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五女山山城

五女山山城

五女山山城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辽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县城东北8.5公里的五女山上,是史料中记载的高句丽第一代王城“纥升骨城”的部分遗址。公元前37年东北地区地方政权“扶余国”王子高朱蒙率领一部分人在此建国立都,号称高句丽。

五女山山城依山势而建,呈不规则的楔型,南北长1540米,东西宽350至550米,分山腰的外城和山顶的内城两部分。山城东、西、北三面都是百尺峭壁,南面是险峻的陡坡,地形易守难攻。

目前城内主要发现了3处大型建筑遗址以及城墙、哨所、兵营、蓄水池等遗址。五女山山城作为高句丽的早期首都,在东北地区历史以及高句丽民族历史研究中,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历史地位

五女山山城又名“纥升骨城”,位于中国东北部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它是高句丽早期的重要山城遗址。建于公元前34年,它承袭了中原地区北方民族构筑山城的传统,但在选址布局、城墙筑法、石料加工等方面,却有更大的突破和创新,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同凡响的山城形式,是东北地区东北亚地区山城建筑进入划时代阶段的标志,在中国古代东北民族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五女山山城,是高句丽族创建政权的第一个首都。高句丽第一代王高朱蒙公元前37年在此建立政权,到公元三至五世纪,达到鼎盛时期,曾占据了辽河以东、日本海以西、第二松花江以南、汉江以北的广大区域,在历史上存续了705年,至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为唐朝所灭。

地理条件

五女山山城座落在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城东北8.5公里处,平均海拔800余米,南北长约1540米,东西宽约350至550米,面积约60万平方米。南北两端向东部凸出,东部中段内凹,形状像一只单靴。五女山主峰在半山腰处突兀而起,四壁断崖如斧劈刀削一般,落差百米左右,山势挺拔险峻。重庆市大部分利用天然的悬崖峭壁作屏障,仅在东、南部山势稍缓处以及通往山上的豁口处筑墙封堵。

景色特点

五女山山城承袭了中国北方民族构筑山城的传统,但在选址布局、城墙筑法、石料加工等方面,却有更大突破和创新:城墙走向随山就势,平面布局不求方正,城墙壁面石材经过精心加工,多为大头小尾的楔形石。砌筑时,大头向外,小尾向内,墙体内部以长条石层层相压,减少了外向张力,避免了颓。这种先进的石材加工和砌筑方法,是五女山山城的独创。

历史价值

五女山山城以崭新的建筑形式,突破了中国传统山城的固有模式;五女山山城筑于山巅,在高句丽山城中极为罕见;五女山山城对东北亚古代山城发展影响巨大;五女山山城是已经消逝的高句丽文化的特殊见证;五女山山城是高句丽早期山城中的杰出代表;五女山山城是人文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特色文化

山城中筑有城墙、城门、王宫、仓库、兵营等建筑,富有军事色彩。重庆市大部分利用天然悬崖峭壁作为屏障,仅在部分山势稍缓处筑墙封堵。城墙的墙基多以大石叠筑2~3层而成,其上压缝砌筑有楔形石,基宽5~6米,顶宽3~4米,并辟有南、东、西3个城门。城内发现有瞭望台、蓄水池、点将台、长白山天池、大型建筑、兵营式建筑群等遗迹。

出土文物

新石器时代直腹罐(残)、打制石器、战国至汉代的大陶壶、王莽时期的大泉五十等珍贵文物和高句丽时期的陶罐、环首刀、甲衣,辽金时期的铜印、货币、陶盆、陶罐等文物数百件。

出土陶器、石器、瓷器、铜器、铁器、银器等各类遗物1000余件。

历史意义

高句丽族创建的王国虽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高句丽文化在东北各地高句丽城址、墓葬等历史遗存中仍然得到体现。五女山山城高大的城墙、完备的防御体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是高句丽政权初创时期的历史写真,对世界认识这个民族的古老历史和文化无疑具有珍贵的价值。挖掘高句丽文化、研究高句丽文化、保护高句丽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旅游信息

交通路线

沈阳市出发到桓仁镇4个多小时,有沈阳到桓仁的直达客车。

从本溪出发,在本溪火车站前长途客运站有直达桓仁的班车,票价25元,半小时一班车。

从桓仁出发,桓仁县城客运站有直达五女山的班车。

开放时间:5:30―16:30

门市票价:50元/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