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木塔乡

木塔乡

木塔乡,位于池州市东至县的东南方,皖赣两省三县的结合处,为安徽省东南门户,距县城54公里。东及东北地区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经公桥镇西湖乡,东南与江西省鄱阳县莲花山乡为邻,西连本县泥溪镇,北靠本县官港镇,国土面积240平方公里,总人口2066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74人。民族除汉族以外,有土家族1人。乡政府驻地距离济南—广州高速公路(G35)景德镇市经公桥镇高速路口10公里。206国道穿境而过,北通安徽省安庆市,南到江西省景德镇市。014县道从西南方向与山东222省道相接。

历史沿革

木塔乡以驻地木塔得名。解放初期曾名联盟乡,1956年改为木塔乡,1958年并入利安公社,1960年并入泥溪镇公社,1961年从泥溪析出成立木塔公社,1969年又并入利安公社,1972年从利安析出重建木塔公社,1982年体制改革时恢复木塔乡,2007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时利安乡(利安乡以驻地利安又名黎痕得名。1958年成立利安人民公社,1960年合并到泥溪公社,1961年从泥溪析出重建利安公社,1982年体制改革时改为利安乡)并入。

木塔乡是革命老区之一。土地革命时期,是方志敏领导的红军挺进师重点活动区域,佘师村一带是赣北特委、分区司令部、红军医院等机关的驻地,大田村茅棚里曾是贵池区第六区工农区政府驻地。在此时期的革命烈士史册有载的达72人。为纪念革命烈士,解放后,党和政府先后建立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塔)数座,以使后人永志不忘。

区划人口

辖郑村、横山、大田县、木塔、祝山、富丰、狮、荣兴、荣胜、茶溪、苏村、梓桐、中园13个行政村,133个村民组,16668人。

地理方位

木塔乡位于全国生态经济示范区-池州市东至县东南方向皖赣 两省三县结合处,为安徽省东南门户,距县城54公里。东及东北接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经公桥镇西湖乡,东南与江西省鄱阳县莲花山乡为邻,西连本县泥溪镇,靠本县官港镇。2012年已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通水泥路、组组户户通电灯。先后在木塔村、荣兴村、苏村村、祝山村、郑村村开通了移动基站,手机信号覆盖率达70%以上。206国道从境内贯穿而过,安(大)景高速沿边而行,并在郑村设有高速进出口,文教卫生等各项事业稳步健康有序发展。

该乡位于安徽省境内。

资源优势

木塔乡属山区农村,林、茶、粮、畜牧是当是居民的主要收来源。境内森林资源丰富。

木塔乡全境属山区,东北高,西南低。龙泉河上游有两条较大支流分 别有小的河流分布境内南、北部,东部有两条较大河流至江西省境内;小(二)型东坡、张堡、南安水库、王家水库集雨面积分别为350、360、100、400公顷,总库容量分别为38.3、30.4、15.5、47.2万方。木塔乡属山区,四山环绕,地形走向自东北向西南,云雾缭绕,山峦迭嶂,林壑幽深,万木丛荣,茶园点缀其间。境内水田分布于山麓村旁,溪漳侧畔,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松、杉、株等木材,是东至县木材和茶叶的重点产区之一。同时还出产松脂、香菇、生漆、油桐油茶孟宗竹等土特产品。木塔乡境内森林资源丰富,主要生产木竹、茶叶、香菇、木耳、油茶、野生中药材等大宗产品。茶叶“天鹅云尖”、“白梅花尖”、“赤土云尖”屡获大奖,特别是“天鹅云尖”茶先后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等荣誉称号,自1997年起被国务院办公厅、及中直机关和省政府办公厅定为招待茶。2007年“天鹅云尖”获安徽省著名商标荣誉。安徽天鹅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先后被认定为池州市农业产业化企业、安徽省供销社系统农业产业化企业。

经济发展

2015年,全乡完成国民生产总值达3.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40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200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9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800元。

农村经济

2006年至2008年,木塔乡坚持稳定粮食生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连续3年粮食生产面积突破8000亩,双低油菜种植面积突破5000亩。引导群众按市场机制种植棉花,2006年全乡棉花种植面积达3460亩,2007年突破6000亩,2008年因国际市场影响种植面积回落到4500亩。三年来大力实施木业、茶业、竹业、食用菌四大致富工程。

林业致富工程:木塔乡是东至县重点林区之一,全乡林地面积321万亩(其中有林地302万亩)。坚持把林业作为乡域经济支柱产产业来抓,利用“封、育、管、造”相结合,依法经营,精深加工。2006年至2008年全乡人工造林6500亩,封山育林104万亩,依法流转林权38万亩,查处各类林政案件116起。2006年3月按县政府统一部署,实施木材加工企业清理整顿,通过重组兼并保留优而精的木材加工企业26家。2008年3月全面启动林权制度改革,预计2009年11月底结束。

茶业致富工程:木塔乡是东至县重点茶区之一,全乡茶园面积10688亩,一直以来,坚持以安徽天鹅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大田精制茶厂、佘师生态茶叶协会为龙头,大力实施茶叶致富工程。2006年,通过政府补一点,群众筹一点的方法,改造、沟汰中低产茶园5000亩,新发展生态无公害高效茶园2000亩。2007年依托安徽省天鹅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东至利安天润茶业合作社,社员达183人,实现产值102万元,带动周边500户茶农增收致富,2007年10月被安徽省农业委员会评为全省100家示范合作组织,荣获东至县2007年度合作经济组织奖。2006年安徽省天鹅茶业有限公司实现产值350万元,2007年3月被评为池州市农业产业化企业,2007年实现产值460万元,2008年3月被评为安徽省供销系统农业产业化企业,2008年实现产值1219万元,被列为东至县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基地。“天鹅云尖”绿茶于2006年被省认定为安徽名牌农产品,2007年12月荣获安徽省著名商标,自1996年起连续被国务院办公厅指定为礼品招待用茶。

竹业致富工程:木塔乡把实施竹业致富工程作为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2006年在木塔村、中园村、佘师村分别建立科技孟宗竹示范园450亩,2006年全乡垦复更新低产竹林3000亩,新增毛竹1000亩,2006年至2008年全乡分别实现竹业收入200万元、260万元、300万元。

食用菌致富工程:充分利用山区木材废料实施食用菌致富工程,2006年成立木塔乡食用菌协会,会员达246人,全乡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605万袋(棒),实现食用菌产值1000余万元,2007、2008年趋向规模化、产业化、珍品化,生产规模分别达到851万袋(棒)、801万袋(棒),人均增收550元。

特色产业

木塔乡属山区农村,乡政府带领群众重点做强林业、茶叶、食用菌、生态旅游“四大支柱”产业。林业继续走“封、育、管、造”相结合之路,山上管死,山下搞活,依法经营,精深加工,确保森林资源持续、高效、永续利用。茶叶以天润茶叶等三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以安徽天鹅茶业、赤土云尖、白梅花尖等名优茶厂为龙头,走“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之路,严把茶园管理、鲜叶采摘、茶叶制作等各个环节,采取面对面帮带等多种方式,培训茶叶生产不同环节的技术能手,提高茶叶生产水平,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农收入。以“天鹅云尖”茶叶荣获省级著名商标和省级名牌农产品为契机,木塔乡茶叶制作逐步形成统一标准、集约生产的现代农业模式。积极引导菌农稳定规模求效益,加强指导培训,使食用菌年生产规模达800万棒。把发展生态旅游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快集镇建设,树立边贸形象,实现了木塔、利安、苏村街道亮化、垃圾袋装化,秩序顺起来,治安好起来。

公路建设

2006年通村水泥路工程正式启动。大田村54公里、木塔村20公里、荣胜村72公里、郑村村28公里、梓桐村20公里佘师村、中园村266公里“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分别于2006年、2007年、2008年竣工并交付使用。另外佘师村4公里高山路、荣兴村6公里张保组和王家组机耕路拓改竣工。2007年横山村分流、汇源、郑坂三组村内道路硬化,率先在全乡实现通组公路及户户通水泥路工程。

木塔乡内基础设施齐全,截至2008年9月底,全木塔乡13个行政村中有6个村实

现了水泥路“村村通”,完成了盛家到白梅、富丰到乌木等40余公里村组公路拓改,98%的村民组通公路;投资153万元,修复、改造、维修水库、山塘、河坝、石堰76座(处),修建机耕桥12座;新建的木塔派出所综合楼,将为木塔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更好的治安保障;农家新楼林立,实现了从木结构到砖混结构的转变,农民饮水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自来水入户达到90%;农村电网改造全部完成,实现了村村通电;木塔乡13个行政村均开通了有线电视,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木塔乡98%的村民组通电话,建成移动基站4座,差转台7座,联通基站2座,居民手机拥有量达3000多部,信号覆盖木塔乡13个村、75%的村民组。

水利建设

2006年至2008年先后完成佘师村河堤水毁修复、荣兴美仁300米防渗槽、荣胜刘家200米防渗槽、朱湾堰以及新屋倒洪吸等水利工程。郑村、祝山、佘师、茶溪、郑村、祝山等移动基站的开通,手机信号覆盖率达到70%。木塔司法所、木塔中心小学、利安中学教学楼、木塔派出所综合楼先后落成完工。

学校和医疗

木塔乡村村有小学、乡有中学。乡有卫生医院,各村均建有医疗室。有文化、广播电视站;电影院;电视差转台。敬老院里可供养20位老人。中小学教学楼、卫生门诊综合楼一改以往破旧不堪的面貌,极大地改善了教育和医疗环境,提升了教育质量和医疗水平。消除了中小学D级危房4804平方米,改扩建新校舍3276平方米,木塔乡95%以上的农民系上了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带。为改善老人们的居住环境,方便老人生活,满足“五保”老人的需求,乡政府投资100万将原利安乡政府大院扩建成宽敞、明亮、洁净的敬老院,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绿化、硬化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建设院民宿舍45间(套),餐厅4间,文化娱乐室4间,浴室卫生间4间,通水、通电,配置有新床铺、新被褥、新炊具。使木塔乡五保老人入住率达55%。

生态乡镇

木塔乡继2012年获省级“生态乡镇”后,2013年度又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012年以来,乡党委政府把创建工作摆上重要工作位置。在省级“生态乡镇”的基础上,深入宣传国家级生态乡镇的目标意义,动员全民积极参与和支持;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生态文明创建密切结合,走“科技兴农,绿色强乡,旅游兴乡”之路;继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生态农业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森林覆盖率和村庄绿化率;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和集镇建设。全民参与热情高涨,创建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文化事业

木塔乡把敬老院建设列为2008年为民承诺办理的实事之一,在市、县民政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00万元(其中中华安徽省慈善协会捐赠45万元)将原利安乡政府大院改建成占地4000平方米,绿化、硬化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集生活、健康、娱乐于一体的标准化花园式敬老院,2008年9月26日,敬老院竣工,45位五保老人住进宽敞、明亮、花园式的敬老院,实现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

据介绍,木塔乡当年是中共赣东北省(后改为闽浙皖赣省)的重要根据地之一,红色资源丰厚,围绕“红旅小镇”创建,木塔乡重点保护了一批红军医院、制硝厂、枪械厂、战壕、战场等红色遗址遗存,维修了皖赣特委住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指挥部住址、知名烈士故居、红军堡等红色旧址,新建了3A级红军纪念馆景区,加上四座烈士陵园,红色景点遍布全乡。同时木塔乡又充分发挥千年古镇的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了红豆杉古树群、苏轼曾孙苏让墓园、千年古街、千年古村落、乡贤文化公园等一批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景点。

文化遗产

平安草龙灯与木塔“鸡公调”于2007年同时入选池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塔“鸡公调”—于清末民初传入,是饶河戏腔与本地土语方言的生物,流行于木塔郑村及周边江西浮梁地区,主要是节庆之日,出谱及宗祠完工时的演出活动。“鸡公调”表演丰富多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内容涉及到舞蹈、唱声、音乐、手工技艺、服饰美术等。时唱时舞,伴有独白,舞唱结合。演出时分角色着装,并绘画各式脸谱,主色调为红、白、黑。演出时鼓、琴、胡、锣、梆、呐从旁托唱与帮腔,增入了柔和优美的旋律。

平安草龙灯—始于宋朝后期方氏家族游草龙灯,至明洪武年间(1402年)提倡恢复汉族文化,方氏家族草龙灯复兴,并随朝代更替,赋于更多的文化内涵。流传于东至县木塔乡境内,艺技起源于本土,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由方氏家族发起,于当日夜晚游行。游行时,龙身遍插香火,泸州桂圆强光远射(强光电筒),九名游龙者游舞(其中舞龙身八人,一人舞龙珠),远看夜色中如同一条火龙追逐着明珠。深夜十二点,舞龙完毕,于是将草龙堆集于村口“行火升天”。一则祈求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二则倡导和睦相邻,互尊互重。

红色之乡

木塔乡是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时期,是方志敏的红十军根据地之一,红军独立师、红军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都曾经在木塔战斗、休整。皖赣特委、军分区司令部、秋浦县委都曾迁驻木塔,在此时期的木塔籍革命烈士史册有载的达150余人。解放后,先后建立了两座革命烈士纪念碑,永久缅怀。

历史名人

木塔乡是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方志敏领导的红军挺进师、县八中队活动的战略要地。佘师一带是赣北特委、分区司令部、红军医院等机关的驻地,大田茅棚里、老屋里曾是秋浦县第六区工农区政府驻地。畲狮村曾驻有赣北特委、分区司令部等机关。1933年,闽浙赣省委派王丰庆、叶钦等四同志来此进行地下活动,建立地下组织,发展革命力量。原秋浦县委书记曹光前是其中之一,还有郑立贵、汪初胜、郑玉成、祝金水等人。1935年,闽浙赣军区医院和财政部、宣传部也随之迁至荣胜村的西家、湾子里,并在这里印刷了闽、浙、赣发行的纸币。为保卫革命胜利果实,在此时期的革命烈士史册有载的达72人之多。为纪念革命烈士,解放后,党和政府先后在木塔、大田县、佘师三地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塔)三座,以纪念在此先后阵亡的72名烈士。

参考资料

木塔乡.东至县人民政府.2017-11-17

安徽东至县木塔乡:走进“红旅小镇” 遇见“诗和远方”.手机凤凰网.202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