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谱序
《诗谱》是一部《诗经》研究著作。3卷,一作2卷。东汉郑玄撰《诗谱》序。《诗谱》有图,已亡佚。原本单行。唐朝孔颖达撰《毛诗正义》,将《诗谱》文字分列于书中各部分之首,单行本逐渐失传。
正文
原文:
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大庭黄帝﹒逮于高辛﹒其时有亡﹒载籍亦蔑云焉﹒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有夏承之﹒篇章泯弃﹒靡有孑遗﹒迩及商王﹒不风不雅﹒何者﹒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讥失﹒所以匡救其恶﹒各于其党﹒则为法者彰显﹒为戒者著明﹒周自后稷﹒播种百谷﹒黎民阻饥﹒兹时乃粒﹒自传于此名也﹒陶唐之末﹒中叶公刘﹒亦世修其业﹒以明民共财﹒至于太王王季﹒克堪顾天﹒文武之德﹒光熙前绪﹒以集大命于厥身﹒遂为天下父母﹒使民有政有居﹒其时诗﹒风有周南召南﹒雅有鹿鸣文王之属﹒及姬诵﹒周公致太平﹒制礼作乐﹒而有颂声兴焉﹒盛之至也﹒本之繇此风雅而来﹒故皆录之﹒谓之诗之正经﹒後王稍更陵迟﹒姬囏始受谮亨齐哀公﹒夷身失礼之後﹒不尊贤﹒自是而下﹒厉也幽也﹒政教尢衰﹒周室大坏﹒十月之交﹒民劳板荡﹒勃尔俱作﹒众国纷然﹒刺怨相寻﹒五霸之末﹒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善者谁赏﹒恶者谁罚﹒纪纲绝矣﹒故孔子录懿王夷王时诗﹒讫于陈灵公淫乱之事﹒谓之变风变雅﹒以为勤民恤功﹒昭事雅威﹒则受颂声﹒弘福如彼﹒若违而勿用﹒则被劫杀﹒大祸如此﹒吉凶之所繇﹒忧娱之萌渐﹒昭昭在斯﹒足作後王之鉴﹒于是止矣﹒夷厉以上﹒岁数不明﹒太史姓年表﹒自共和始﹒历宣﹒幽﹒平王而得春秋次第﹒以立斯谱﹒欲知源流清浊之所处﹒则循其上下而省之﹒欲知风化芳臭气泽之所及﹒则傍行而观之﹒此诗之大纲也﹒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于力则鲜﹒于思则寡﹒其诸君子﹒亦有乐于是与﹒
译文:
诗的兴起,料想不是在伏羲统治的时期。神农、皇帝到帝喾,这段时期内有没有诗歌,记载史实的典籍也没有提及。《虞书》中有这样一句:“诗表现的是情感与意志,延长其声、徐徐吟咏诗句时,声音的高低应与咏唱相配合,以律吕来调和歌声。”那么诗要表现情感与意志的传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吗?
承接虞而建立的夏朝,文章书籍都亡佚了,没有一首诗歌存留下来。(在时间关系上与周代)很邻近的商朝,(在周朝存录的商朝诗歌中)没有“风”也没有“雅”(这两类诗歌)。为什么呢?(人民借助诗歌)歌颂朝廷的功德,目的是希望朝廷继续推行好的政令、举措;讽刺朝廷的过失,目的是希望匡救朝廷错误的决策、行为。(商、周的风、雅)各自针对自己的族亲,才能彰显法度,引起警戒。
周朝自从后稷播种各类粮食,饥饿的百姓那时才以谷物为食粮,而他自己也因此而传“后稷”之名于后世。尧末之后(至周太王之前)的中世,公刘也终生以耕种粮食为业,使人民上下有章,共有财物。到了太王、王季(执政的时期),(他们)都能够顺应天意。周文王、秦武王的德行,(在于)光大太王、王季未完成的功业,承接宏伟的天命于己身,于是成为了天下的君主,使人民有贤明之政,安乐之居。那时的诗,“风”有《周南》《召南》,“雅”有《鹿鸣》《文王》之类。到了姬诵时期,周公管理得天下太平,制订了礼仪和音乐,因而产生了祭祀周代祖先的歌辞和歌颂周朝祖先功德的诗歌,(“风”“雅”“颂”这三种类型的诗歌)兴盛到了极点。探究“颂”歌(的起源)是在“风”“雅”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把这三种类型的诗歌都抄录下来,称为“诗的正经”。
(周朝)后来的君主(地位)逐渐衰微,开始于懿王听信谗言而烹杀齐哀公。姬燮(因下堂接见诸侯而表现得)有失君王礼仪之后,邶国不尊重贤人。由此往后发展,厉王、姬宫湦时期,政治与教化尤其衰微,周王室严重衰败。《十月之交》《民劳》《板》《荡》,(此类诗歌)大量产生,众多的诸侯国内纷纷如此,讽刺、怨愤的诗作连续不断的涌现。齐桓公、晋文公之后,在上没有霸君,在下诸侯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袖,善良的人不能得到奖赏,邪恶的人得不到惩罚,纲常、法纪不复存在了!所以孔子抄录姬囏、厉王时期的诗作,以表现陈灵公淫乱的诗歌为终结,称这些诗为“变风”“变雅”。孔子认为:(国君依照诗义行事),为民事而尽心、忧劳,祭祀上天,就会受到百姓作得颂歌称颂,福气弘大得就像周文王、姬发那样;如果背弃诗义,不按照诗义行事,就会遭受劫难甚至杀身之祸,灾祸严重得就像厉王、幽王、陈灵公那样。吉兆、凶信的原由,危险、安全的征兆,清楚明确的反映在《诗经》中,足以为后代君主所借鉴,至此孔子编订《诗经》的目的就达到了。
姬燮、厉王以前,(君主在位的)年岁不太清楚,司马迁的《年表》从“共和”(即周公、姬奭共同管理朝政)开始,经过了姬静、姬宫湦、姬宜臼之后是春秋时代,各个君主在位时间顺序和在位年岁都是很清楚明确的,年表顺序分明,由此建立了这个《诗谱》。想要知道河流的源头及清澈、浑浊的地方在哪儿,就应顺着河流由上游至下游来观察它;想要知道教化的得失和教化所及的地方,就应横向的对社会进行考察。这是《诗经》的纲要。撇起渔网的总绳,所有的网眼就都打开了;打开一卷《诗经》就可以明了其他所有篇目,既节省了大家(参考史书和整理诗的类别和产生时期)的力气,又可以使大家毫不费力地明白《诗经》中阐述的道理。众多的君子们,看到《诗谱》应该也很开心吧?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