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Celestia

Celestia

Celestia 是一套开放原始码的 3D 天文软件,在 Linux 操作系统下编写,利用 英伟达® 加速元件处理高解析度的材质与纹理贴图,流畅地显示高解析度影像。Celestia 能存取 美国航空航天局 影像资料库中的星球与星系目录,让您能看到“飞越”宇宙的虚拟实境。

NASA 的目标是让大众能轻易取得太空探测任务的资料。NASA 研究许多方法让大众分享科学研究成果的喜悦。NASA 主动协助教师,合作发展各种技巧与工具来激励学生。NASA 致力鼓励青年学子成为新一代科学家、技术人员、工程师、以及数学家。为达成这个目标,教师必须使用足够的工具。Celestia 这项宝贵工具能在住家以及其他场所,可发挥激发与教育青年学子的成效。

Celestia 是由克里斯 · 劳瑞尔(Chris · Laurel)主导开发。包括现今成为计划赞助的 美国航空航天局 在内,结合众多研发人员的努力,共撰写约 10 个版本的 Celestia 成为众人吸收太空与星球知识的窗口。这项工具运用 英伟达 绘图技术,让使用者透过影像来探索庞大资料库里的内容,其中包含星球与星系的目录,以及由星际太空船所收集的影像资料。通过桌上型或笔记本 PC 或 麦金塔,使用者可利用各种方式来观看资讯,其中包括:调整时序设定(观察未来将发生的事件)、调整视窗锁定的影像范围、仔细观察地球与其他星球,包括太阳银河系、以及其他各种天体

该 3D 视觉化工具可让使用者能透过特殊方式来观看我们的宇宙,结合 PC 平台与 英伟达 绘图方案,让广大群众能观看到壮观的天文景象。

最新版本

Celestia 1.6.1.0 是 Celestia 软件中的最新正式版本,更新木星(Jupiter)的 62 颗卫星,土星(Saturn)的 60 颗卫星,天王星(Uranus)的 28 颗卫星,海王星(Neptune)的 18 颗卫星和冥王星冥王星)的 3 颗卫星全部资料。它将所有的卫星的图样改进,将旧有的卫星变成椭圆形或扁形的或已知的图样,而且名字从只有卫星名和编号变成卫星名、该行星的名字和数字编号,例如:土卫十(Janus)的名字就是“Janus/Saturn X/1980 S 1”,你在 Target Name(输入名称)中打任何一个名字都可以搜索到该卫星。小行星的名字从编号或名字改成编号和名字或编号,加该小行星的有的英文名,再加上编号。它还可以剔除小卫星的名字和轨道,这在 Render(渲染)的 View Options(视图选项)中的剔或剔除 Minor Moons(小型卫星)的 Orbits(轨道)或 Labels(标签)。

但是 Celestia 1.6.1.0 有一个缺陷,恒星没有星芒效果,大气层只能看见日冕(Celestia EP 已经修复)。

使用教程

依据依巴谷星表,Celestia 内建将近 1.2 × 10^5 颗恒星。可调整最大可见的视星等来改变荧幕上恒星的数量,也可改变恒星呈现出的外观。Celestia 利用非常精确的 VSOP87 理论计算轨道,包括双星行星太阳系外行星矮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人造卫星航天飞机,也提供了各行星、卫星的日食月食预测。

可以用简单的键盘、鼠标指令以任何速度、在数秒内到达 Celestia 宇宙的任何地方,包括了球状星团、不规则、椭圆、透镜或螺旋星系(内建超过 10^4 个星系),也可将旅途的视野设定成向前、向后或任何方向。可环绕天体,与天体同步运转,或追踪运行中的天体。

可将时间设定在过去到未来的任何时刻,可用UTC或当地时间。可调整时间流逝的速度,从正常的 10^15 倍到 10^-15 倍,也可暂停或倒流。不过快转到公元或公元前 2.0 × 10^8 年元旦(1 月 1 日)就会停止。尽管如此,太阳系行星轨道只在数千年范围内才算精确,超过了数千年就有不准确。另外也有光时校准(Light-时间 Correction)。

可显示各天体的名称,和天体表面特徵的名称,包括撞击坑、火山、峡谷、海洋、城市等等。

Celestia 还展现了其他细节,如大气层、晨昏时的橘色光线、天体表面特徵、地形阴影、移动的云、云影、水面反光、夜半球的城市光点、行星环、环的影子、食、彗尾、恒星光芒、星座连线和界线。

控制方法

鼠标

左键拖动:改变视角

右键拖动:环绕选定对象

鼠标滚轮/ Ctrl + 鼠标左键:调整选定对象距离

Shift + 左键:改变视野

滚轮点击:切换视野

左键点击:选择对象

左键双击:置中对象

右键点击:打开菜单

键盘

导航

H:选择太阳(Home)

C:置中所选对象(Center)

G:前往并跟随(Goto)

F:跟随对象(Follow)

Y:同步轨道对象

::锁定对象

":追逐对

T:跟踪对象

Home:接近对象

*:后视镜

End:远离对象

ESC:取消当前执行的运动或脚本

←:左转

→:右转

↑:上抬

↓:下抬

0:选择此行星系的主恒星

1 ~ 9:选择此行星系的对象(例:2 = 金星,4 = 火星等)

Enter:查找物体。

Ctrl +C / INS:复制行星在线信息(URL)

时间

空格:暂停/恢复时间的流动和脚本

J:时间后退/前进

\:实时(速度)

L:改变时间速度:× 10

K:改变时间速度:÷ 10

Shift + L:改变时间速度:× 2

Shift + K:改变时间速度:÷ 2

!:实时(具体时间以系统时间为准)

?:开启光传播延迟

-:忽略光传播延迟

显示标签

E:星系

Shift + E:球状星团

B:恒星

P:行星

Shift + P:矮行星

M:卫星

Shift + M:小卫星

W:小行星

N:宇宙飞船

=:星座

\u0026:位置

显示物体

U:星系

Shift + U:球状星团

^:星云

Ctrl + A:大气层

I:云

Shift + I:Lua 工具开关(Celestia 不内置 Lua 工具,需要从官网下载安装)

Ctrl + L:夜视图

Ctrl + T:彗尾

Ctrl + E:星月食阴影

Ctrl + B:星座边界

/:星座连线

;:赤道坐标系

Ctrl + K:标记

O:轨道

观察

{:减少环境光

}:增加环境光

(:减少星系的光增益

):增加星系的光增益

[:减少限制级

]:增加限制级

——如果自动星等关闭:增加限制级(更少的恒星

——如果自动星等开启:增加在 45° 视场限制级

Ctrl + Y:自动星等开关

,:缩小视野(Shift+ 鼠标左键拖动)

.:扩大视野(Shift+ 鼠标左键拖动)

Ctrl + X:反锯齿

Alt + Enter:切换显示模式(全屏/窗口)

Ctrl + P:标记所选对象

+:切换行星纹理(一般/知识界限)

%:切换恒星颜色(光谱型约定颜色/纹理颜色)

Ctrl + S:周期明星风格(模糊点/正常点/缩放点)

V:数据文本(无/简略/详细)

Ctrl + W:切换显示模式(真实/线框)

宇宙航行

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停止

F2:速度设置为 1 km/s

F3:设置速度为 10³ km/s

F4:设置速度为 1 C

F5:速度设置为 10 C

F6:设置速度为 1 AU/s

F7:设置速度为 1 ly/s

A:增加速度

Z:降低速度

Q:扭转方向

X:运动方向设置屏幕的中心

小键盘(须开启 NUM LOCK)

4 = ←

6 = →

8 = ↓

2 = ↑

7 = Home

9 = End

5:停止运动

使用举例

日食月食

导航(Navigation)\u003e 查找食(Eclipse Finder),设置日/月食、地点(某行星)与时间范围,然后选择所列结果的其中一个,点最下面按钮计算日期并前往行星(Set Date and Go to Planet)前往该时间地点。

或直接将时间设置至已知日/月食时间。

如果搜索的是地球上的日食,则会看见画面为地球表面出现月球的影子;如果搜索的是地球的月食,则会看到月球被地球影子遮住。

按键盘 L(加速)、K(减速)、J(倒转)调整时间以观察影子动向。

此时如果要看地球上某地的日食图像,则:

选择月球或太阳:导航 \u003e 选择物体(Select Object),或以鼠标左键点选该物体。

锁定:导航 \u003e 追踪所选物体(Track Selection),或按 T。此时此物固定于画面中央。

选择地球,按 Enter 键入地点名称后再按 Enter,即可选择该地点。

前往该地:导航 \u003e 前往所选物体(Go to Selection),或按 G。可设置距离为 0,或以鼠标滚轮拉近。

此时即看到天空中央有太阳或月球,按 Shift + 左键向上移,即可放大,并调整目标至适当大小。

按键盘 L(加速)、K(减速)、J(倒转)调整时间,观察日食过程。

Shift + Ctrl + 鼠标左键可以编辑行星(需要提前按 Shift + 2 开启编辑模式)

只是此软件无法模拟日食发生时的天空颜色亮度变化。

插件制作教程

该软件可以进行自制星球的操作,但是需要简单的编程和代码,不能直接在软件界面里制作。做出来的天体或者天体系统叫做插件,插件可以让 Celestia 的世界更加精彩。

注意事项:由于软件是由 Linux 编程,而 Linux 系统区分大小写,所以制作时要注意代码关键字大小写问题。

Celestia 支持中文名称的插件文件,但是由于微软自带的 notepad 默认将代码保存为 ANSI 模式,所以使用 Notepad 输入中文将会导致 Celestia 无法读取导致插件名显示异常(呈“?”)。如果想要为插件赋予中文名称,使用Notepad++ 即可解决问题。

Celestia 插件安装目录为 Celestia\extras 或者 Celestia\extras-standard。将插件主文件以及贴图放入该目录,重启 Celestia 即可看到效果。

注:教程中“#”字符为可选项,实际上插件项前加上“#”字符可以时该项失效,若想让插件项生效,去掉“#”字符即可。

插件本质为文本文档,所有的代码可以写入文本文档,保存后更改扩展名,就是插件的主文件。

插件主文件格式示例:

恒星部分

恒星插件的扩展名为“.stc”(全称 Star Catalog,译名星表),是 Celestia 用来存储恒星与合星质心的文件。

单星:

"HD 97401:Plu"(如果在“"”前写数字,表示增加 HIP 编号,如果 HIP 编号已有,则更改该恒星的数据。其中添加“:”可以使得该恒星有多个名字可被搜索)

{

RA 64(赤经

Dec 167(赤纬

注:Celestia 的赤经和赤纬是维基百科的小数形式。其中恒星的赤经化为小数后,需要 × 15。

Distance 51547(距日距离,单位 ly)

SpectralType "G2V"(光谱型)

注:SpectralType   共有 3 个部分组成,分别为恒星光谱,次型和光度级组成。

“G”表示恒星光谱型,主要分为“O、B、A、F、G、K、M”,还有特殊光谱,为“C、N、R、S(碳星)L、T(褐矮星)”。

约定颜色:

沃尔夫·拉叶星

WC:蓝色

WN:蓝色

普通恒星

O:蓝色

B:蓝白色

A:白色

F:黄白色

G:黄色

K:橙色

M:红色

碳星

C:红色

N:红色

R:红色

S:红色

褐矮星

L:栗色

T:暗红色

视觉颜色:

沃尔夫-拉叶星

WC:蓝白色

WN:蓝白色

普通恒星

O:蓝白色

B:蓝白色

A:蓝白色

F:青白色

G:白色

K:黄白色

M:橙红色

碳星

C:橘红色

N:橘红色

R:橘红色

S:橘红色

褐矮星

L:深红橙色

T:深红橙色

“2”代表该恒星的次型,从 1 ~ 9,数值小的恒星属于该光谱型中的早期恒星,数值大的恒星属于该光谱型中的晚期恒星。早期恒星温度比晚期恒星更高。

“2”后紧随的“V”是恒星光度级。目前 Celestia 支持的光度级主要有:

特超巨星:I-a0

超巨星:I-a

超巨星:I

暗超巨星:I-b

亮巨星:II

暗巨星:III

亚巨星:IV

矮星:V

亚矮星:VI

白矮星:DA、DB、DQ、DZ

中子星:Q

黑洞:X

注:超巨星类(I-a0、I-a、I-b)在“I”与“a”和“b”之间是否加“-”随意,对插件效果不影响,Celestia 会自动显示。

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的光度级写在次型前,例如“DA2,X”。

天体恒星)类别”,又称光谱型。

Texture "gstar.*"(纹理,可有可无,没有可按光谱分别)

注:默认纹理分别为:

Default:astar.*(在恒星光谱型超出范围或未确定时使用该贴图)

O、B:bstar.*

A、F:astar*

G、K:GStar*

M、C、N、R、S:MSTAR*

L、T:browndwarf.*

WD:astar.*(注:WD 是白矮星(White Dwarf)的缩写)

NeutronStar:astar.*

详情请见:Celestia\celestia.cfg(该文件为文本文档类型的配置文件,使用 notepad 即可打开编辑)。

注:其中JPEG 图片扩展名可以缩写为“.*”,但是其他格式不可以。

AbsMag 4.9(绝对星等

#AppMag 20.89 (视星等

注:“AbsMag”和“AppMag”只能择一使用。

Radius 635670(半径,单位 km)

#SemiAxes [1 1 1](长、高、宽之比,但完全是球体可省略)

RotationPeriod 3700(自转时间,单位 h)

}

图为恒星测试效果

多星:

注:多星的代码比较复杂。下方代码是多星系统中的一个子星举例。

Barycenter "Barycenter"(恒星质心

{

RA 100(质心赤经

Dec 24(质心赤纬

Distance 6400(质心距日距离)

}

"Wolf-Rayet Star"

{

OrbitBarycenter "Barycenter"(质心名称)

SpectralType "WN2"(光谱型)

Texture "ostar.*"(恒星贴图)

AbsMag -12.24(绝对星等

#AppMag 16.64(视星等

注:“AbsMag”和“AppMag”只能择一使用。

Radius 10940640(半径)

EllipticalOrbit(轨道数据)

{

Period 36(环绕周期,单位 yr)

SemiMajorAxis 58(轨道半径,单位 AU)

Eccentricity 0.25(轨道偏心率,0 是正圆,1 是抛物线

Inclination 72.6(轨道倾斜度)

AscendingNode 38.7(升交点经度)

ArgOfPericenter 180(近心点幅角)

}

Obliquity 72.6(轨道倾角

EquatorAscendingNode 38.7(赤道升交点经度)

RotationPeriod 6493700(自转周期,单位 h)。

}

注:在同一质心中可以无限创建恒星

恒星质心必须有,这是多星插件的基础,否则插件就会失效。

将以上代码保存,并将文本文档扩展名改为“.stc”放进指定目录中(见上文)。在格式完全正确的前提下,重启 Celestia ,搜索该天体,前往后即可看到效果(括弧及括弧内的字符不要输入)   。

行星部分

行星插件的扩展名为“.ssc”(全称 Solar System Catalog,译名太阳系目录),是 Celestia 用来存储行星系天体的文件。

(官网 Mod 网站下载的一个例子(对此稍加修改),来自参宿四 B 星(红矮星)的 Zanoni):

"Zanoni(行星名字)" "Betelgeuze B(恒星名字)"

#"Moon" "The Test Star/Zanoni"(如果是卫星,格式为:"名称" "母恒星名称/所环绕的行星")

{

Class "planet"(天体定义)

注:Celestia 的天体定义主要分为:

行星:planet

卫星:moon

矮行星:dwarfplanet

小卫星:minormoon

小行星:asteroid

彗星:comet

航天飞机:spacecraft

Texture "zanoni.*"(行星纹理)

#NightTexture "zanoni-night.*"(夜光贴图,比如城市的灯光、熔岩的光、极光或其它)

#BumpMap "zanoni-bump.*"(凹凸贴图,用于加深细节以使其逼真,制作起来相对容易,与法线贴图只能择一使用)

#BumpHeight 18.7(凹凸深度)

#NormalMap "zanoni-normal.*"(法线贴图,相对于凹凸贴图效果更好,但是制作方法更难)

#SpecularTexture "terra1-spec.*"(反光贴图,越白反光越强,越黑反光越弱。注:有海洋或冰的行星需要使用)

#SpecularColor [ 0.35 0.5 0.55 ](反光的颜色)

注:所有涉及到颜色的项,方括号内部格式统一为:“[ R G B ]”。

#SpecularPower 15.0(反光的强度。数值越大越集中,越小越发散)

#Mesh "himalia.3ds"(模型,一般不规则物体会用到)

#OrbitColor [ 0.0 0.0 1.0 ](行星轨道颜色)

注:Celestia 会自动判定轨道颜色,和恒星贴图类似,此项可有可无。

#Orientation [ -90 1.0 0.0 ](三轴,用于调整模型角度)

注:所有涉及到三轴的项,方括号内部格式统一为:“[ X Y Z ]”。

Radius 6400(半径)

#SemiAxes [ 6405 6398 6405 ](长、宽、高,单位 km。与恒星插件不同,该项与“Radius”只能择一使用)

Oblateness 0.004(行星扁率)

Color [ 0.7 0.2 0.64 ](行星远观颜色)

BlendTexture true(让“Color”着色行星贴图)

#HazeColor [ 0.2 0.35 0.54 ](行星表面的雾的颜色,只有在“OpenGL 顶点格式”或“英伟达 Combiner”渲染通道(或更高)里才会显示)

#HazeDensity 0.24(雾的浓度)

#Emissive true(让天体无阴影)

#Clickable false(让天体禁止被选中)

#Visible false(让天体不可见)

#InfoURL "http://zh.celestia.wikia.com"(链接,可以右键行星进入网页查找资料)

EllipticalOrbit(轨道数据)

{

#Epoch 2457000.5(历元,单位儒略日,表示下列轨道参数的参考时刻)

Period 0.655(轨道周期,单位 yr,如果是卫星,单位为 days)

SemiMajorAxis 0.8(半长轴,单位 AU,如果是卫星,单位为 km)

Eccentricity 0.07(轨道偏心率)

Inclination 6.2(轨道倾斜度)

AscendingNode 180(升交点经度)

ArgOfPericenter 100(近心点幅角)

MeanAnomaly 265(平近点角)

#MeanLongitude 265(几何平黄经)

注:“MeanAnomaly”和“MeanLongitude”只能择一使用。

#LongOfPericenter 48(近心点经度)

注:“ArgOfPericenter”和“LongOfPericenter”只能择一使用。

}

Atmosphere(大气层数据)

{

Height 96(大气顶端距离表面的高度,单位 km)

#Lower [ 0.65 0.52 0.43 ](低层大气的颜色)

#Upper [ 0.84 0.48 0.26 ](高层大气的颜色)

#Sky [ 0.3 0.3 0.6 ](天空颜色)

#Sunset [ 1.0 0.6 0.2 ](日落的天空颜色)

注:以上四项在“OpenGL 2.0”渲染通道中不显示,可以舍去。

Mie 0.0025(米氏散射)

MieAsymmetry -0.27(背光散射,数值越低背光散射越强)

Rayleigh [ 0.0025 0.001 0.004 ](瑞利散射)

MieScaleHeight 15(米氏大气散射程度)

#Absorption [ 0.0055 0.008 0.002 ](米氏大气消光,这里表示大量吸收红光和绿光,剩下蓝光)

CloudHeight 9.6(云层高度)

CloudSpeed 48(云层速度)

CloudMap "zanoni-clouds.*"(云层贴图)

CloudShadowDepth 1.0(云层阴影)

}

UniformRotation(自转数据,不加则认为潮汐锁定

{

Period 277.22(周期,单位:h)

Inclination 2.9(转轴倾斜角度)

}

Rings(光环数据)

{

Inner 60000(光环内径,单位:km)

Outer 120000(光环外径,单位:km)

Texture "zanoni-rings.*"(光环贴图)

}

Albedo 0.33(反照率,会影响行星的亮度和温度)

}

更新行(卫)星属性

Modify "Io" "Sol/Jupiter"(如果是行星则为"Jupiter" "sol")(更新卫星,与编写行(卫)星名称的规则一样)

{

SemiAxes [ 1830 1818.7 1815.3 ](物体的长、高、宽,单位:km,或使用“Radius”)

#CustomRotation "iau-io"(自定义自转,可以删除)

}

将以上代码保存,并将文本文档扩展名改为“.ssc”文件放入软件指定目录中,在格式正确的前提下,重启 Celestia ,搜索该天体,前往后即可看到效果(括弧及括弧内的字符不要输入)。

备注:凡是有关颜色的项颜色数据必须是在 0 ~ 1 之间,因此系统数据需要 ÷ 255 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因为 Celestia 支持的红、绿、蓝色调强度最高值是 1。

深空天体

深空天体插件的扩展名为“.dsc”(全称为 Deep Space Catalog,译名深空天体目录),是 Celestia 用来存储深空间天体的文件。

星云制作如下

Nebula(类型,这里是星云) "M16"(名称)

{

Mesh "1995-44-a.3ds"(模型)

注:星云插件需要模型文件才能显示。文件后缀为 3ds 或者 cmod(该文件属于 Celestia 特有文件)。

Axis [ 0.205007 -0.737927 -0.642989 ](三轴)

Angle 146.298(角度)

RA 18.31404(赤经

Dec -13.8311(赤纬

Distance 7002(距日距离)

Radius 3.45(半径,单位 ly)

}

球状星团的制作方法如下

Globular(类型,这里是球状星团)"GBL S5824-12"(球状星团的名称)

{

RA 58.5(赤经)

Dec -70(赤纬)

Distance 50000(距日距离)

Radius 248(半径,单位 ly)

CoreRadius 0.68(核心半径,单位 角分)

KingConcentration 2.44(聚合度)

AbsMag -10.47(绝对星等

}

疏散星团制作如下

OpenCluster "OCS 12"(疏散星团编号)

{

RA 6.3(赤经

Dec -2(赤纬

Distance 37363(距日距离)

Radius 18.7(半径,单位 ly)

}

星系制作如下

Galaxy(类型,这里是星系)"SGC 584"(星系编号)

{

Type "E0"(星系类型,E0、E1、E2、E3、E4、E5、E6 是椭圆星系,S0 是透镜星系,Sa、Sb、Sc 为旋涡星系,SBa、SBb、SBc 为棒旋星系,Irr 是不规则星系

CustomTemplate "E0.png"(星系模式,有了模式 Celestia 才会显示星系。星系模式以 PNG 图片形式存储在 Celestia\models 文件夹中)

RA 36.5(赤经

Dec -37(赤纬

Distance 3000000 (距日距离)

Radius 525000(半径,单位 ly)

AbsMag -20.6(绝对星等

Axis [ 0.4372 -0.7548 -0.4891 ](三轴)

Angle 25.65(星系倾角)

}

将以上代码保存,并将扩展名改为“.dsc”放入软件的指定目录中,在格式完全正确的前提下,重启 Celestia ,搜索该天体,前往即可看到效果(括弧及括弧内的字符不要输入)。

所有的插件代码都可以精简一部分(例如带有“#”字符的项。只能择一使用的项可以根据需要删除另一个)。

参考资料

恒星光谱和光度级.图书馆.201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