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效黎
著名爱国人士,伟大战士,祖上家境富有,为离石区街上著名“李府”。
个人简介
李效黎,父亲李文祺,1911年参加了“辛亥革命”,思想开明,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在山西省军界任职,后因厌恶军阀混战辞职回家。哥哥是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冀朝鼎的好友。她受父亲的影响,自小走出家门,立志读书,于1931年考入太原女子师范,1937年考入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成为离石县第一位女大学生,后就读于哈佛大学,从美国回国后,担任山西大学教授,其后,任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副经理。
人物生平
1934年秋季,"为反对国家考试"学生们举行罢课,震动全国,李月英被推选为女子师范学校的代表,勇敢地参加学生运动,积极上街示威游行,发表演说,公开揭露当权者的阴谋,走上街头向省教育厅请愿,强烈要求立即停止国家考试。
李月英站在学生运动的前列,力求唤醒当政者认清形势。有一天,冀贡泉,冀朝鼎的父亲当时任省教育局长通知她:"你的名字已列入黑名单,他们说你是'共产党'即将逮捕你,我倒相信你是无罪的,但你必须立刻离开太原市!" 说时迟,那时快。李月英立即购火车票去北平市(即今北京),她很快就消失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之中。从此,为有助于她逃逸,改名为李效黎,以策安全。
1937年,李效黎被接纳在燕京大学就读。李效黎有幸成为同情中国抗日战争的燕京大学经济学导师英国人林迈可先生的学生,林迈可先生早从1939年开始就献身于中国的抗日战争,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为八路军、游击队运送西药、通讯器材等奇缺军用物资,李效黎作为林迈可信任的学生和助手,经常参与这项秘密工作。
1938年和1939年暑假,他由一些地下党工作人员陪伴,两次通过日本人封锁区,晋、察、冀边区,晋东南根据地检查工作,抵抗日本侵略者。当林迈可离开她期间,李效黎深深地牵挂着他。林迈可自从来到山西黄土高原,转而特爱慕这位年轻女士。
林迈可返回时,从黄土高原对这个年轻少女处于一种特殊状态的爱慕:他既喜爱她的美丽动人,智慧超群,她的正直和热情,而且赞赏她既经确立的奉献精神。
一天晚上,林迈克给她来电话:需要她的紧急帮助。几分钟以后,李效黎进入他的房间,并发现各种药品。林关好门而且严肃地说:"这些药品都是给八路军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抗日本侵略者)和山区游击队武装力量。她们需要中文标志。如果英国向日本宣战,我想我将加入八路军"。李效黎理解什么是需要她去做的,她觉得这个外国人直立在他面前的是她已经等待着这么久的,她愿意跟随他未来足以面对任何艰险,准备着遭遇任何狂风恶浪。
1941年6月25日,李效黎与林迈可先生在燕京大学结婚。当时燕京大学的校长司徒雷登说:“中国学生嫁给外国教授,这在燕京大学还是第一次。”
1941年12月8日,这一天,新闻报道日本侵略者偷袭珍珠港。李效黎和她的丈夫林迈可从一个德国人那里听到广播,日本侵略者与美国,英国处于战争状态!李效黎匆忙收拾些基本的传导物(收、发报机,送话器,话筒等)以及枪支、子弹等,他们离开大学,驾驶着借用校长的汽车迅速离去,日本侵略者随即包围其住处。
在此一直住到1944年3月初,夫妇俩在华北各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有一次,他们疲倦了,口渴了,在一个小山村里休息,几乎成为日本鬼子的战利品。当隐蔽地不安全时,游击武装人员护送他们通过并协助他们迅速转移,李效黎未来的及喝水连忙赶赴隐蔽地点,约45分钟后,日本侵略者就进村了。
另一次,怀孕的李效黎当时在河边洗衣,听见敌机吼叫声,因为仅有一架飞机,以为只是一架侦察机,她隐蔽不动。林迈可在村内观察局势时喊叫:"效黎,危险!"不一会,当他冲出来,从一个岩石洞穴中用力拖她,比他们听见几个炸弹的爆炸声还要大。和李效黎一起洗衣的两位妇女不幸遇难。
1942年除夕,林迈可和李效黎,和保护他们的游击队员们,抵达肖克将军在坪西的抗日根据地,过了春节,他们进入八路军晋察冀总部,他们受到聂荣臻司令员的热烈欢迎,并和林迈可畅谈。这是他到边区第二次工作。"你的知识和专长对我们非常有用"。聂司令员认真地说。"我希望你能有足够长的时间帮助我们重建收-发两用机,并培训人员如何使用。"林迈可答道:"我非常乐意在这里,做一些有助于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工作。但是,我必须会同我的妻子商讨决定"。一听这话,李效黎说:"当然,我将愉快地为你在此帮助根据地军民,为我的祖国贡献一切力量"。
在聂荣臻司令员的安排下,那时是暖和的四月,李效黎在电讯学校教英语。分发到夏季军服。林迈可穿上军服,成了"八路军外籍战士"。李效黎理成短发,穿上军服,看上去很洒脱。
1942年10月15日,李效黎生了一个女婴取名"爱丽卡"(Erica),中文姓名叫林海文。1944年4月,林迈可和李效黎渡过黄河,5月末他们到达延安市,过了几天后,林迈可被任命为第八路军总部通讯顾问,同时也是新华通讯社对外广播部顾问。
1944年春天,李效黎夫妇随军到达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的欢迎。当时的延安,英语人才奇缺,精通英语的李效黎便应邀开办了英语学校,并亲自讲授英文。同年6月,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7月,美国军事观察组抵达延安。李效黎参加了这些重要活动,并负责教6位美国军官学习汉语。林迈可则发挥所长,被任命为八路军总部通讯顾问,同时担任新华通讯社对外广播部顾问。精通无线电技术的林迈可不仅为军区总部和各分区修好了电台,试建成功了第一台大型发报机,开创了新华社的国际广播,让世界第一次听到了来自中国延安的声音,还被委以开办无线电通讯培训班重任,并亲自代无线电工程课程,李效黎给学员们教授英文。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为我军培养了第一批宝贵的无线电技术人才。
在延安,李效黎和丈夫曾两次受到毛泽东的宴请,她晚年仍对这两次宴请记忆犹新。一次是她和丈夫到延安市两个星期后,毛泽东在杨家岭举行晚宴欢迎他们,刘少奇、周恩来、贺龙、叶剑英等人均在场。席间,林迈可听不懂毛泽东的湖南省口音,李效黎当起了“翻译”。第二次是在1945年11月7日,林迈可夫妇携一子一女(他们的儿子贾科莫出生于1945年1月)即将返回英国,毛泽东和江青设宴款待了他们。李效黎再次做了丈夫的“翻译”。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林迈可与李效黎回到英国定居。
1952年,林迈可从过世的父亲那里继承了伯克勋爵的爵位,李效黎因此成为英国首位华人贵族夫人。
虽然继承了爵位,但他们在英国的生活并不如意。国民党政权驻英国“使馆”告知英国外交部,李效黎夫妇与中共高层关系密切。李效黎夫妇不得不远赴澳大利亚,林迈可加入了澳大利亚籍。1959年,他们到了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1954年8月,李效黎偕丈夫林迈可随工党代表团访问中国并担任翻译,为中英两国友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此后,李效黎又多次回到中国,为中英两国的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
在1961年,林迈可与李效黎定居美国并成了美国公民。他们曾想一起重访中国,但遗憾的是林迈可因病于1994年2月13日辞世。李效黎决定不再延期,在其丈夫辞世后很快回到祖国怀抱。
1975年,李效黎加入美国籍。1983年,夫妇二人来到中国,受到萧克等老朋友的宴请。
1994年2月13日,林迈可在美国病逝,享年84岁。他去世6周后,李效黎回到中原地区定居,中国政府给她在北京提供了一套公寓,以感谢她当年对抗战的支持。
1998年冬天,李效黎回到故乡离石区探亲,并为东关小学捐资助学。
2003年,李效黎回到美国,同外孙女苏珊一起生活。她的女儿爱丽卡和儿子贾科莫均已在10年前去世。
2010年4月25日,李效黎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去世。
著有回忆录《延安情》(上海远东出版社1991年12月版)。
2005年8月,李效黎女士家乡吕梁离石区政协编辑出版了《离石文史资料·李效黎李效民专辑》。
其兄,李效民,1901年生。1917年考入清华大学,1926年考入美国西北大学商学院(公费),1928年考入哈佛大学商学院(公费),获得商业管理硕士学位,1930年考入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1934年回国后任山西大学法学院教授。后在中国银行天津分行、重庆分行、上海分行等部门任职,解放后先后在中国银行管理处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任职。文革中,1970年到河南省干校劳动,1971年,病逝于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