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华宏村

华宏村

华宏村,地处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甘蔗、水稻、茶叶,主要销售往县内。

简介

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华宏村地处江阴市周庄镇西南,通过二次优化调整,现域面积为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00亩,26个自然村,66个小组,2263户,8000多人,外来务工人员7000多人,实际居住人口已超过15000人。

全村现有工业企业65家,2006年实现工商开票销售68亿元,已初步形成化纤、机械、人造革、建材、冶金、化工、汽车内饰件为主的产业格局。该村建有全国第一、亚洲最大的液压机械研究开发生产基地,年产液压打包机切机8000多台;建有占地8公顷的大型三产市场;建有万吨级的污水处理厂、3.5万伏输变电站,村级集体总资产超过5000多万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华宏村加快推进村民集中居住,建成可容纳700户居民的华宏世纪苑住宅小区,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3500元;群众福利得到保障,对老年人发放生活补助,独生子女费、口粮款按时发放,农村住院医疗保险,家庭财产保险、自来水费、有线电视费等由村集体统一支付;人才培养得到重视,学生考入重点中学每人补助1000元,考入重点大学给予高额奖励。

为改善农村环境,推进示范村建设,华宏村投入资金超过3000万元。兴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收集泵站3个和万吨级污水处理厂1个,铺设排污管网长达6公里;制定长效管理制度,组建保洁队伍,常年负责村容整治、河道清理、绿化保养,使全村环境常年保持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建造气势宏伟的华宏大桥,修筑全长三公里的华中大道。

经济建设

全村现有60多家制造企业,主要涉及纺织原料、机械、合金铜制品、聚氯乙稀/PU制品、纸制品、金属制品、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第三产业有华宏装饰材料市场、华宏商务宾馆、毗山湾酒店、华宏生态园等,年营业额在12亿左右。2006年华宏进入江阴市工业百强企业第一方阵,列12位。2009年华宏村二、三产业销售收入85亿元,实现利润6.55亿元,上交国家税金1.25亿元,利税合计7.8亿元。华宏村先后获得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康居示范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农村信息化推广应用典型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无锡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无锡市民主法治和社会综合治理先进村、无锡市党风廉政建设优秀村、无锡市活力镇幸福村等荣誉称号。

基础建设

华宏世纪苑是华宏村村民的集中居住区,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十五”社会发展攻关项目,还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办公室“苏南地区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和人居环境改善”的示范项目。

江苏省副省长何权、无锡市政协主席贡培兴江阴市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等主要领导视察过华宏新农村建设工作,对华宏村抢抓机遇、提速转型坚持走工业强村之路给予了充分肯定。

工业发展

1、工业强村:江苏华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华宏下属的大型集团企业,华宏集团的工业销售收入占全村工业销售收入的80%。华宏集团的龙头企业华宏化纤,借助企业创新平台和开展产学研合作、凝聚创新智慧,经过多次技改扩能后,生产能力从30万吨跃升到50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并且通过节能减排成为全国涤纶短纤单吨生产成本最低的企业,华宏化纤外贸出口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位居第一。

华宏集团的骨干企业华宏科技,年产八大系列100多个品种资源再生利用专用设备8000台套,是全国液压气动类机械行业的排头兵,也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物资再生利用设备制造基地,各项经济指标和综合指标均居全国首位,产品远销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另外,华宏村依托自身优势,根据发展实际,构建多元化发展模式,培育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产业集群,江阴风电法兰公司、江阴澄龙铝业公司、江阴宏嘉不锈钢等一大批企业发展势态迅猛,为华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

2、知识富村。经济发展了,村民富裕了,富脑袋工程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时代光华远程培训学院、科技星火课堂、无锡市职工书屋一个个落户到华宏村,华宏时代光华远程培训学院结合企业员工实际情况,常年开设技能提升和管理知识课程,星火课堂结合种养殖知识为村民解决难题,无锡市职工书屋有各类藏书4000余册。结合实际情况,华宏村还经常性外请专家来村授课,先后聘请成功学专家周舒兴、危机管理专家艾学蛟、营销专家姬涛等教授来村授课,获得了村民的好评。在知识的引领下,江苏华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由省级上升为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无锡市院士工作站也相继成立,为企业引才引智提供了平台。

3、文化兴村。未来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在凝心聚力上有着独特的影响力。《华宏人》是一份属于华宏的自办报纸,每月印刷1200份,在传达工作、交流经验上发挥着作用。在华宏集团,《华宏时讯》是内部季度刊物,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国家政策、行业政策、产业政策方面的信息,为企业科学决策当参谋。为了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村里兴建了灯光健身广场、篮球场、乒乓球、棋类等活动室,尤其针对儿童特点,开辟了儿童篮球场,为爱好健身活动的村民提供场所。华宏篮球队多次代表江阴市无锡市江苏省农民篮球队参加省内外的一些重要比赛,获得好成绩。华宏村还组建了农民秧歌表演队,代表华宏村在比赛中展示了风采。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9088.60亩(其中:水田1950亩,旱地7138.6 亩),人均耕地3.8亩,主要种植甘蔗、水稻、茶叶等作物;拥有林地6465.1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303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5亩,主要种植芒果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846亩,其中养殖面积18亩;茶园面积603亩;甘蔗面积4997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688户通自来水,有688户通电,有593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59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8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4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95户(分别占总数的65%和43%)。

该村到乡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砂石 路面;村内主干道多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7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7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58辆,拖拉机128辆,摩托车218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1950亩,有效灌溉率为48%,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195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8亩。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8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67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81户。全村有14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4 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4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4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4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2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4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2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甘蔗、水稻、茶叶,主要销售往县内。2007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567.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68%。该村特色产业为制作土陶,目前计划大力发展甘蔗、茶叶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组织1个,其中,已登记注册1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210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688户,共有乡村人口2949人,其中男性1457人,女性1492人。其中农业人口2854人,劳动力1180人。该村以汉族、傣族为主,其中汉族1786人,傣族787人,布朗族226人。到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7人,占人口总数的0.2%;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477 人,参合率84%;享受低保269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8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1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6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1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5个。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1757平方米,拥有教师23人,在校学生334人,距离沙河中学7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94人,其中小学生334人,中学生160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6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2004年被县评为青年文明村寨等。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4 人,少数民族党员15人,其中男党员45人、女党员9人。2003年被评为先进集体。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忙开、岗东、忙东、青海、那落、那落山、大摆、骂梅树、忙嘎、回堆、邦协、忙勒、新村 垛火、忙开等15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5个,共有团员173人。该村2005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团总支。

新农村建设

2007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总投资2428.33万元。内容包括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新农村建设前农民人均纯收入1215元,新农村建设后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81元;人均有基本农田0.7亩;人均有经济林果0.03亩;每户有1院安居房、有688个科技明白人、有8个好的发展项目、有281个以沼气为主的洁净能源;有1个党群致富联合体,有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15个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有8条进村入社硬板路;村级建有社会事业发展规划8个,有村容村貌整治规划8个,有产业发展规划14个。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国差,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复种指数不高,行不成产业化经营模式,半山区和坝区发展不平衡,贫困面大,发展步伐缓慢。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巩固甘蔗产业,生态化发展茶叶产业,以养殖小区方式推进养殖业发展,培育运输业,最终实现村民收入增加,全村经济发展。到202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4684万元,每年递增1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00元以上,与全省同步实现小康。根据这一总体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严格控制在8%以内,基本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