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美学
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建筑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建筑美学的出现却是20世纪的事情。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运用美学理论,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具有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总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学的创始人。
宗白华
宗白华(1897~1986)是中国建筑美学第一个拓荒者。从他1926年于东南大学执教时写的《艺术学》算起,到1985年的《谈技术美学》,在长达半个多世纪中,建筑始终是他文艺美学中无法割舍的一环。遗憾的是,这位大师对建筑美学创造性的建树,并没有进入当代中国建筑家的视野。80年代开始的建筑美学研究,也没有接着宗白华讲。这或许是因学科间的隔膜,或许因这位大师所持的“美学散步”式治学风格!:他无兴趣写大部头专著,当然没有留下一部建筑美学专著。甚至除一篇未完稿《建筑美学札记》之外,其他著述都不是专论建筑美学。但正是这位学贯中西的大师,在似乎不经意的“美学散步”中,已经为建筑美学建立了旁人难以企及的平台,其中包括的远见卓识,至今仍不失深刻意义。
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选择了宗白华。宗白华属于传统文化最后一批传承者和受惠者,同时,在其就读于德国人创办的青岛大学,以及其后留学的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他又吸收了西方文化。在怀着“实在极尊崇西洋学术艺术”心情,他反省了中国文化。当“借外人的镜子照自己的面孔(中国文化)”后,竟意外省悟其价值。1920年,他在自德国寄回的《自德见寄书》中写到:“我以为中国将来的文化决不是把欧美文化搬了来就成功。中国旧文化中实有伟大优美的,万不可消灭。他同时许愿:现在以“文化”(包括学术艺术伦理宗教)为研究的总对象。将来的结果,想做一个小小的“文化批评家”。果然,1925回国后,他便开始了文艺美学的探讨。
1925年起,宗白华受聘东南大学(1928年易名中央大学)。1926年,在《艺术学》和《艺术学(讲演稿)》中,他探讨了作为艺术门类的建筑。提出建筑艺术是生命之表现,初步建立了基于生命本体论的建筑美学框架。他敏锐地将空间作为建筑的首要品质。约1928~1930年,著《形上学》。这是宗白华早期一篇重要论文,从中西哲学路线之异点,中西法象之不同等方面,论述中西哲学思想的异同,兼对中西建筑美学思想作了比较。1932年发表《歌德之人生启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对宗白华产生了持久广泛的影响,从人生的态度,到对建筑学的浓厚兴趣。"“拿阿图尔·叔本华的眼晴看世界,拿歌德的精神做人。”是宗白华座佑铭。1933年宗白华发表《哲学与艺术》,尝试用生命美学解析古希腊艺术,提出“形式”为艺术的基本,“形式”里面也同时深深地启示了精神的意义,生命的境界,心灵的幽韵的观点。次年,于《略谈艺术的“价值结构”》中,进一步加以阐释,1934年撰《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比较中西造型艺术渊源与特质。
解放后,宗白华先后于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执教。从约写于1960年的《建筑美学札记》看,宗白华已有意撰文专论中国建筑美学。此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也可见出其对建筑美学浓厚兴趣和深层思考。如《道家与古代时空意识》 (1959)、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1963)、《中国美学思想专题研究笔记》(1963)等。
宗白华译作虽不多,但多属艰深难译的经典。译作也以造型艺术美学相关为多,有的干脆仅节译造型艺术美学部分。如伊曼努尔·康德《判断力批判》中《审美判断力的批判》、《温克尔曼美学论文选译》、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单纯的自然描摹·式样·风格》、莱辛的《拉奥孔》(节译)以及赫斯的《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 。
10大法则
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现代建筑技术美的集团10大法则,即: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中的序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性格、风格、色彩等,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此外,包豪斯的建筑美学理论与现代主义联系较多,美国建筑大师罗伯特·文丘里则从符号学的角度来探讨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
基本任务
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其具体内容是: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生活关系;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根据当前建筑美学的发展趋势,重点是研究建筑美与城乡环境的关系、建筑美的审美效应、建筑美与山水园林的关系等。
美学特征
中国建筑在世界上分布地域最广,有着独特的传统风格,各兄弟民族的建筑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其中汉族的建筑是中华民族建筑的主流。它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①建筑的审美价值和它的伦事价值密切相关。建筑的审美标准不仅要求使人感官愉悦,更重要的是恰当地表现形象本身所包涵的伦理的、政治的内容。例如都城的构图表现出"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放太紫之圆方"的威仪;宫殿表现"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的气派。从周秦以来,凡城市规制、宫殿、坛庙、陵墓、住宅、祠堂的体量、形式、色彩、用材都有详细的等级规定和礼制理论;有时细微到彩画、雕刻的题材手法,门窗的格纹、瓦饰的式样。这类礼制法规又往往和成熟的形式美法则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特定社会时代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和谐感、节奏感以及不同类型建筑的性格和风格。
②建筑艺术的形式美直接来源于功能内容和工程实践。中国建筑的形式美首先是它的群体美、序列美。这种总体的艺术气氛又都以满足礼仪和生活实用的要求为基础。即使是一所四合院住宅,它的布局和体量也都体现了封建家族中尊卑、长幼、内外、嫡庶、期服等不同等级人的生活地位和待遇。如北京紫禁城宫殿、天坛、明十三陵、颐和园、苏州园林、峨嵋山寺等,它们的艺术形式都体现了它们的功能内容。中国建筑经过长期实践,至少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注意在保持结构牢固、施工迅速的前提下,寻求各个结构部件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而使群体与单体、结构与造型之间呈现出和谐与稳定。《考工记》最先记述了一些比例法则,其中使用最多的是2:3。到唐朝,结构构件的比例关系更趋完整划一。北宋崇宁二年(1103)由朝廷颁发的《营造法式》对比例法则作了更细微的规定,要求确切使用10:15"分",即2:3的基本度量单位设计建筑。2:3不仅接近"黄金分割",是公认的美的比例,而且也是材料力学最佳的参数之一,因此称之为"材"。
③重视环境的内在意境甚于单纯的造型美观。中国传统建筑运用序列设计和环境气氛,获得巨大的审美效果,对世界建筑美学思想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北京的明清宫殿,在长达3.5公里的笔直的中轴线上布置了20多座殿宇楼阁,组成10多个不同气氛的空间,通过节奏的变化,取得了雄伟、震慑的浓重气氛。天坛以苍翠的松柏林海为基调,将洁白的圆丘和湛蓝的祈年殿衬托得突入晴空,形象极为圣洁肃穆。为了深化环境意境,还很重视运用象征手法,以布局、造型形式、形象模拟、匾联题字等,激发人的联想,如天坛的造型、色彩和布局以及许多与"天"(阳)有关的数字,突出地象征了古代人们对"天"的认识。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模拟国内著名风景名胜和蒙、藏地区著名寺院,象征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建筑美学虽然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但迄今为止的着作远远没有达到与实际存在的艺术现象、审美趣味相适应的程度,特别是关于审美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更是非常薄弱。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