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罗曼·雅各布森

罗曼·雅各布森

罗曼·雅各布森是一位著名的俄罗斯语言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他是20世纪前期语言学的主流语言结构分析的先驱之一。他于1918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两年后任莫斯科戏剧学院俄语教授。1933年,他前往捷克普基涅大学任教,教授俄罗斯语文学和捷克中世纪文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雅各布森移居美国,先后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1982年,雅各布森在波士顿逝世。 雅各布森的贡献非常广泛,他拓展了分析语言语音系统的技巧,因而开创了西方音位学学门。他将同样的技巧运用在句法学和构词学上,此外他也认为这些技巧能套用在语意学上,而这产生了一些争议性。雅各布森对斯拉夫语言学有许多的贡献,最有名的是关于俄语格位的两份研究以及俄罗斯语动词类别的分析。他还是莫斯科语言小组的领袖,这个小组举行各种活动,研究文学和语言问题。在美国时,他与诺姆·乔姆斯基结识,他对乔姆斯基的语言学产生一定影响。 总之,罗曼·雅各布森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他的贡献对于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物简介

罗曼·雅各布森

Roman Jakobson(1896-1982)( Роман Осипович Якобсон)是位著名的俄罗斯语言学家,兴趣著作广泛,后移居到捷克斯洛伐克美国,他是「莫斯科语言学圈」的主导者,也是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 of linguistic theory )的创建人,以他对语言学、文学理论、结构语言人类学、符号学的贡献来说,堪称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他在语言学的三个见解直至今日仍扮演重要地位。

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1896~1982),是布拉格学派的宿将,也是构成主义思潮的先驱。他是犹太人,出生在俄罗斯;早年就读于莫斯科国立大学,1918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读书期间,曾参与创建莫斯科语言学小组。1920年,才24岁的雅各布森即成为莫斯科“高等戏剧学院”的教授。1921年移居捷克,1941年以犹太人而流亡美国,先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1943~1949),后受聘于哈佛大学(1949~1967)。生前曾为9家科学院的院士,得过25个荣誉博士学位,著作超过500种。

雅各布森的语言学研究涉及广泛——从最“专”的音位理论直到最“泛”的诗学论述,其中最有意义同时对传播学也最有启发的,当属有关隐喻与转喻二元对立的思想。这一思想追根溯源还是来自于弗迪南·德·索绪尔关于横组合与纵组合二元对立的观点,即语言系统的活动是在两个坐标轴上进行的;一是横向的句段(连锁)关系,如“僧‑敲‑月‑下‑门”;二是纵向的联想(选择)关系,如“推/敲”。

雅各布森在通信方面提出了通信的的六个要素:发送者(信息源),信道,接受者,信息,上下文和编码。这是我们现在在研究语言处理的方面的时候会经常用到的。

罗曼·雅各布森,既是一个语言学家,也是一个诗歌批评家,他运用广博的语言学知识,将结构主义语言学与诗歌批评连接起来,从诗歌的语言形式入手,揭示了“诗文本何以为诗”的奥秘,建立起一种语言学诗学批评方法。

雅各布森很早就将语言学与诗连接在了一起,他的形式主义诗歌理论极有见地,如“诗歌暴露自己的语言手段”、“诗歌是自在的词”等。但雅各布森在诗歌批评实践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从语言的整体交流功能的对比研究中,分离出一种“诗歌功能”,并对该功能的形成过程给予透彻的语言学解析,从而在理论上解释了诗歌语言何以不同于其他语言。这一解释具有开创意义,揭开了“诗歌语言之所以成为诗歌语言”的内在生成机制。

个人生活

罗曼·雅各布森出生于1896年。1918年,他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1920年后移居捷克。1941年后,他定居美国。1982年,罗曼·雅各布森去世。

人物评价

罗曼·雅各布森是构成主义语言大师、现代语言诗学的创立者,以语言学的视角、理论、方法和批评实践来研究文学,努力探寻语言学和诗学的跨学科联姻,首倡“文学性”(literariness)并进行语言学阐释,正是他留给世界学术的宝贵遗产。正确理解、合理借鉴、批判吸收雅各布森的文学阐释学,对于建构中国文学阐释学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报评)

罗曼·雅各布森是20世纪重要的语言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作为俄罗斯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雅各布森致力于探索文学研究科学化的路径,他在诗学科学化的研究上比其他同时代的俄国理论家走得远,也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刘博超评)

罗曼·雅各布森的文论探索,是当代文学理论之跨学科、跨文化这一基本特征的最具典型性的个案,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语言学家之一。(周启超评)

参考资料

文学性的语言学阐释:雅各布森与中国文学阐释学建构.中国社会科学网.2024-04-30

..2024-04-30

..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