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雨蛙
华南雨蛙(学名:Hyla simplex),又称华南树蟾,是雨蛙科、雨蛙属的两栖动物。其体背蓝绿色,腹部乳白色,足短于胫,体侧有细线纹。华南雨蛙的头宽略大于头长,吻圆或宽圆而高,鼓膜圆,舌较圆厚,后端微有缺刻。指端有吸盘和马蹄形边缘沟,指间基部有蹼迹,关节下瘤及掌部小疣清晰。后肢长,前伸贴体时胫跳关节达眼后角,趾端与指端同,吸盘略小,关节下瘤及部小疣清晰,内蹠突卵圆形,无外蹠突。背面皮肤光滑,褶细而斜直,内附褶棱状,腹面满布颗粒疣。
华南雨蛙主要分布于越南、中国大陆的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等地,也可能分布于老挝。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20至230米,多生活在海拔50-1500米的林木繁茂的地区,常栖息在林边或高秆作物上。雨后鸣叫,鸣声响亮,不完全冬眠。华南雨蛙是一种常见的树栖物种,生活在山区,包括田地、竹林和灌木丛。繁殖地在稻田和永久性池塘。由于栖息地退化,该物种可能面临威胁。
简介
华南雨蛙(H.stmplex),又称华南树蟾,无尾目树蛙科的1属,体多细长而扁,后肢长,吸盘大,指、趾间有发达的蹼,可以用其在空中滑翔,树蛙科有10~12属200~300种,广泛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马达加斯加岛上也能见到,最著名的华南雨蛙当数亚洲的几种飞蛙,如黑掌华南雨蛙(Rhacophorus nigropalmatus)和黑蹼华南雨蛙(R. reiwardti)等。华南雨蛙体长只有3-4厘米,眼后斑纹像是戴着“眼罩”一般,体背蓝绿色,腹部乳白色,足短于胫,体侧有细线纹,趾端吸盘较小,有的种类体侧散布着少量黑色斑点,平常喜欢栖息在稻田附近的树叶小灌木上。
形态特征
被称为“林中仙子”的华南雨蛙,其趾端膨大成吸盘状,可以轻巧地在植物枝叶间攀爬、跳跃,甚至可以吸附在平滑的玻璃上。雨蛙科虽然皮肤光滑且善于攀缘,但却和蛙科的亲缘关系较远,很难想象它们竟是蟾蜍的近亲。从骨骼结构上看,雨蛙的胸骨及脊椎骨结构和蟾蜍科一样:胸骨担弓形,脊椎骨前凹形。因此在分类学上,“雨蛙”一词已不再沿用,现多改称为“华南雨蛙科”。
分布地区
华南雨蛙主要分布于美洲、澳洲及欧亚大陆的温带地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