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金花茶
东兴金花茶(学名:Camellia tunghinensis Chang )是山茶属,山茶属灌木,高可达2米,嫩枝纤细,叶片薄革质,椭圆形,先端急尖,基部阔楔形,上面淡绿色,边缘上半部有钝锯齿,花金黄色,苞片细小,分散于花梗上,萼片近圆形,花瓣倒卵形,子房无毛,花柱离生,果球形,果爿极薄。
分布于中国广西那棱牛栏村,生长在非钙质山地常绿林及龙州县的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灰岩上的常绿林中。
东兴金花茶其花与叶相比较大,分枝浓密,枝多叶茂,花繁冠美,观赏价值较高。
形态特征
灌木,高2米,嫩枝纤细,无毛。叶薄革质,椭圆形,长5-9厘米,宽3-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阔楔形,上面淡绿色,干后不发亮,下面无毛,有黑腺点,侧脉4-5对,与网脉在上面明显,在下面突起,边缘上半部有钝锯齿,叶柄长8-15毫米。
花金黄色,直径4厘米,花梗长9-13毫米;苞片6-7片,细小,分散于花柄上,萼片5,近圆形,长2-5毫米,背有毛,或有睫毛;花瓣8-9片,基部连合2-4毫米,倒卵形,长1-2厘米,无毛;雄蕊多数,4-5列,外轮花丝基部连生2-5毫米,无毛;子房无毛,3室,花柱3条,离生,长1.5-1.8厘米。蒴果球形,直径2厘米,1室,果爿极薄。
近种区别
该种具有金花茶组里较小的叶子,长5-10厘米,宽2.5-3.5厘米,薄革质,花亦较小,花梗长5-10毫米。本种曾被误作中越山茶(Camellia indochinensis Merr.),但后者花白色,花较小,花柄亦较短,叶无腺点。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广西那棱牛栏村,生于非钙质山地常绿林及龙州县的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灰岩上的常绿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广西那棱牛栏村。
东兴金花茶自然分布于十万大山东南面防城区境内的那梭乡上岳及平木村附近,约108°07′E,21°43′N。垂直分布海拔180-650米。分布区属低、中丘陵山地,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温度22.5℃,极端最高温度37.8℃,极端最低温度0.9℃;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14.9℃,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27.9℃;≥10℃年积温8195.8℃;年均降雨量2784.2毫米,最高达3827.7毫米,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多雨中心之一。雨季来临较迟,集中于夏、秋两季,占年降雨量的86.9%,冬春两季偏少,占年降雨量的13.1。平均相对湿度78%,湿度的周期变化与降雨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表现为冬、春湿度小,夏、秋湿度大,干湿交替明显。分布区的土壤为砂、页岩风化发育而成的酸性赤红壤。pH4.5-5.3,有机质含量4.5-5.8。分布区的地带性植被为赤红壤季节性雨林,属热带森林的类型。植被的现状以灌草丛为主,森林植被保存较少,尤其原生性天然林保存更少。东兴金花茶出现的群落类型主要有黄樟、鹅掌柴、东兴金花茶和蕈树、水石梓。
东兴金花茶群落两种,群落均为次生林,其主要在群落中居林下灌木层。
繁殖方法
东兴金花茶果熟于12月。种子成熟采收后,只要温度(10℃以上)和水湿条件适宜,可立即播种,达到早萌芽、早生长。由于中国桂林气温较低,不适于冬播,宜将采收的种子洗净,采用常温下润沙层积贮藏,控制种子的一定含水量(约20%)和微弱气体交换,以延长种子寿命,待翌年2月气温回升后播种。2月10日将种子播于高荫棚下苗圃地,播后覆土厚度相当于种子的两倍,面覆盖稻草,并经常淋水保湿,29天后种子开始萌芽出土,发芽率76%。种子萌发出土时子叶不出土,属于子叶留土萌发类型,子叶3-4片包于种壳内。胚根伸长3-5厘米时,胚芽才开始萌发伸出地面。胚芽出土初期茎紫红色,具初生不育叶4-5片。幼茎高达5-8厘米时开始生长出紫色的发育叶3-4片,第一次展叶完后即封顶转入休眠期,此时叶色亦逐渐转绿,随之不育叶开始脱落。此后有3-4次抽芽生长。当年苗高11-16厘米,平均13.6厘米,根茎粗3-4毫米,平均3.2毫米。着生叶6-10片,平均7.5片,一年生苗有6O的植株分枝。主根发达,直伸。
主要价值
东兴金花茶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重要珍稀濒危植物,因为具有黄色的花,在园艺上具有重要价值。由于是金花茶组植物中生于土山区叶形最小的一种,故又名小叶金花茶。其花与叶相比较大,分枝浓密,枝多叶茂,花繁冠美,观赏价值较高。
保护级别
保护级别:该种列入中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Ⅱ级。
濒危原因:稀有种。由于分布区狭窄,采伐薪炭林木,破坏植被生境,挖取野生苗木等,使本来不多的树木不断减少,果实又受鼠兽为害,致使这些种类的生存受到威胁。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