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莫桑比克岛

莫桑比克岛

莫桑比克岛(葡萄牙语:Ilha De Mocambique)属于莫桑比克北部楠普拉(Nampula)省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怡人的气候、丰富的鱼类和海产品、以及美丽的海滩。

发展历史

从10世纪到15世纪晚期,此岛与其天然港口被阿拉伯商人作为海上贸易中心。14 98年葡萄牙探险家达·伽马(Vasco da Gama)登陆此岛,宣称它为葡萄牙领土。4年后他与葡萄牙移民回到此处,建立第一个堡垒圣加百列(St. Gabriel,1507~1508;今已不存)。该城在葡萄牙致力接管印度英国东印度公司群岛贸易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较晚的圣塞瓦斯蒂安(St. Sebastian)城堡始建于16世纪中期,以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为特色;1607年曾遭荷兰攻击,至今仍留有巨墙。19世纪中期奴隶买卖衰退和苏伊士运河开通(1869)后,该岛的重要性相对降低。到1907年,殖民地政府移至洛伦佐侯爵城(Lourenco Marques,今马普托〔Maputo〕),20世纪中期,莫桑比克的海上贸易大幅转移到纳卡拉(Nacala)新港——位于非洲大陆更北的海滨。1967年起有桥梁连接大陆。

坚不可摧的莫桑比克城就建在这个岛上,它是历史上葡萄牙人前往印度途经的一个贸易口岸。自16世纪以来,由于城镇建设自始至终使用相同的建筑技术、采用相同的建筑材料以及遵循相同的装饰原则,使得整个城镇的建筑风格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性。

莫桑比克因其地理和历史环境的结合,产生了自己独特的城市风貌,于199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莫桑比克在叫这个名字之前的好几个世纪,就已是印度洋海上贸易的口岸。

岛上的人口主要是公元200年左右移居此地的班图人的后裔。在10到16世纪与阿拉伯国家贸易的过程中,其对莫桑比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当地语言上。葡萄牙成立(16到17世纪)之后的两个世纪里,与印度的贸易占了支配地位,奴隶贸易也很繁荣,莫桑比克岛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大融炉。城区的发展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影响,岛上的建筑是各种风格的融合,有自己本土的传统建筑,也有葡萄牙风格的影响,印度和阿拉伯风格也汇入其中。

莫桑比克岛见证了葡萄牙对西方到印度次大陆乃至整个亚洲的海上航线的创立。城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距海4公里。与非洲大陆一桥相联。人口约1.2-1.3万,三分之二的居民是穆斯林。莫桑比克岛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居住环境。一处是位于岛屿北部的石头和生石灰之城,为葡萄牙帝国殖民地政府(1507-1898)所在地。这儿是政府机构、商业贸易、历史遗迹和一部分居民区的所在地。另一处为稻草之城,自发建立于上一个世纪,是随商业活动而建立的住宅区。稻草之城占了岛屿面积的30%,城区只有北部有一处空地,紧临圣塞巴斯蒂昂城堡,墓地位于岛的最南端。每一位来到伊利亚的人都会为这个古老的的历史中心的广场、街道、纪念性建筑物和城市所倾倒,历史中心呈葡萄牙风格。

几个世纪以来,岛屿逐渐丧失了其重要地位。

1507到1898年间,莫桑比克岛曾为葡萄牙帝国殖民政府匠首都。

1898年大陆地区的管辖权归莫桑比克所有,马克斯(后来的马普托)成为因旅游业的开发,此岛经济略有回复。在此期间,葡萄牙人修复的一些宗教、行政和军事纪念建筑物,如政府大厦等。

1975年莫桑比克岛取得独立,一批葡萄牙及其后裔离开了此地,他们遗弃的房屋被接管。内战爆发后情势更加恶化,八、九十年代晚期的经济萧条影响了莫桑比克的经济。同时莫桑比克岛也因为内战接纳了大批逃亡人员,导致了人口膨胀与贫困的加剧,逃亡人员在大陆地区重建家园。莫桑比克岛经常受到强风暴的影响,1994年的龙卷风具有毁灭性的后果。

建筑风格

岛上的建筑反映出阿拉伯帝国、印度和葡萄牙各国的影响,但在视觉上却保有非比寻常的协调感。这种建筑的统一性主要是因几个世纪以来都使用相同的建材(主要是当地出产的石灰岩、当地木材和棕榈等)和类似的建筑计画(大多是讲究对称、六房和长方形结构的平顶房屋)。岛上其他值得注意的建筑物包括守护圣母礼拜堂(1522)、仁慈圣母教堂(1635)、新古典式医院(1877)、四个对称的城镇市场(1887)、令人印象深刻的19世纪时期印度教寺庙、19世纪时期的清真寺,以及圣保罗宫(1674;1763~1935年为总督官邸,后来改成博物馆)。

国际地位

1991年莫桑比克岛被列为世界遗产保护区。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行一个国际活动,来保存并修复该岛的建筑遗产。这个港城一直是商业暨渔业中心,但少有工业活动。人口:城镇约11,916(1991);岛屿约43,433(1991)。

自然环境

如今,石头之城正在腐蚀损坏,一些建筑遭到破坏,中世纪的地板和屋顶已塌陷。多数房子已不再住人,大多数人住在稻草之城,石头之城已不再使用,在当地也不被所知。因石头之城曾为占领者占据了很长时间,它被人们忽略大概也有潜意识的原因吧。城市一眼望去,恰如欧洲和非洲文化的结合体。教堂的设计、房屋结构、街道、广场、防御工事等无一不显示了葡萄牙风格。两城之间风格迥异,这种不同从一开始就存在,并在整个殖民时期延续着。稻草之城地势较低,因它建在建石头之城时挖取泥土等建筑材料的那片空地上。当地的文化与土地息息相关,大片的地板不算什么,日常生活需要在露天进行。工作和生活与自然紧密相联。当地人民的音乐和舞蹈富于热情,豉的节奏很强,使音乐极具活力。

莫桑比克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怡人的气候、丰富的鱼类和海产品、以及美丽的海滩。基础设施的更新与居民生活的改善是目前的当务之急,莫桑比克政府和人民应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完成这项任务。

文化传承

莫桑比克岛真是一座鲜为人知的宝岛,岛上岛下一起惊现中国古代的瓷器。莫桑比克的莫桑比克岛海事博物馆一个永久性的中原地区明代瓷器展正式开幕。展览由莫桑比克政府控股的帕特里莫尼奥跨国公司主办,被列入莫桑比克岛古代文物研究计划项目。展品包括代表中国瓷器业鼎盛时期文化艺术水平的明代碗碟,其中不乏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莫桑比克政府表示,中国瓷器展览将给莫桑比克岛海事博物馆增添光彩,并吸引更多的游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于1991年将莫桑比克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历史上东西方物物交换的重镇,另因厄加勒斯洋流由此经过,此处多有海难发生,造成古代不同时期的船只在此失事,同时也将运输珍宝的商船埋藏。仅从海边到处都有被海水冲刷上来的瓷器残片,足以说明附近的水域一定有装载大量瓷器的沉船,否则,决不会造就如此自然奇观。

新华网马普托7月5日电(记者刘大龙)据莫桑比克《国家报》5日报道,莫北部旅游胜地莫桑比克岛日前发生一起严重沉船事故,造成8名乘客身亡。

3日上午,一艘载有38名乘客的旅游船在驶往距莫桑比克岛几海里外的一座灯塔途中发生沉船事故。经当地有关部门及时抢救,大部分乘客顺利脱险,但6名当地女子学校的学生和两名西班牙籍修女不幸遇难。截至目前,仍有一名遇难女生的遗体尚未找到。

当地政府负责人马塔塔说,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当天出事海域天气较差和游船严重超载。出事游船的载客能力仅为10人,而实际搭载乘客38人。

据报道,遇难的两名西班牙籍修女中,一人在当地工作,另一人是游客。

参考资料

地理历史.中国旅游网.2017-07-26

自然环境.豆丁网.2017-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