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人面桃花

人面桃花

《人面桃花》是作家格非江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女人追寻她的梦的故事,这个梦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她的爱情,另一是她的理想。因此,整个故事的主旨就落在了“追寻”二字。它同样包含两层涵义:一是主人公陆秀米追寻她的梦,另一是叙述者带领读者追寻那段业已逝去的革命历史。

《人面桃花》2005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4年度“杰出成就奖”。

2015年,《江南三部曲》(指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内容简介

光绪二十七年春,罢官回籍的陆侃突然从普济消失,不知所终。其女陆秀米开始第一次正视她所面对的这个世界。几天后,革命党人张季元以养病为名来到了普济。在秀米的眼中,张季元就是这个神秘世界的象征:他查访一个六指木匠,联络地方革命党,购运枪支,准备起义;他去过日本横滨,与母亲的关系也令人生疑。而对于张季元来说,这个他暗中渴慕的美貌少女的存在使他对革命的信念产生了动摇。两人之间的情感于暗中滋生并迅速成长,但随着革命党的被剿灭,特别是张季元猝死而告终。

秀米于出嫁途中遭遇土匪绑票,被劫至偏野小村花家舍的一处湖心小岛上。但同一时间,土匪云集花家舍亦在酝酿着一场重大事变。在岛上,秀米从一名尼姑韩六的口中得知了花家舍的所有秘密。她对父亲在普济建立桃花源的疯狂举动似有所悟,而阅读张季元留下来的一本日记,也使她了解了革命党人创立大同世界的真正动机。随着土匪头领们一个个神秘死亡,花家舍这个“人间仙境”于一夜间变成一片瓦砾,而暗中活动的革命党人六指木匠则控制了局面,并收编土匪于第二年发动起义,攻打府州梅城。起义失败后,秀米被送往日本

几年之后,陆秀米受革命党人指派从日本带着年幼的孩子返回普济,联络地方豪强,进行革命准备,并建立普济学堂。在当地人的眼中,秀米已经变成了与父亲一样的“疯子”。她的革命蓝图中混杂了父亲对于桃花源的梦想,张季元的“大同世界”,当然还有花家舍的土匪实践,带有强烈的乌托邦色彩。在清兵的一次围剿中,秀米被捕并押解至梅城,她的孩子也于乱中被杀。就在秀米被清廷处死的前夕,辛亥革命爆发。秀米被关押一年半后获释,回到普济。回到普济后的秀米发誓禁语,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哑巴。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格非经过十余年的沉寂、辛苦付出,在“江南三部曲”中表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创作方式。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寻求转变成了先锋作家们的共同期许。格非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在先锋作家中,他能站在很高的位置上,在寻求转变的时,他也是引领者。从诗词中选取标题,从古典诗词中提取写作题材,在当时创造了一种新的小说写作方式,也就是诗词典故的小说再叙事,《锦瑟》也是如此,“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人面桃花》是格非对待传统小说的写作方式的态度的转变,可以看做是格非对中国古典诗学的再创造与致敬。小说中应用大量的诗词、历史人物的旁注、县志、庙宇的来历注释等。从“人面桃花相映红”中截取了“人面桃花”作为题目。

人物介绍

陆秀米

秀米少女时代是在普济渡过的,那时的她天真、活泼、调皮,是一个整天爱做白日梦、无忧无虑的官家小姐。她衣食无忧,充满好奇心,起初的生活单纯、平坦,但是随着生理心理上的成熟,让她遭遇了被掳花家舍得奇特际遇,和让她和张季元遭遇到如宅黛悲剧式的爱情。爱情让秀米走上革命道路,她继承了张季元的理想和事业,从封建少女成长为思想开放行为进步的革命新女性。

张季元

算得上是一位现代知识分子,留学回国后他致力于在中国的土地上传播西方的启蒙思想,并试图以启蒙为出发点,建造一个“大同世界”,以改变清末的动乱现状,重新开辟一个新的时代,创造新的历史。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革命者获得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舞台。

张季元抱着这个乌托邦理想,开始了自己的革命探索。他与同样东渡日本留学的周怡春(小驴子,又名六指)等人组织蜩蛄会,投身革命。为了商议反清事宜,张季元来到普济并住进了陆秀米的家中,暗中在夏庄薛祖彦家中建立了联络点。张季元认为在未来的社会,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也是自由的。但他对自由的表述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情欲的色彩。但就张季元本身而言,他的个人欲望与情爱纠缠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他与陆秀米的母亲梅芸有着私情,另一方面又为秀米着迷,甚至发出“没有你,革命何用”的感慨。

这种带有个人欲望色彩的革命注定了其走向衰落的更大可能。张季元的怀疑及苦恼,使他作为一个人活生生地出现,而并非一个拯救社会的完美无瑕的革命斗士。他有着人的私欲以及弱点,特别是他对秀米的迷恋,可以说正是秀米让他觉得革命没有价值,也正是秀米让他怀疑他所追寻的答案其实在别处(即在秀米所象征的欲望对象那里)。如果说革命是一个建立“大同世界”的未来的未及的理想,那么秀米就是一个现有的眼前的美好存在。

他的迷茫、动摇及怀疑恰恰表明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有着革命理想的普通人,并不是革命文学中那些被神化了的英雄。革命者的形象在这里非但没有被神化,有的显得更加真实甚至卑琐。投身革命的他充其量只是嘴上应承了革命,他并未考虑更多,更谈不上把革命当做理想般追寻。个人的欲望以及怀疑、朝廷密探的发现以及革命同盟者的倒戈、革命力量的微弱都不同程度导致了张季元革命探索的失败。

陆侃

陆侃以一个出走的“疯子”的面貌出场。他出走的原因无从可知,他发疯的原因却众说纷纭。陆侃在遭遇到官场失意仕途不顺,特别是被罢官回到普济后,深感难以实现平生抱负,于是他自然而然地寄情于“桃源”这片理想的乐土。就在他发现普济或许是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时,他选择了深信不疑,并且想在这片“桃源发源地”再做出一番贡献,他想要在普济种满桃花,建造一条风雨长廊为普济人遮风挡雨,这无疑还是一种传统的“士大夫”兼济天下的决心与抱负。陆侃的“疯”恰恰表明了他对心中理想主义执念的狂热,然而当理想主义再次遭遇到现实(为官时理想主义已经遭到一次“被罢官”的现实),他必然感到“桃源”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及不可实现性,因此他呈现出一种“发疯”的状态。

但是在他“发疯”之后,全家想尽办法给他医治,让他安静下来,最后将他囚禁于阁楼上,至此他无力也无法做些什么了。“桃源梦”仅只能成为一个梦,这使得陆侃的理想更显出一些悲剧意味。而陆侃真正的有所行动,便是下楼,然后出走。陆侃下楼后,然后对女儿秀米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普济马上要下雨了!懵懂的秀米只看见普济晴朗的天,她并不晓得父亲的预言——晚清社会的动荡如风雨飘摇,时代变化的端倪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或许陆侃心有不甘,或许胸怀抱负,最终他怀揣着不曾改变的“桃源”梦想离开了家。他的出走是他唯一的行动但却极具象征意味,暗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

王观澄

王观澄是同治六年的进士,点过翰林院,继而“中岁好道,顿生隐逸之念”。他之所以渴望远离尘世,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而且也应该是面对社会的动荡继而向往一个心灵安宁的精神家园。他寻访明代道人焦先的遗迹来到了花家舍,起初受到陶渊明影响的他独自在岛上归隐而居,但渐渐他的心思变了,他并不满足于自己的安宁,他想让岛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够过上安宁富足的生活,他开始执著于将花家舍打造为一个“世外桃源”。

选择隐居的王观澄不求天下,只求把花家舍建成人间仙境。曾经带过兵打过仗的王观澄为了筹集资金想到了去抢,他把抢来的钱财均分,渐渐岛上的人民竟然被教化得谦恭有礼,抢来的东西人人都争着拿最坏的。虽说他只抢富贾不害百姓从不杀人,但这毕竟算不得光彩。然而王观澄没有想到的是土匪并不好当,人手不足的他无奈只能纠集三个旧部一起通过绑票筹钱。那三人各自拥有人马,因此时间一久王观澄难以约束只能任由他们胡来。特别是在王观澄操劳过度一病不起之后,三人权力之争更甚从前。

似乎王观澄的“桃源”实践成功了,可他却感到了厌倦。花家舍的一切对他而言呈现为一种虚无,他开始怀疑这一切,并想过要亲手毁掉自己亲手建立的一切。然而他没能亲手毁灭它便丧生于革命党人小驴子策划的连环命案中。小驴子为召集攻打梅城的人马来到了花家舍,利用花家舍头领们暗地里的不和及权力争斗策划了一系列的暗杀。王观澄去世,其余的头领也在猜疑与恐惧中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最后花家舍的美好在一场大火中灰飞烟灭。在动荡的年代,如花家舍般的“世外桃源”是不可能存在的。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人面桃花》是格非以独特的历史观念并结合生命想象精心营构出的一部长篇小说。有别于格非前期的“先锋”话语,在这部作品中,格非致力于更朴素、更宁静、更温婉、更细腻地去阐释人生,洞悉历史。在对逝去记忆的钩沉和对历史场景的呈示中,向读者讲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演进中,一个并未进入整体与历史主流的女性个体生命——乡村女子秀米,如何辗转奋争于乌托邦理想建构的身心历程及其传奇故事。

小说以光绪27年的春天,在家疯了多年的父亲突然从楼上走下来,他的女儿秀米面临着初潮一人在院子洗裤子的时候,父亲却平静地走出家门。之后,一家人百般寻找后仍是无影无踪,剩下的是一个个关于父亲的谜团:他是怎样疯掉的?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预言着什么?在父亲出走的同时;“表哥”张季元从梅堀来到陆家,这张季元的身份又是让人一头雾水。格非在小说开头巧妙地制造了诸多的悬念,《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认为,《人面桃花》在故事层面达到几臻完美的程度。这是一部精致的小说,格非是国内先锋小说作家的一面旗帜。他在小说中制造了许多“迷惑”的成分,故事曲折纷杂,而且有着淡淡的暗示。

艺术手法

乌托邦形态

一种是王观澄所创建的以花家舍为载体的古典形态的江湖乌托邦,一种是陆秀米所创建的以普济学堂为代表的现代形态的革命乌托邦。关于这两种形态的乌托邦叙事占据了这部长篇的绝大部分篇幅,而女主人公陆秀米的人生历程恰好把这两种形态的乌托邦叙事贯穿了起来。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小说中两种不同形态的乌托邦叙事也凝聚了各自不同的群体成员,亦可谓之为精神家族。从古典形态的乌托邦来看,陆秀米的父亲陆侃无疑属于这一精神阵营。陆侃饱读诗书,学优则仕,然而仕途并不通达,罢官后在普济筑屋隐居,怡然自乐。但陆侃心中一直有着难解的桃花源梦想,他时常对着据说是出自韩愈手笔的《桃源图》发呆发痴,他想在普济重现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的现实图景,他甚至构想建筑一条风雨长廊把普济的住户联接起来,让老百姓不惧风雨、安居乐业。在普济人的眼中,陆侃就是一个疯子,他的妻子和女儿还有家佣,全都把他看做疯子。疯子是孤独的,因为他有着常人难以理会的超越现实的冲动,这种冲动常常就是西方人所谓的乌托邦冲动。

在常人那里,这种乌托邦冲动往往被压抑在潜意识域,而在疯子或先知这里,这种冲动时刻在寻觅着对象化或现实化的契机,这就是常人与疯子的一大区别。疯子陆侃的离家出走,给女主人公秀米的人生带来了重大转折,因为革命党人张季元随即住进了普济秀米的家,他是秀米的母亲的情人。在很大程度上,张季元充当的是陆秀米的“代父”角色,他的到来改变了秀米的人生方向,他给秀米带来了现代的革命乌托邦冲动。张季元是清末革命党组织——蜩蛄会的核心成员,推翻封建专制的腐朽清朝,建立现代的民主自由世界是他那一类人的桃源梦想,小说中的薛举人薛祖彦、小驴子周怡春,包括女主人公陆秀米等在内,都属于这个乌托邦家族的精神成员。不过对于秀米来说,她一开始并未明确地接受“代父”张季元的革命乌托邦冲动的影响,她对张季元的恋父冲动更多地表现为她与母亲梅芸之间的暗中情感较量。转折发生在秀米被劫掠至花家舍以后,她在花家舍这个土匪窝子里面居然看到了父亲理想中的桃源梦境全部得以实现了。

在花家舍里,包括总揽把王观澄在内,其他五位爷都是很有些来历的人,有的从文、有的习武,他们把花家舍经营得像一片世外桃源,让来者无不叹为观止,但对于知情者而言,花家舍就是一个土匪窝,就是一个江湖世界,其中充满了刀光剑影和尔虞我诈,充满了血和泪。花家舍其实是一个人间天堂的幻影,看似美妙无比,实则隐藏着巨大的灾难和危机。秀米在花家舍惨遭蹂躏、九死一生的经历使她最终放弃了父亲陆侃的古典乌托邦理想,而走上了“代父”张季元远走东瀛,致力于反清抗暴,建构现代革命乌托邦的道路。

格非在《人面桃花》中不仅写出了古典江湖乌托邦的破产,而且也写出了现代革命乌托邦的危机。秀米自日本归来后继承了张季元的遗志,她在普济一带神出鬼没,仿佛当年的张季元再世重生。她领导成立了普济地方自治会,在一间寺庙里设立了育婴堂、书籍室、疗病所和养老院,然而一切如同虚设,她牵头的水渠工程甚至还差点给普济带来灭顶之灾。自治会计划受挫后,秀米又办起了普济学堂,自任校长,直接致力于反清革命活动。正如陆家的老管家宝琛所察觉到的那样,他对老夫人说:“你说她走了当年陆老爷的老路,我看不大像,照我看,她是把自己变成了另一个张季元。那个死鬼,阴魂不散。”确实如此,秀米就是另一个张季元,她心中涌动的是张季元式的现代革命乌托邦冲动,而不是陆侃式的古典江湖乌托邦冲动。秀米无意于相忘于江湖,过那种隐居般的桃源生活,她需要的是介入,介入到改变现存社会秩序的乌托邦进程中。这意味着暴力革命,秀米也确实卷入了革命的暴力之中,她甚至因为沉迷于暴力革命而忽视了基本的亲情伦理,母亲和儿子的死在不同程度上她都难辞其咎。

现代的革命乌托邦之间的精神渊源

金蝉是小说中革命党人之间传递的信物,女主人公秀米的一生与金蝉有着不解之缘。当初张季元在临难逃亡前第一次赠给她金蝉,这是两人之间革命乌托邦冲动传递的精神信号。第二次是在花家舍被困期间,老尼韩六送金蝉给秀米,在某种意义上唤醒了秀米内心的革命乌托邦冲动。第三次是小驴子送金蝉给秀米,此时秀米在革命失败后闭门禁语,她拒绝小驴子的来访,这意味着革命乌托邦冲动在她的内心深处已寂灭。丧失了革命乌托邦意义的金蝉不过是一个无用的空壳而已,它在灾难的岁月里只能被废弃。小小的金蝉脱壳,恰好隐喻了秀米追逐乌托邦的迷幻人生。还有一个在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是瓦釜,它其实是一件古老高妙的乐器,这是父亲陆侃的遗物,晚年的秀米在瓦釜里逐渐融化的冰叶日中花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远去的父亲陆侃和遗失的儿子谭功达正在向她走来。秀米就在这种幻觉中死去,她无法拯救自己,除了弥合自己内心的创伤,她无法阻止自己精神密码中的乌托邦冲动开始再度轮回。

这部小说比他以前的小说更容易阅读。他说:“我曾经只重视小说的哲学内涵,现在我觉得人物和故事是小说的血肉。这部小说中我第一次考虑到塑造人物和讲好故事。”但格非的小说并不是简单通俗地写故事,依然带有明显的先锋小说的痕迹。格非解释,他不想完全放纵读者,希望自己的小说能够留有一定的“难度”。应该感谢格非!他花了十年功夫构建成这座迷幻、悠长的“迷宫”,让读者领略到一段曲美、繁华的“生活通道”。

古典韵味

在小说的叙述方式上,《人面桃花》颇多中国传统小说的神韵。其中最突出的,应该是对故事性的讲究,跌宕起伏,多姿多彩,却又严丝合缝,堪称“考察细密”,其中的神秘玄疑又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与吸引力。

格非的叙述也比先锋时期显得平实,细节力求生动逼真,情节则清楚完整。这一切似乎都在向古典与传统靠拢,但在这种形似的平易流畅中,却又能分明感觉出这是一部运用“现代”技法完成的小说,而并非传统方式的匠心独运。以小说中的“烟火气”为例,格非曾经感慨先锋以来的中国当代小说太少烟火气,他通过阅读发现,传统小说多描摹人情世故,而“现实的人情世故写好了之后,就能上天入地”,也就是由生动鲜活的形而下达到抽象深刻的形而上,格非将之概括为“通过写实达到寓言的高度”《人面桃花》里有大量的生活细节,格非这样做是想使小说充满生活气息,通过逼真生动的“烟火气”,逐渐过渡到“形而上”,使《人面桃花》的抽象认识最终通过生动的人物命运来完成。

但作品显示出,通往哲理之思的手段仍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根本原因在于,格非在小说中所设计、表现的情节和细节不能给人以生活的真实气息。它们精致、有声有色,但常常具有象征和假借的意味。《人面桃花》在生动可感上,与中国传统小说完全两样,而更接近中国古典戏剧。

中国古典戏剧往往有一个吸引人的故事,但在舞台这个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讲故事的过程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刻画人物,表现其心理和性格,以及不同心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大段的唱词都用于这些方面。在情节的变化上则交代得非常简洁明快。同样,《人面桃花》的生活情节与细节,几乎没有一个是浪费的,几乎都具有丰富的意蕴。比如开篇“父亲从楼上下来了”(离开),秀米向翠莲询问“初潮”(成长),张季元看秀米洗头(性),这些都不是无意义的生活流,而是精心选取的,各有意义所在。它们绘声绘色,俨然生活的真实场景。但在细节的阅读效果中,它们大多具有象征的意味,是此岸为了通向彼岸的鹅卵石,而不是可有可无,点映成趣的海景。

作品评价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胡玉伟格非的小说始终体现出一种文学的力量。秀米在故事的结尾寂然离去。这种女性人生的历史性诉求和建构,这种置身于个人与历史的紧密关联中而压抑个体感情的巨大痛苦,使小说产生了深刻的悲剧力量。女性性别境遇与民族境遇、历史境遇的显隐纠缠,人类日常性话题与终极性话题在文本中的同生共长,使《人面桃花》不仅仅给人以阅读快感,意蕴也尤为深长。

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学昕:格非在这部小说的写作中显得格外轻松,格非写就这部很纯粹的小说的主要原因,绝不仅仅是他技巧的纯熟,更主要的是格非对小说、对事物的一种彻悟和宽容,对历史、对人性理解的一种胸怀大气、达观和淳厚。

作者简介

格非,原名刘勇,男,中国当代实力派作家,清华大学教授。1964年8月生于江苏省丹徒区。1981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5年留校,任中文系助教、讲师(1987)、副教授(1994)、教授(1998)。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

从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开始,迄今已创作出版长篇小说六部:《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中短篇小说集多部:《迷舟》、《哨》、《雨季的感觉》、《青黄》、《戒指花》等。另有论著、散文随笔集多部:《小说艺术面面观》、《小说叙事研究》、《格非散文》、《塞壬的歌声》、《文学的邀约》等。

参考资料

十年构筑的“迷宫”———读格非的长篇小说《人面桃花》.中国作家网.2014-05-10

《人面桃花》.中国作家网.2016-07-15

格非简介.豆丁网.20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