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能源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能源学院,成立于2007年6月,集中了学校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及其产学研的优势,具有深厚的教学科研基础。
学院介绍
学院有热能与动力工程1个本科专业,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等多个硕士授予权点,化工过程机械博士授予权点覆盖方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形成了从本科生到能源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
下属机构
学院设有4个教学、科研与教辅机构,分别为热能与动力工程系、热能工程研究所、制冷与空调研究所、实验中心。有各级研究中心2个,为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江苏省高效工业节能装备工程技术中心。
师资力量
教师队伍中有一批优秀突出人才,他们当中有全国人大代表、“霍英东教育基金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以及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学院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等国家级、省级重要科研项目。
教学情况
学院高度重视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培养,以就业指导招生,用综合集成、自主创新的理念进行本科生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建设,坚持严基础、宽知识面、厚实践、重创新的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创新、创业、创造型人才培养模式,争取将南京工业大学能源学院建成在国内同行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组织机构
党组织设置及分工
(1)总支委员及分工
唐明辉:主持全面工作,兼组织、统战委员
金苏敏:纪检委员
汤洁:宣传、青工委员
(2)支部设置及分工
学生第一党支部支部书记——张艳霞
学生第二党支部支部书记——万懿
研究生党支部支部书记——於慧姝
教职工党支部支部书记——陈兴元
分工会组织设置及分工
分工会主席:唐明辉
委员:陈兴元——福利、文体委员
李菊香——女工委员
蒋水莲——宣传委员
分团委组织设置及分工
分团委书记:汤洁
委员:万懿——研究生工作
杨忠华——毕业生就业指导
马敏——组织工作
朱志刚——科协工作
陈曦——宣传工作
于萍——新生入学教育
专业介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培养适应现代企业中热能、动力工程及热工自动化方面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在流体力学、传热学、热力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牢固掌握锅炉技术、制冷技术、热管技术、能源检测与管理、热力系统、热工系统运行管理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主要专业课程有: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锅炉原理、热力系统、制冷技术、热管技术、能源检测与管理、热工仪表与自动调节等。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热电、化工、冶金、制冷与空调环保等多行业的热力系统及其热力设备的设计、技术改造以及运行、检修、安装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也可以从事该专业范围内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
学院实验室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室始建于2002年12月共有5个实验室,其中一个专业基础实验室,4个专业实验室。
1、热工基础实验室
热工基础实验室面积120㎡,实验设备32台套件,资产总额50余万元,主要开出实验的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3大专业基础课:《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主要面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本科生。
2、热工仪表实验室
热工仪表实验室面积30㎡,实验设备共计20台套件,资产总额15万,主要开出实验的课程是《热工仪表与测量》,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热工测量的基本技能及仪表的基础知识,并了解热工测量的新技术及发展方向。
3、制冷与低温实验室
制冷与低温实验室面积90㎡,实验设备有人工环境综合实验台、压缩机性能综合实验台以及低温箱教学实验台,资产总额达150万,主要开出实验的课程有《制冷技术与设备》及《空调概论》等专业课。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了解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设备的性能,能熟悉制冷与低温系统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4、锅炉与燃烧实验室
锅炉与燃烧实验室面积90㎡,实验设备有9台套件,资产总额40余万元,主要开出实验的相关课程有《锅炉原理》、《燃烧学》以及《换热设备与热管技术》。
5、电站仿真实验室
电站仿真实验室面积90㎡,实验设备有12台套件,资产总额50余万元,主要开出实验的相关课程有《电站锅炉原理》以及结合生产实习培养学生对电厂系统的实际操控能力。
研究方向
以热管技术为特色,着力于能源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研究、着力于工业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高效传热传质设备技术、先进制冷及热泵等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构建能源学科领域的自主创新平台。
1热力循环及总能系统的基础研究
热力循环及总能系统是本世纪能源与环境的主要议题之一,主要研究内容为:能的梯级利用与热力循环创新,能量释放的新机理,中低温能源转换利用与正逆耦合循环、多能源综合互补系统、控制污染排放的新途径。
2工业能源系统管理与优化
从工艺过程用能的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出发,对工艺过程用能进行热力学、动力学及其经济性分析;针对具体的工业系统建立能源系统测量评估体系,并提出优化管理方案,从而完善能源系统优化管理理论,为节能减排的战略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3中高温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研究
针对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中的关键技术及设备进行研究和开发,主要包括槽式和碟式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中的热管式接收器等先进装备,以及中高温太阳能的工业化供热和制冷等先进技术。
4高效传热传质设备技术
以热管技术为特色,在高效传热设备开发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新型的生物质反应器并进行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其中包括动态热管搅拌生物反应器、高温热管生物质气化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等。
5制冷与热泵技术
本方向主要从事废热制冷、热泵干燥技术、除湿设备、空调系统及多联空调机、谷物冷却机、空调器实验装置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热管烟气废热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研究;热泵干燥技术的研究;蓄冷系统与蓄冷材料的研究;太阳能吸附制冷。
6生物质能/太阳能综合互补热电冷三联产系统的开发与优化
与环境相协调的可再生能源总能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研究方向将建立生物质能/太阳能综合互补热电冷三联产系统,将生物质气燃烧推动燃气轮机与太阳能热利用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相结合发电、供热和制冷,实现可再生能源连续供能以及能量的梯级利用,研究热力系统性能、系统能量优化及其智能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