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内形成了比较先进的、资本密集型且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工业部门和传统的落后农业并存的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于1954年首次提出。费景汉、拉尼斯于1964年在辛克莱·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对刘易斯模型中的假设进行了部分修正,完善了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三人的观点最终形成著名的刘易斯一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型。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根森1967年在《过剩农业劳动力和两重经济发展》一文中依据新古典主义分析方法提出了戴尔·乔根森理论,认为农业剩余的出现才是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关键。1957年,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他的代表作《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首次提到了“地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二元经济结构对发展中原地区家包括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双重的影响:一方面,它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积累一定资金,促进传统部门的现代化改造,引导传统部门走向现代化。另一方面,二元经济结构如果长期存在和延续,会造成传统部门的长期落后,限制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粮食、原料、副产品、市场等作用的发挥,从而不利于现代经济的发展。因此,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就是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设法消除这些差距,实现工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提出

二元经济的提出

1953年,荷兰社会学家伯克(J.H.Bocke)在《二元社会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二元经济"这个术语,他在对印度尼西亚社会经济的研究中,把该国经济和社会划分为传统部门和现代化的由荷兰殖民主义者所经营的资本主义部门,二者在社会文化和经济制度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别。随后本杰明·霍华德·希金斯(Benjamin.H.Higgins)从“技术二元主义”的角度,用生产函数的异质性来表示原有部门和先进部门的区别,从而进一步描绘了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但是他们的理论属于静态二元论,只是把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作为经济体系中性质不同、行为迥异的两个部分,未能正确地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联系的机制。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1954年,辛克莱·刘易斯发表了他的论文《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后来又出版了专著《二元经济论》,创立了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模型。这一模型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概括为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建立了两部门经济发展模型,奠定了无限剩余劳动力供给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础,成为发展经济学第一阶段核心理论。

他认为,在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社会里,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低收入的劳动力,所以劳动力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而只支付传统农业部门维持生存相应的工资,这就促使农业劳动力源源不断地从农村流向城市,这一过程将一直延续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城市完全吸收,农村工资和城市工资趋向一致,城乡差别逐步消失,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为止。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是具有开拓性的,他把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联系起来,用现代部门的不断扩大来说明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并围绕这个过程,根据收入分配来解释资本积累,同时提出了贸易条件、工农业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费景汉、拉尼斯的二元经济结构论

费景汉、拉尼斯于1964年在辛克莱·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对刘易斯模型中的假设进行了部分修正,完善了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三人的观点最终形成著名的刘易斯一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型。该模型的出彩点就是认为工业的发展要和农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原因在于,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虽然是看似独立的产业,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是有巨大联系的。提高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导致农产品产量增加,这样就会满足非农产业对农产品的需求,满足了消费需求就可以给工业部门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从而提高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最终达到工农业部门生产率的共同提高,实现工农业的平衡发展。

乔根森与缪尔达尔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根森1967年在《过剩农业劳动力和两重经济发展》一文中依据新古典主义分析方法提出了乔根森理论。其中提出了乔根森模型,该模型的亮点在于证明工业产业领域的增长和农业产业领域的增长是互不分离的。农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产业的剩余转化到工业产业领域,保证了工业产业领域的增长和发展。没有农业剩余的出现工业就不可能出现、发展、壮大。更关键的是,农业剩余的增长速度也影响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产业转移的速度。所以他认为,农业剩余的出现才是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关键。

1957年,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他的代表作《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首次提到了“地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他通过“扩散效应”“回流效应”“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等概念,来阐述地理二元经济结构的成因。他认为,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会导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不平衡增加,这种不平衡就是二元结构形成的基础。

二元经济结构论

所谓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内形成了比较先进的、资本密集型且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工业部门和传统的落后农业并存的经济结构。二元经济既具有工业发展的基础,又有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在存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内,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需要通过工业部门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元经济的一般特点是: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中原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等传统产业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由于城乡经济不能同步发展,从而落后的农村经济制约了城市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资源配置与发展的特征是:先城市后农村,先工业后农业,先市民后农民。以牺牲农民生活来发展市民的生活,以牺牲农村来发展城市,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二元经济结构对发展中原地区家包括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双重的影响: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从其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是在原有传统落后的经济基础上,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机器大工业的产生,逐渐出现了城市的现代经济部门,从而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将来再由二元经济结构过渡到一元的现代经济。所以,二元经济结构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随着现代经济的产生而现代经济又相对不发达的条件下形成的。然而,既然有了一定程度和规模的现代经济,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设备的支持;二是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积累一定资金,支援传统部门的发展与开发,促进传统部门的现代化改造;三是它具有经济发展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吸引和推动传统部门的创新,引导传统部门走向现代化。

另一方面,二元经济结构如果长期存在和延续,特别是城乡二元经济差别长期不断扩大,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这种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造成传统部门的长期落后,是农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资金积累和农业收入低下,阻滞农业的现代化。而农业劳动者在利益的驱动下,会过度流向收入水平较高的城市,造成农业的萎缩。二是制约现代部门,特别是城市现代工业的发展。落后的传统农业,会限制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粮食、原料、副产品、市场等作用的发挥,从而不利于现代经济的发展。而且农村劳动力过度流向城市,会导致城市难以承受而产生各种城市弊端,如公用设施不足、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不安定等。三是导致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拉大,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解决经济二元化的对策

中原地区国民经济的二元结构主要表现为工业和农业产业间发展水平差距以及城市和农村地区性发展水平差距,因此,解决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就是要调整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设法消除这些差距,实现工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协调工业化战略

协调工业化战略就是针对片面工业化战略的弊端而提出的,其主要特征是:

灵活城市化战略

通过大城市模式为前提,带动周围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从而依靠发展小城镇(简称“小城镇模式”)实现中国城市化发展目标。

“小城镇模式”对于实现农村城市化的作用主要有:

参考资料

..202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