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

理学院的前身是基础课教学研究部,简称“基础课部”,组建于1962年。当时承担全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工作,设有应用数学,应用力学本科专业,办过数,理,力学师资班。2000年3月更名为理学院。

办学规模

院系分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力学应用化学、应用物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师资力量

截止2014年学院有职工174名,其中:教师148名,教授21名,副高职称51名。特聘教授2名,学术学科带头人13名,骨干教师42名,硕士生导师39名。

截止2018年3月,学院现有4个系,1个教研室,2个研究所,1个实验室管理中心。有教职工近200名,其中:教师170名,教授27名,副高职称71名,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49名。承担全校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70多门。现有5个本科专业,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个共建二级博士点。在校本科生800多名,研究生150多名。

学科建设

截止2014年,。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化学工程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与土木学院共建二级现代结构理论博士点1个。设有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四个系及工程制图与计算机图形学教研室,2个研究所,1个实验室管理中心。

概述

理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力学应用化学、应用物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5个本科专业,承担全校公共课78门。

学院实验管理中心,有实验技术人员18名,实验室使用面积4706平方米,设备仪器总数2500多台(件),总值达1600多万元。化学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被授予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近年来,理学院广大教师在科学研究、教材建设、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一批优秀成果分别获得省部级奖励。学院素以基础扎实、治学严谨而著称,并积极适应社会需要,坚持“以生为本,质量立校”的理念,从严治教,重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学生就业和创业奠定坚实基础,使一次就业率达96%以上。

理学院实验管理中心,有实验技术人员21名,实验室使用面积4706平方米,设备仪器总数2211台(件),达1100万元。化学实验室被授予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近年来,校教改立项19项,获教学成果奖36项,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出版教材46部,发表论文314篇,其中进入三大论文检索47篇;科技著作9部,获准省厅级以上项目19项,经费到款127.2万元,共获准校研究基金61项,经费20.1万元。学院坚持“以生为本,质量立校”的理念,从严治教,深化教改,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平均达96%以上。

系部设置

数学系

数学系 前身数学教研室是我校建立最早的教研室之一,成立于1956年,隶属于理学院(当时的基础课部)。分别与1962年、1973年、1977年举办过三届本科“数学师资班”,并于1998年至2004年举办了7届“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根据学校“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于2003年成立数学系,并于2004年开始招收“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生至今;数学系还于2000年获准“应用数学”硕士授权点,2003年获准“计算数学”硕士授权资格。

其中高等数学教研室主要负责全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授课任务;工程数学教研室主要负责全校工程数学课程(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计算方法、数理方程、运筹学、模糊数学等)的教学研究和授课任务;应用数学教研室主要负责“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研究和教学任务。

数学系现有在职教师58人,其中特聘教授1人,学术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15人,具有教授6人,副教授15人,讲师34人,助教3人;除承担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全部数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外,还负责“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2个硕士点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一个本科专业的专业建设和教学任务。数学系目前有博导1人;硕导1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有45人,其中在读博士15人;形成了具有一定后发优势的学科梯队。

数学系先后有5人次赴美国、日本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从事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还通过送出去进修、盯课,举办研讨班和传、帮、带等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1人获得教育部先进个人称号,2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3人获“济源市优秀青年教师奖”, 1人获校教学名师奖;2人获校师德标兵。

化学系

化学教研室成立与1956年建校初,隶属于基础课部,设有无机化学教研室,分析有机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教研室和化学实验室,1995年经基础课部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将以上教研室、实验室合并,成立化学教研室。2006年4月,经理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更名为化学系。

化学系近年完成了离子交换膜电解法生产贵金属盐类技术产业化,废旧电池综合处理研究,高纯度透明质酸提取新技术研究,用超声波和液膜法脱除冶炼烟气中低浓度二氧化硫研究,粉煤灰综合利用等横向与纵向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完成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两项,研究经费总额达500多万元;教学成果奖二、三等奖14项;实验技术成果奖多项。

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公开出版了《化学与健康》,《银金铂的化学》、《环境与健康化学》、《微量元素与健康》《饮食与健康》等著作;公开出版了《无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生活中的化学》《大学化学》等教材;承担并完成《大学化学》、《化学与健康》两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编写任务。获得“用多相转移法处理多种形态重金属废水的方法及装置”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已有5项授权。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学校官网.2018-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