斜环带,释放出圆形、绿色的三裂孢子。孢子长成线状或带状的配子体;在许多物种中,配子体有着延长的、独立的寿命,并且可以通过碎裂或释放孢子囊来无性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