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绒螯蟹
合浦绒蟹(学名:Eriocheir hepuensis),俗称毛蟹、石蟹、螃蟹,是弓蟹科绒螯蟹属的一种蟹类,主要产于中国广西合浦县南流江、钦江流域及防城港河口一带。该物种的外部形态介于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之间,以其优良的品质、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而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
动物学史
合浦绒螯蟹(以下简称毛蟹)1989年被发现,最初被暂定为日本绒螯蟹合浦亚种。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该蟹幼体形态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均介于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之间,成体外形和个体大小上则更似中华绒蟹。1994年,经有关专家研究,戴爱云教授确认决定将日本绒螯蟹合浦亚种正式定名为合浦绒螯蟹(Eriocheir hepuensis Dai)。谢浩等根据RADP研究结果认为合浦绒整蟹与日本绒鳌蟹、中华绒螯蟹之间有着显著差异。更进一步明确了合浦绒整蟹的分类学地位。
形态特征
外部形态
合浦绒鰲蟹的外部形态体制结构介于中华绒鳘蟹与日本绒螯蟹之间:其背面青绿色,步足青褐色,腹面白色。由于进化演变,其头、胸部分已合在一起,为头胸部。腹部较退化,折贴于头胸部之下,5对胸足,伸展于头胸部两侧,左右对称。
头胸部:由头部6节及胸部8节愈合成,背面覆盖一层坚硬的头胸甲、近圆方形,头胸甲表面分区明显,头胸部的腹面为腹甲所包被,中央有一凹陷的腹甲沟炎。周缘生有绒毛,原为7节,因前3节已愈合为1节,所以可辨认的为5节。合浦绒整蟹生殖孔开口在腹甲上:雌的一对开口在愈合后的第3节雄的一对开口在意合后的第5节。在头胸部的腹面,腹甲前端正中部分为口器,由1对大颚,两对小颚和3对颚足自里向外按次层叠组成。
腹部:合浦绒螯蟹腹部扁平,分7节,弯向前方,贴在头胸部度面,雌蟹呈圆形而矍盖整个腹甲,雄蟹为狭长三角形。这是区别该蟹成体性别最显著的标志。
附肢:合浦绒螯蟹的头胸部共有13对附肢,即第1、2对触角,1对大颚和第1、2对小颚,第1、2、3对颚足,1对螯足和4对步足。螯足和步足又称胸足,是行动器官。
内部结构
打开合浦绒螯蟹的背甲,可以清楚地看到胃、心脏、鳃生殖腺等主要内脏器官的分布位置,主要器官结构如下:
幼体形态
合浦绒螯蟹的幼体发育分为蚤状幼体和大眼幼体两阶段。幼体从卵中孵化出膜时,个体虽然很小(只有1米左右),但已有分节的体躯和7对附肢属于蚤状幼体。在17-24℃水温条件下,每3-4天蜕皮1次,每次蜕皮都伴随着形态构造的变化和个体的生长,蚤状幼体经过5次蜕皮变成大眼幼体,大眼幼体经一次蜕皮变为第一期幼蟹,幼蟹背甲近方形,形似成蟹腹部折贴在头胸部下面,但头胸甲的长度略大于宽度,背甲宽0.7厘米以后腹肢在雌性个体已开始出现分化,共有4对;雄性特化为2对棒状交接器。5对胸足已具备成蟹的形态,幼蟹用步足爬行,并开始掘洞穴居。
近种区别
合浦绒螯蟹与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近似。合浦绒鳌蟹的形态结构介于两绒螯蟹之间,而外部形态则酷似中华绒螯蟹,成体大小也近似中华绒螯蟹,比日本绒螯蟹大得多。从幼体形态特征看,同样介于两种绒螯蟹之间,而在作为重要分类依据的各附肢刚毛数目上则更接近于中华绒鳌蟹,在形态分类上应作为一个独立的绒螯蟹种。栖息环境
黄河口大闸蟹为广温广盐性、溯(降)河制游性蟹类。温度适应范围为2-33℃,最佳生长温度18-28℃。盐度适应范围0-33‰,耐低氧能力强,临界溶氧水平≤2.0毫克/升。主要营底栖穴居生活,喜欢隐居在水质清静、溶解氧丰富、水草茂盛的江河、湖泊、沟渠的浅水水域。
生活习性
中华绒螯蟹大多白天隐居洞内,傍晚开始出洞摄食。食性广泛,植物、动物饵料均可食用。幼体期主要以单细胞藻类、轮虫等为食,成蟹则喜食鱼、虾、贝、螺及水草。食物匮乏时也会残害同类。毛蟹食量大,消化力强,饱食后多余的养料储藏于肝脏中,因此具有很强的忍饥能力,1个月不进食也不会饿死。生长过程中至少需要蜕壳数十次。
分布范围
合浦绒螯蟹主要分布于中国合浦县南流江,钦州市的钦江流域及防城港市河口一带。
繁殖方式
合浦绒螯蟹在淡水中生活生长,其性腺只能发育到Ⅳ期。每当秋冬之交,性腺接近成熟的合浦绒螯蟹则要顺江而下进行生殖洄游,到江口或浅海(盐度8-33,水温8-20℃)中进行交配、产卵,翌年春季水温适宜时孵化出蚤状幼体,蚤状幼体在河口浅海漂泊约1个月,经5次蜕皮成大眼幼体然后回归淡水中栖息生长一般合浦绒螯蟹1龄个体即达到性成熟,体重为100-200克,最小的性成熟个体只有20-30克。合浦绒螯蟹繁殖季节 。
在10月至翌年3月,其中11-12月为产卵高峰。合浦绒螯蟹有多次交配习性,一次交配后又可多次抱卵。体重50-250克的雌蟹,其怀卵量在27-93万粒不等,即使个体相当的雌蟹,怀卵量也可相差很大。 亲蟹第一次产的卵孵化后又可再产卵,二次(也有三次)产卵前不需交配,产出的卵也是受精卵,能正常发育。繁殖后的亲蟹体内营养消耗殆尽,不久即死亡。
主要价值
合浦绒螯蟹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是有较高开发价值的名特优养殖品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