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于1958年在原中国科学院机械电机研究所的部分研究室的基础上在北京筹建,1963年正式成立。它是中国科学院内唯一从事电工学科研究的专业研究所。作为电气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国家科研机构,在中国能源技术与电气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电工所主要研发领域有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与热利用、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利用与并网技术、蒸发冷却技术及应用、高效电能转换与节电技术、超导与能源新材料及应用。截至2024年,电工所拥有6个实验室和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电工所具有在职技术支撑人员27人,其中正高级人员8人、副高级人员13人、中级人员6人。从1977年中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电工所共有毕业生1888人,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研和管理人才。

2015年1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进入院特色所首批试点单位,并于2018年顺利通过特色所验收。电工所还主办了学术期刊电工电能新技术》。该综合性科技刊物创建于1982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是1958年在原中国科学院机械电机研究所的部分研究室的基础上在北京筹建,1963年正式成立的。在建所初期,全所工作围绕中国电力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国防特种电工装备的需要和电加工技术的发展,开展了电力系统稳定和运行方式,电力系统自动化,大型电机,高电压技术,电工测量和仪器仪表,暂冲式电弧风洞用电弧加热器,脉冲放电风洞电源,大型电感储能装置,电火箭,微电机,特种电源,电火花、电子束、离子束与等离子体加工技术等多方面的研究与研制工作。

1965年,由予中国全国统一动力系统建设的要求放慢,并为了避免与产业部门和高等院校间的不必要重复,科学院对该所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研究全国统一动力系统建设中的关键电工科技改为针对相对近期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电工新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并对原有的研究工作作了相应的调整,中止和外调了有关电力系统稳定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的工作。调整了高电压技术和大型电机的研究内容。高电压技术的研究从过去主要研究高电压输变电工程中的高电压技术问题改为开展高压脉冲放电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特别是液中高压脉冲放电和快脉冲放电技术的研究,大型电机的研究除保留部分原有的内容外,重点转为开展特种电机的研究。

十年动乱期间,体制变动较多。1968年该所划归国防科委领导,改名为国防科委第五0六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发展电火箭技术,并计划分建第一五·八所,发展大功率脉冲电源。1970年重回中国科学院,恢复了原来的所名和工作。1972年为了加强磁流体发电研究,将原来的磁流体发电研究组改建为磁流体发电研究室。1973年该所与科学院其他五所一厂一起下放北京市,实行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的双重领导,改称为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工研究所。1978年,该所重新归中国科学院领导,仍称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所陆续开辟了超导电工、计算机在电工中的应用和微电子束加工技术等新型学科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研究室。1979年所的研究方向根据中国科学院长远发展规划的要求,定为“发展电工电能的应用基础理论及其新技术”。为此,对有关课题作了一些调整,新开辟了太阳能热发电研究,调出了电火箭的工作。1982年太阳能热发电研究转为太阳能热利用与光伏发电研究,与风力发电研究一起于1986年组建成新能源研究室。

1984年,为了贯彻中国科研体制改革的方针,该所建立了“中国科学院电气高技术公司”(原名“中国科学院电工新技术开发公司”),从事科研产品的开发、生产、技术贸易和技术服务等工作。

1990年,该所进行了初步的机构调整,原特种电机与微电机研究室合并为统一的电机研究室,在原电加工研究室、机电控制系统实验室与伺服电机组基础上组建了电加工和数控技术工程研究发展中心,并组织开展了电工装备CAD,电力电子,磁悬浮技术与磁流体推进技术方面的研究发展工作。

2000年,该所起成立了战略研究小组开展持续的发展战略研究。

2002年4月,该研究所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试点。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14年底,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共有在职职工426人。其中科技人员323人、科技支撑人员44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55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23人。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7人,“青年”入选者1人,卢嘉锡青年人才奖4人,院青年创新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12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严陆光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王秋良马衍伟、王志峰、王文静、肖立业、张国民、刘向鑫、刘珠明、徐菊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秋良、肖立业、马衍伟

中国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温旭辉、王秋良、肖立业、许洪华、宋涛、马衍伟、李耀华

中国“青年”入选者:宁圃奇

科研部门

截至2014年底,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设有6个实验室下设18个研究部,建设有2个国家能源研究中心、4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工程实验室、1个北京市工程技术中心、2个检测中心(站)。该所还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了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无锡分所等4个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共建了8个联合研究机构;与国际研究机构共同成立了5个国际联合实验室(机构)。

所设实验室: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实验室、电力设备新技术实验室、电力电子与电能变换技术实验室、直流电网科学技术实验室、超导与新材料应用研究实验室、电磁生物学与电磁探测技术实验室

国家能源研究中心:国家能源超导电力技术研发中心、国家能源电力电子技术研发中心;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太阳能热利用及光伏系统重点实验室、风能利用重点实验室(联)、电力电子与电气驱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太阳能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和生物电磁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工程实验室:电驱动系统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封装技术北京市工程实验室;

北京市工程技术中心:北京市太阳能热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检测中心(站):中国科学院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质量检测中心、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避雷装置安全检测站。

设施资源

• 馆藏资源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图书馆成立于1958年,是以收藏电工电能、电子、计算机生物医学、机械、数理等相关专业的文献为主的专业性较强的小型图书馆。据2016年3月该图书馆官网显示信息,该图书馆有馆舍面积200平方米,藏有1.2万册图书、1.3万册期刊合订本、1600册内部资料、200册学位论文及5000册电子图书。

合作交流

2014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全年新签各类横向合同95份,新签合同总金额为6000万元,正在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10项;新申请到国际合作项目2项;新签署双边和多边国际协议1项。出访91人次,接待来访100余人次。主办或承办了2次国际学术会议,包括“2014国际太阳能热发电和热化学大会”和“2014交通电气化大会”;共有18人次在国际科技机构任职。

该所还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一级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二级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机电一体化专业委员会(二级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超导与磁流体发电专业委员会(二级学会)、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小型电源专业委员会(二级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超导应用专业委员会(二级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压专业委员会高压新技术分专业委员会(三级学会)的挂靠单位。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2014年

2014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共有在研项目502项(包括新增项目105项)。其中,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12项(新增3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40项(新增3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1项(新增3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项(新增30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40项;主持(或承担)院重点部署项目4项;承担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5项(新增3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32项(新增6项)。

2014年,电工研究所研制成3MW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变流器产品样机,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技术水平,具备了产业化能力;研制并建成了目前国内最大开口宽度(6.77米)的槽式聚光器;在广州(番禺)互太纺织有限公司园区建成1000平方米基于太阳能导热油/蒸汽双回路太阳能锅炉系统,为纺织工业定型过程提供160℃饱和蒸汽;攻克了MW级薄膜硅/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电池大面积效率为20.35%,太阳电池组件输出功率达到了218.4Wp,;首次参加了世界8个国家的光伏标准电池一级校准能力验证,获得了国际认可,标志着中国已建立并形成了完备的光伏器件量值溯源与传递体系;研制成功的喷淋式蒸发冷却超级计算机(QSC-1),通过全系统持续无故障运行72小时以上测试,冷却系统节电40%,标志着喷淋蒸发冷却热管理技术在工业示范应用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2014年,电工研究所发表论文512篇,其中EI收录289篇,SCI收录113篇;申请专利192项(含2项PCT),其中发明专利190项,实用新型2项;获得授权专利117项(含2项PCT),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5项,实用新型授权2项;软件著作权20项;主持和参与撰写著作(含译著)10部。

2013年

2013年,电工研究所共有在研项目487项(包括新增项目91项)。其中,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3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9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42项(新增7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1项(新增6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项(新增24项),其中,重点项目5项、面上项目27项;主持(或承担)院重点部署项目4项(新增4项);承担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2项(新增3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14项(新增2项)。

2013年,电工研究所研制成功的±160kW/50MW柔性直流输电设备在世界首座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南澳县三端口直流输电工程中的青澳站得到实际应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大功率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变流技术的国家之一,该直流输电工程的投入运行,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投入工程化应用的国家;研制成功的362m、10kA、1.5kV高温超导直流电缆,实现了并网运行,节能65%以上,是当时世界上传输电流最大的超导电缆和世界上第一组示范运行的超导直流电缆;中国首台9.4T高场人体成像MRI超导磁体的工艺验证取得成功;研制成功的世界临界传输电流性能最高的铁基线带材;研制成功的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水/光/储互补微网发电示范项目实现联网运行,成为解决中国边远缺电地区群众生活用电问题的成功范例;建成的1.5MW大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测试平台,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制成功的基于Squid的扫描式弱磁检测系统,在中国国内首次获得了玄武岩岩石切片天然弱剩磁信号的分布图;完成的2m蒸发冷却立环磁选机的研制工作,为中国国内外首创;建成的中国国内首套太阳能电水联产实验示范系统,解决了海南省地区太阳能规模化应用系统选址、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系统低成本化以及系统集成等关键问题。

2013年,电工研究所发表论文429篇,其中EI收录151篇,SCI收录116篇;申请专利175项,其中发明专利161项(含5项国际发明),实用新型9项;获得授权专利100项(含1项国际发明),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6项,实用新型授权8项;软件著作权47项;制定行业标准2项;主持和参与撰写著作(含译著)9部。

2012年

2012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共有在研项目434项(包括新增项目112项)。其中,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3项(新增3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8项(新增2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31项(新增13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7项(新增4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新增1项)、面上项目21项(新增8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或承担)院重点部署项目1项(新增1项)、(科技部、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财政部和院)重大仪器研制项目3项;承担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0项(新增4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14项(新增3项)。

2012年,该所研制的三峡地下电站第二台70万千瓦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即三峡发电工程最后一台机组成功通过72小时试运行考核,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所在北京延庆建成了亚洲第一座兆瓦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建成的全球目前唯一的配电级超导变电站,被评为2012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成功开发的高性能铁基超导带材的制备新工艺,将铁基超导带材的临界传输电流密度提高到17000A/cm2(4.2K、10T);研制了国际上传输电流最大,首组面向工业节能领域应用研究的高温超导电缆系统,正式投入并网运行;搭建了中国第一台计量型扫描电子显微镜;研制了中国国内首创的MW级并网光伏电站的现场测试平台;研制的生物人工肝系统获得2012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2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发表论文410篇,其中EI收录155篇,SCI收录115篇;申请专利185项,其中发明专利179项(含7项国际发明),实用新型6项;获得授权专利84项(含1项国际发明);软件著作权30项;主持和参与撰写著作3部,制定标准1项。

学术期刊

• 《电工电能新技术

《电工电能新技术》创刊于1982年,是电工类综合性科技刊物,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该期刊主要报道新型发电技术;大、中、小、微型电机技术;超导电工、磁悬浮技术;高电压及强脉冲放电技术;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加工、电子束和离子束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及计算机在电工领域中的应用等。主要栏目有:院士论坛;论文报告;综述与述评和新技术应用。

《电工电能新技术》已被国际知名检索系统SA,INSPEC,AJ,CSA及JSTChina收录,同时也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来源期刊。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1977年,当中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按照中国科学院部署,在同年下半年启动研究生招生工作。1981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被国家批准为首批学位授予单位;2000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获得“电机工程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得“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被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整体水平排名位列中国全国科研院所第一。

截至2014年底,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设有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生物电工、能源与电工的新材料及器件等七个专业、设有“生物医学工程”学术型硕士培养点和“生物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点;还设有电机工程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流动站:电气工程

一级学科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电气工程

二级学科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生物电工、能源与电工的新材料及器件

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电气工程

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生物电工、能源与电工的新材料及器件、生物医学工程

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点:生物工程

教学建设

2014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共有在学研究生307人(其中博士生142人、硕士生151人、联合培养14人),在站博士后20人。

2013年,该研究所姚超、牛铮、刘怡、蔡华、陈晶、周峰、黄伟民、牛耕等8位研究生获得2013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3年,该研究所共有在学研究生277人(其中博士生140人、硕士生137人),在站博士后16人。

2012年,该研究所共有在学研究生283人(硕士生152人、博士生131人)、在站博士后12人。

2011年11月,该研究所研究生朱磊、张书霞2人获2011年度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奖学金。

文化传统

文化标识

• 所徽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标识是融国际观念、中国情结、绿色电工为一体的图案。

国际观念:标识主体为一个象征着地球的圆形,“电”的英文开头字母“e”飞旋其上,形象的传达着电工研究所全球观和国际化的发展理念。

中国情结:一条白色的光迹自上而下的围绕地球飞过,即传达了“电”运动概念,这条光迹又巧妙地与字母“e”组成了汉字“电”的形态,将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行业特征鲜明的加以彰显。

绿色电工:“地球”左侧为“森林绿”,右侧为“海洋蓝”,由右向左的动感,演义出电工研究所为绿色全球作贡献的崇高理念。

标识整体简洁、舒展,定位较准确,形象的表达了电工研究所立足“电工”,面向世界,勃勃向上的创新精神。

文化活动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会定期在所内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例如知识竞赛、定向越野、篮球友谊赛、趣味运动会和节日联欢会等等。

2014年10月21日下午,为增强研究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科学与人文素养,该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举办了“智慧之光”知识竞赛。来自该所各实验室的5组代表队参加了该次比赛。

参考资料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历史.www.iee.cas.cn.2019-12-24

简介.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2024-03-06

发展战略.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2024-03-06

人才队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