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京八件

京八件

京八件,也称为“大八样”,一种由8种不同形状、不同口味组成的京味糕点,是中国京津地区汉族精制的风味糕点。

京八件原是明清的宫廷糕点,后流传至民间,曾一度消失了50余年,后来稻香村查阅了大量古籍文献,经过研发和调整,最终在2007年重新制作出了北京“京八件”。标准的京八件规格分为大八件、小八件两种,又分为头行、酒皮、酥皮这三种品类,它以山楂、枣泥、青梅、葡萄干、玫瑰、豆沙、白糖、椒盐等8种原料做馅心。制作时面粉中放适量油、水和成面团,分成小剂作皮。经包馅、模压、烘烤制成,一般做成扁圆、如意、桃、杏、腰子、枣花、荷叶、卵圆等八种形状,即福字饼、禄字饼、寿字饼、喜字饼、太师饼、椒盐饼、枣花糕、萨其玛等形状。其口感酥松绵软,甜蜜香糯,口味醇正,甜咸适度,同时还分别兼有奶香、枣香、豆香及天然鲜花香。

京八件分别为福、禄、寿、喜、财、文等,既能够文雅、形象地把人们生活中的“八件”喜事展现出来,也能够带有美好的寓意。2019年,北京稻香村京八件手工制作技艺入选第六批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历史沿革

孛儿只斤·忽必烈入主北京后,市面上出现了以蒙古饽饽为主的细点;明朝朱棣迁都北京后,又传入南方糕点。据传,从明朝时起,皇室贵族们就有一种习俗,每到重大行日举行祭祀时,都要用盘子摆上几样糕点,放在桌子上用作装点,选取的都是用料考究、外形好看的糕点。因为大家都要举办祭祀,那些皇室王族在走亲访友时,也会特意备下一些糕点,作为拜访时的随另礼,或者当作赠送的礼物,让侍者给送到对方家中。后来,祭祀的时候少,这8样糕点就主要作为一种礼品,用来相互赠送糕点的种类没有固定,但为了图个吉利和好口彩,一般都会凑足8样。清代入关后,又带来满洲石子馍,从此,北京形成丰富多样、兼容并包的饽饽铺。

20世纪20年代,北平市时期的“京八件”,有大八件、小八件之分。大八件有福、禄、寿、喜饼,和油糕蓼花、大自来红、自来白;小八件则有鸡油饼、卷酥、绿豆糕、槽糕等。但众口难调,食客对“京八件”的评价褒贬不一。新中国成立公私合营,北京的一些老手艺人都被迫转行,饽饽铺的“饽饽”降低了好几个水准,“京八件”一类的点心,逐渐淡出市场。

直到2006年,北京市工业促进局正式立项对老北京的民间糕点“京八件”及“宫廷御点”进行重新开发。市场上绝迹已久的“京八件”再度复活,北京稻香村推出了福字饼、禄字饼、寿字饼、喜字饼、椒盐酥、鸡油饼和枣花酥;而苏州稻香村也推出了一款“京八件”,除了福、禄、寿、喜饼,另四件是鲜花玫瑰饼、苏式椒盐饼、枣花酥和山楂锅盔。2007年,稻香村查阅了大量古籍文献,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研发和调整,最终重新制作出了北京市“京八件”。

随着“京八件”传统点心礼盒逐渐走红,市场却没有统一标准,五花八门的“京八件”层出不穷。糕点厂各家也有各家的说法,也就导致了‘京八件’概念的混乱。尽管如此,受老北京传统的影响,每到逢年过节、回家探亲,大家也都约定成俗地拎着这样的点心匣子,图个喜庆祥和。

规格

京八件有两种规格,节令大八件(8块一斤)和日常小八件(8块半斤)。都是8块为一套,8种馅料,8种不同的图案造型。

大八件

大八件中有寓意福星高照的福字饼、高爵重禄的禄字饼、万寿无疆的寿字饼、皆大欢喜的禧字饼、堆金砌玉的椒盐饼、高官厚禄的太师饼、早生贵子的枣花酥和吉庆有余的白萨其马。

小八件

小八件中有祈福纳吉的福字饼、功名利禄的禄字饼、福寿绵绵的寿字饼、喜事临门的禧字饼、早生贵子的枣花酥、佛缘善果的佛手酥、事事如意的如意酥和吉祥富贵的祥云酥。

品类

头行

头行是糕点业的行话,意即排在前头、必须先做的品种。其特点是含油、含糖量较高;和面、成型等工艺比较简单;均以各种形状的模具磕制成坯,使表面印有各种图案,外形美观大方;烘焙时一般多用冲火。

头行的花样有桃酥(蝙蝠酥、桃仁酥、蛋黄酥、方酥、杏仁酥、芝麻酥、白酥等)、巴拉饼、状元饼等。桃酥成品表面呈深麦黄色,内部有均匀小蜂窝。风味特点是口感酥松,绵软油润,吃时不垫牙,最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蛋黄酥的造型为桃和蝠,选用蛋黄、大油、绵白糖、精粉等混合而成。用模磕成桃或蝠形,团中是个“寿”字。色泽麦黄,口感酥松绵软,清利爽口,具有桂花和蛋黄香味;巴拉饼为圆形小饼,有自然摊裂花纹。主要原料有精粉、白油、绵白糖、桃仁、桂花等。成品表面印有圆形寿字图案,上着三枚瓜子仁。烤制后自然摊裂,青白地。有浓郁的白油、桃仁香味,酥松香甜。

酒皮

酒皮八件分为大小两类,共七个品种。小酒皮八件每斤18块,大酒皮八件每斤12块。酒皮八件工艺复杂,制作精细,是北京独特的产品,被誉为京式糕点之精华。特点是:含油量高,含糖较少;皮面或用黄米酒,或用牛奶,所以有酒皮、奶皮之称,别饶风味;成品外观给人以硬感,但口感酥松,不易破碎,便于携带,属硬皮类糕点。经典五仁馅的制作分为炒馅和擦馅两种方法。口味有甜咸、椒盐、玫瑰、香蕉、桂花、梅果葡萄、松仁、枣泥、澄沙等多种香型。产品外形五花八门,美化方法也各不一样;有的用手工捏制成桃、杏等果状,有的用模具磕制成福、禄、寿、喜等字样,有的表面用炝脸、打戳、按花等方法加以美化。外观火色均较浅,青白脸居多,看去淡雅宜人。炝脸品种为金黄色,模具磕制的字迹,经炝脸后,犹如凸版印刷金字,给人以立体感。总的看来,这类产品有观感较硬,口感酥松,馅心细腻,口味多样,外形美观,造型逼真,不易破碎,携带方便等特点。

酥皮

酥皮八件是京八件的一个品类,共十一个花样。加工细腻精巧,亦是京式糕点之精粹。皮、酥、馅是酥皮八件的主要成分。这类产品的特点是花样多,色泽乳白洁净,既有模型图案,又有工艺造型,看去美观大方、赏心悦目,吃起来外酥松里细腻,甜蜜香糯,别具各种子仁香味。酥皮八件的主要花样有:梅果合子、黄三色饼(黄泡饼)、薄松饼、五瓣饼、三仙饼、虎皮饼、风云酥、山楂蟠桃银锭酥、事事如意、喜花等。

糕点特色

京八件总的特点是色泽洁白(若用豆油、菜籽油和面,皮色则稍黄),口感酥松绵软,口味纯正甜、咸,此外,还分别有酒香、奶香、枣香、豆香以及子仁香和天然鲜花香等等。外形有扁圆、如意、桃、杏、腰子、枣花、荷叶、卵圆等八种形状,馅有玫瑰、香蕉、青梅、白糖,枣泥,豆沙、豆蓉、椒盐等八样,这是京八件的一层新含义。

文化价值

北京作为古都,它在汉民族饮食文化流变的过程中,汇集了蒙古族满族女真族等多民族饮食文化特色,融合了宫廷饮食与民间饮食文化特征,荟萃了中国饮食文化精华。北京稻香村正是紧紧抓住了这个灵魂。从“京八件”的出现到成形,就是一个典型 元朝定都北京,蒙古点心以牛油为主。明朝汉人主政,把南方大油糖馅的风味带到了北京。清代入关后,他们又把奶油风味融入到了北京的点心当中。稻香村出品的大、小“京八件”,口感酥松绵软,甜蜜香糯,口味醇正,甜咸适度,同时还分别兼有奶香、枣香、豆香及天然鲜花香。2019年,北京稻香村京八件手工制作技艺入选第六批东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寓意

京八件共八种,分别为福、禄、寿、喜、财、文等,能够既文雅又形象地把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八件”喜事展现出来的美好寓意。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年货里的年味 南北各不同.光明网.2024-03-20

老北京小吃——京八件,是哪八样?有何特色?.搜狐网.2023-12-15

老北京年货必备点心“京八件”重上市面,到底哪八样却五花八门乱纷纷.北京日报客户端.2024-03-29

来一块京味点心,尝一口苏式糖果 老字号里品文化.央广网.202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