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津滩镇
凌津滩镇位于桃源县西南部,距县城35公里,滨临沅江。东临剪市镇,西与兴隆街、龙潭镇隔江相望,北靠佘家坪镇和泥窝潭镇,南经凌津滩电厂大坝与寺坪乡毗连,属深丘陵区,其中耕地面积29407亩,林地13万亩,水面4619亩,大小水库17座。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凌津滩镇简介
凌津滩镇民国年间为碧云乡;解放后,改名为新湘溪乡;60年代,撤开分为一甲城公社(乡)、马石公社(乡);1995年11月16日,撤区并乡后,因境内有国家投资40亿元的重点工程凌津滩水电厂的定址开工,故两乡合并后 称作凌津滩乡,2002年10月经上级批准,撤乡建镇,现为凌津滩镇。
下辖青龙、纪公、安溪县、三印、马石、堡子、穿石、石洞、新湘溪、一甲、红鹤、金龙、黄龙、琚家溶、狮宝、高峰、鲜花、牧马口、仙人溪等19个行政村,凌津、窄溶、五一等3个居民委员会,共202个村民小组,农村总户数5268户,总人口1.8万余人,其中农业人中16330人。域内盛产水稻、油菜、薯类,主产孟宗竹、油茶、木材、茶叶。其它有生猪、鲜鱼、柑橘属、牛羊。
凌津滩镇现有远教站点22个,其中组织系统15个,站点覆盖率达100%。自远教站点建成以来,镇党委高度重视远教设备的规范管理,并将此作为全镇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目前,全镇所有远教站点设备完好率和设备正常运行率均达到100%。
主要经济指标
农业
农作物播种59550亩,其中粮食作物40500亩,总产12150吨;经济作物中油菜栽种13608亩,总产1360吨;现有茶园4500亩的产茶叶250吨;果园850亩,年产水果180吨。实有山林13万余亩,其中油茶林3600亩,年产油茶籽400吨;木材年采伐量150立方米,孟宗竹年采伐量20万根。当年发展肉猪21000头,出栏肉猪20000头发展家禽30万羽,出笼27.5万羽;肉类总产850吨。水面养殖4500亩,总产量175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1元。
工业
全镇境内现有工业企业及个体私营企业近1000家;专业种养户近100户,工业年产值达2.2亿元。专业户人均生产加要纯收入3000元以上。
特色产品
现有桃源县马石无公害茶生产基地,茶厂的精制茶叶加工技术,使其产品“川凌银毫”享誉海内外。此外,还有流传千百年的手工大宝纸、方兴未艾的竹器制作等。
资源丰富
矿产有金刚石、黄金、铝、镁等;药材有姜黄、杜仲、三七、乌桕、竹菌菌等;用材林有松、樟、梓、竹等;经济林有柑橘属、板栗、油茶等;野生动物有穿山甲、白鳝鱼、香果狸、欧洲狗獾、野猪、中华竹鼠、中华鳖、鳖龟等;旅游景点有“穿石”奇观,脍炙人口;“水上悬棺”,江南一绝;大坝雄姿,威武壮观,“水星”流云,美不胜收;还有“七星”洞的神秘,“脚板”岩的传说,铜鼓山的美景,金龙寨的静谧。
发展前景
凌津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西扼滇、黔要冲;东抵湘北腹地;南跨大坝公路桥与高雄—成都公路贯通,北沿桃凌公路与1848线相连。当地党委、政府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托重点工程,从战略的高度,大手笔,高起点制定了城镇近期发展规划。目前,投资100万元的凌津大道主体工程完工,镇卫生院搬迁完工。投资环境有明显改善,今明两年,镇党委、政府将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到时,巨额资金的注入必将带来全镇经济的飞速发展,全镇人均纯收入可望达到3000元以上。
凌津滩农民搭上“科技直通车”
一亩地能种出七八百公斤的产量,这都是‘农业科技直通车’的功劳,是它给俺带来了超级稻、带来了新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前夕,桃源县“农业科技直通车”在凌津滩镇超级稻万亩示范基地举办的“三冬”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现场,该镇堡子村超级稻种植大户郭金堂高兴地说。
凌津滩镇位于桃源县县西南部,位置偏远,属深丘陵区,也是桃源典型的一季稻区。长期以来,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相对滞后,农民种植水平较低,农民种粮仅仅满足于自给自足,根本谈不上种田致富。去年3月,桃源县“农业科技直通车”带着超级稻开进凌津滩镇,举办培训班,给农民传授超级稻栽培技术;创建2个百亩超级稻高产栽培示范点,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当年,堡子村示范户姚云田种的20亩超级稻,亩产达到805公斤,让种了一辈子田的“老把式”们大开眼界,赞叹不已。通过“科技直通车”的培训引导、示范推广,今年,该镇超级稻种植面积发展到2.3万亩,成为全县超级稻万亩示范基地;其亩均产量达到750公斤,堡子村千亩展示基地亩均产量达到830公斤,农民种超级稻人均现金收入达4286元;培养出一批种植大户、种田能人,郭金堂就是其中之一。
凌津滩镇新造良种油茶1500亩
改造的油茶林硕果满枝,新造的油茶林长势喜人。这是9月19日笔者在桃源县凌津滩镇的山地上看到的景象。
凌津滩镇是桃源县重点油茶产区乡镇之一,拥有传统油茶面积4万余亩。近两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围绕兴林强镇,努力提升油茶产业经营水平,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宣传发动、政策鼓动、科技推动、样点带动、机制促动等措施,组织280余户,投入300万余元,建立了四处高产油茶示范片,新造良种油茶1500余亩,预计8年可进入盛产期,亩均产油70公斤以上。改造低产油茶林600余亩,估计当年每亩可增产茶油20公斤以上。
目前,全镇形成了发展油茶的热潮,5年内可对全镇的油茶低产林进行全面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