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经世大典

经世大典

元代官修政书。又名《皇朝经世大典》。孛儿只斤·图帖睦尔至顺元年(1330)由奎章阁学士院负责编,赵世延任总裁,虞集任副总裁,次年五月修成。全书八百八十卷,目录十二卷,附公一卷、纂修通议一卷。据《元文类》所收《经世大典序录》记载。

修书背景与目的

元文宗诏命纂修《经世大典》的目的,虞集在《经世大典序录》中概括为:“慨念祖宗之基业,旁观载籍之传闻,思辑典章之大成,以示治平之永则”。这反映出元朝统治者在政治上的考虑。元文宗为此书赐名《皇朝经世大典》,要在“经世”,即政治实践。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在文治方面有所建树,而诏修此书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举措之一。

书本散佚

该书明初修《元史》时多有引用,《永乐大典》亦予辑录。正统六年(1441),尚见于杨士奇所撰《文渊阁书目》,但已残缺。万历三十三年(1605)孙能传张萱撰《内阁藏书目录》,该书未列,想已遗佚。今人所见该书遗文,除《元文类》所收《经世大典序录》及中华书局影印《永乐大典》残本中存留的一部分外,尚有《广仓学丛书》所收之《大元马政记》《元代画塑记》《大元毡工物记》《大元官制杂记》《元高丽纪事》,均为前人从《永乐大典》辑出,总约十馀卷,还不及全书百分之二三。《经世大典》尚存的这部分文字,内容涉及市籴粮草、仓库、招捕、站赤、急递铺、海运、高丽、缅甸等事,为研究元代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工艺技术、中外关系的重要资料。

整理出版

《经世大典辑校》,周少川魏训田、谢辉 编校,中华书局2020年5月出版。《经世大典辑校》被列入“中原地区历史学基本典籍丛刊”,是元代典制的集大成之作,研究元史必备的基本史籍,“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经世大典辑校》一书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地收录大典现存佚文,最大限度地恢复大典原貌,以求更好地保护这部已严重残缺的古代史学名著,为学界提供一部便于利用的重要史籍。本书为《经世大典》的首次系统全面整理(辑佚、点校)。本书辑校的思路清晰明确:以史源学的原则收辑散见于各种古籍的《经世大典》佚文,尽可能恢复佚书原貌,充分体现辑本的还原性和可信度。本书辑佚以《元文类》所存佚文、《永乐大典》残本所存佚文、文廷式辑本、其他史籍文集所引佚文为先后顺序,依次辑入大典框架;佚文有重出者,择善而存,删去重复;又以清人多种辑本为校勘。并收入《进经世大典表》《经世大典地理图》。辑校本在各类目之下,附有“考校记”,记述佚文出处,考证有关类目的设置和佚文的归属,以及文字取舍的原因,交代异文校勘的情况。文后附录有关记述、考证《经世大典》的诗词、题识、跋语,列《〈永乐大典〉残本所存〈经世大典〉佚文表》等。

大典意义

《经世大典》凸显出元朝统治集团对于规模空前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自豪与自信。书中解释“帝号”:“元也者,大也,大不足以尽之,而谓之元者,大之至也。”“夫大天下之统,壹天下之心,莫重于号,著帝号篇。”其总序称,元朝的建立,“疆理广袤,古昔未有”,“肇基建业,至于混一”。这种大一统的局面,是对唐、宋的继承和超越,也是《经世大典》所要彰显和宣扬的。《经世大典》作为元朝典章制度历史沿革的记述,有一些反映游牧民族特色的内容,但更多的是突出反映了元朝统治集团对中原王朝历史传统的高度认同。例如,孛儿只斤·图帖睦尔明确指出,“仿唐、宋《会要》,著为《经世大典》”。这表明,元朝统治者自认为是唐、宋政权的继承者,因此,对唐朝的典章制度史《唐会要》、宋代的典章制度史《宋会要》十分重视,要求仿照唐、宋《会要》编纂本朝的典章制度史。《经世大典》是中原地区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一部典章制度史著作,是在对华族历史文化高度认同的基础上纂修的一部代表性历史典籍,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