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和春
杨和春,男,1943年生于湖北省枝江市问安镇四岗村,是一位农民和枝江市政协委员。自1966年起,他长期从事楠管艺术创作和表演,至今已有55年的艺龄。1980年,他加入了枝江县民间艺人协会。2000年,他被枝江市文化局表彰为枝江市优秀民间艺人。2002年,他被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宜昌市文化局表彰为宜昌市优秀民间艺人,并被授予宜昌市首批“农村文化中心户”的称号。同年,他还被表彰为枝江市优秀政协委员。2001年和2005年,他先后两次被授予湖北省“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5年1月8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用15分钟的时间讲述了杨和春的楠管人生。2008年12月30日,他被湖北省文化厅确立为第一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个人经历
杨和春,1943年生,1966年开始长期从事楠管艺术创作和表演,至今已有48年艺龄。
1980年加入枝江市民间艺人协会;2000年被枝江市文化局表彰为枝江市优秀民间艺人;
2002年被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宜昌市文化局表彰为宜昌市优秀民间艺人;同年被授予宜昌市首批“农村文化 中心户”;
2003年,被表彰为枝江市优秀政协委员。2001年、2005年被授予湖北省“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 个人荣誉称号。
2005年1月8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中,用15分钟的时间讲述了杨和春的楠管人生。
2008年12月30日,他被湖北省文化厅确立为第一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主要作品
杨和春,湖北省枝江市问安镇四岗村一位普通农民,年轻时拜师学得一手很好的楠管表演技艺。虽然已满72岁,但仍出口成章,表演的精彩节目赢得广大群众追棒,因此无论是家庭红白喜事、门店开业庆典,还是市、镇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举行大型宣传活动,都少不了请他到场演出。
几十年来,他钟情于人口计划生育事业,经常学习人口计生政策,收集人口计生工作典型,自采自编自排自演《党的政策好》、《婚育新风进万家》、《话说优生》等30多个楠管节目,为促进人民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立下了汗马功劳。几届国家、省计生委主要领导在观看他表演的节目后,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被推荐为枝江市计生协会骨干会员、问安镇计生协会理事,被表彰为全省人口计生“十大新闻人物”、全省人口计生协会工作“十大新闻人物”,由他传承的枝江楠管被申报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主要成就
一、钟情楠管,潜心表演,观众称他“杨本山”
杨和春尽管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勤奋好学,他说出来的段子,很难挑出语病。为了把楠管唱好唱活,他经常到群众中寻找创作灵感。他把表演楠管艺术当成自己的事业,走到哪里,就说唱到哪里,常常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屋场院落,礼堂舞台,一手怀抱楠管和单面,一手拿着云板,以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压韵的台词、朴实流畅的语言,风趣幽默的表演,让观众无不感到耳目一新,捧腹叫绝,所以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杨本山”或“枝江赵本山”。由于他钟情楠管艺术,潜心创作和表演,他的楠管作品先后多次获得省、地市级创作和表演奖。2001年,他在宜昌市民间艺术表演电视大赛上获得了“最佳表演奖”,2006年12月,他获首届“宜化杯”乐在新农村歌舞乐电视大奖特等奖。2008年,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人口计生委、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广电总台、湖北省文联联合举办的“生育文明之光”文艺汇演,杨和春的枝江市楠管节目《婚育新风进万家家家盛开幸福花》,以总分第三名的成绩荣获二等奖。杨和春在自己执着追求的楠管艺术领域里,坚持不懈,孜孜以求,努力挖掘民间文学,搜集整理民间故事,说新创新,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使得枝江楠管艺术闻名于荆楚大地。他的表演范围从问安镇、枝江扩展到周边枝城市、当阳市、秭归县、荆州市、仙桃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县市。
二、紧跟时代,弘扬正气,市民称他“加油泵”
杨和春积极参“枝江市文艺轻骑队”,常年走村串户,为群众带去喜闻乐见的楠管节目,反映枝江市改革和发展新面貌,他的激情表演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享受,还可以给观众励志、鼓劲,所以市民都称赞他是和谐社会的“加油泵”。近年来,枝江市在全市农村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他积极主动投身到楠管创作和表演中来。“农村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是农村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形式。如果是低星,出门无颜见乡亲,如果是满星,人人都要敬三分。得多星的,想增星,得少星的,想添星,得满量的,怕摘星。人人都有自尊心,户户都在搞竞争,农村改革面貌新,致富路上好前程,幸福家园一齐上,万众一心奔小康。”这便是杨和春创作的枝江楠管说唱段子《争星》中的一段。这个段子如春风化雨般悄然影响着枝江市农民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他还利用楠管艺术宣传计划生育国策,使枝江楠管成为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媒介。“说句实在话,女人要比男人强,家里事都是女人挡。自古常言说得好,姑娘心好有孝道,儿子心野增烦恼,从小家教是绝招,思想素质要提高,‘三德’意思记得牢。婚姻政策新变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提倡男的到女家,一对夫妇一个娃,双手浇开幸福花。”这是杨和春创作演出的枝江楠管说唱段子《婚育新风》中的一段,它使枝江人的生育观念在楠管艺术的熏陶中逐渐发生改变。杨和春针对法制教育、工商税收、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等农村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根据真人真事进行艺术加工,塑造出各类典型人物形象100多个。1995年,问安镇为了落实农民奔小康的措施,发动农户栽银杏,他创作了《摇钱树》,硬是逐村唱了个遍,很快银杏树就落实到了农户;朱家湾村党支部在发动农民办保险时遇到了农民不愿办的难题,请杨和春去“做工作”,他创作了《保险好》,一连演唱了8个晚上,结果,农民在欢笑声中看到了保险的好处,边听戏边找办保险手续的人现场办起了保险;镇派出所为了挽救一批走向邪路的青少年,请他去做“教育工作”,他创作并演唱了《一方平安》,经他形象化的演唱,给人以深刻的教益和启迪,使不少违法犯罪的青少年走上了勤劳致富的正道。当他了解到有些工商户偷税漏税时,就主动创作表演有关纳税光荣的楠管段子:“修铁路,建大坝,哪样不把税钱花;办学校,建医院,样样都要用税钱;这好比,国家是身体,税收是血液,两者千万不能离。”这些由杨和春自编自演的税收段子,在大街小巷广为流传。杨和春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也尝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给农民群众带来的实惠,他在心里暗暗立下了用楠管表演艺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决心。他把卡尔·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胡锦涛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等大会精神和党的群众路线观点,与枝江市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创作和表演了大量楠管作品,利用楠管这样一个农村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让党的理论方针传遍千家万户。他几十年如一日,甘当宣讲员,凝聚正能量。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枝江楠管成为枝江市党的理论宣讲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传承文化,授业传道,同行称他“看得远”
枝江楠管最辉煌的时间是上世纪80年代。1985年,枝江市楠管艺人达120余名,各种表演曲目200余篇。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枝江市楠管艺人越来越少。杨和春对枝江楠管的未来非常担忧,他常说:“现在年轻人对楠管接受不了,形成了断层,对民间艺术传承来说,这是致命的。枝江楠管创立已有百年,如果它消亡了,那就是我们楠管艺人最大的痛。”为此,他不仅自己酷爱楠管艺术,还乐当这门艺术的传承人。他从27岁就开始带徒弟,先后带了四代徒弟,现有很多传人,所传第四代徒弟有3人,分别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枝江楠管课题组主持人余远国、三峡大坝旅游集团专职演员彭士荣、枝江市干部冯一平。杨和春说,有了这些徒弟,枝江楠管的路会走得更远。他表示在有生之年将为把枝江楠管一代代地继承和流传下去,培养更多更出色的演唱新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改革开放前,杨和春除了上级部门请他去参加各类演出活动村里给他点工分外,其余的如为农户办理红白喜事演唱,他只吃顿饭,抽抽烟,从不计较报酬。随着市场经济逐渐形成,人们才开始给他支付演出费,每场少则20元,多则50元。困难户请他演唱,他一律免费。有人说:“您真是憨老头,一场弄这么点钱,划不来。”劝他说每场至少可以收取200元报酬,他却说:“好说不好听,能赢得大家的笑声和掌声,能换来一方安宁祥和就心满意足了。”许多单位搞活动或当地居民操办红白喜事邀请他去捧场,他乐此不疲,从不与邀请他的单位和个人讨价还价。
参考资料
【2021年4月宜昌楷模】杨和春.宜昌文明网.2024-05-08
千年古镇问安:乡土文化发“新芽” (图).今日头条.2024-05-08
枝江八旬楠管大师 自编红色曲目宣讲党史.枝江市人民政府.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