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英文:Sui and Tang Dynasty Grand Canal)是中国古代开凿的一条漕运水道,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全长2700公里,以洛阳为中心,南达余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主要流经今天的北京、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安徽、江苏省、浙江省八省市,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运河四段,有卫河、阳渠、广通渠等支流。隋唐大运河承前启后,继承发展了前朝运河河道,形成的南北大运河成为流传至今的京杭大运河的雏形,为中国的运河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隋唐大运河各段中开凿时间最早的邗沟,始凿于公元前486年,是夫差为了满足北上伐齐、参与中原争霸的需求而开凿的。春秋战国时期,开凿的江南河北接江苏镇江,南达浙江杭州,自古就是运输繁忙的河段。杨坚统一天下后,于开皇四年(584年)开凿广通渠,沟通了都城长安与南洛河。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又下令开凿连通洛阳市和涿郡的永济渠。此后,他又下令疏浚邗沟和江南运河,最终形成了隋唐大运河。隋朝末年,永济渠的一段因泥沙淤积难以通航。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中断了对通济渠的疏浚,致使漕运几近断绝。南宋时期,宋廷统治者为了防止金兵南下,蓄意破坏了许多运河设施,隋唐大运河逐渐因部分河道淤塞而遭断流。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孛儿只斤·忽必烈下令开凿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将大运河去弯取直,直接沟通南北,诞生了现今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则完成历史使命,被彻底废弃。
隋唐大运河的开通,不但纵贯了南北水陆交通,同时还是连接南北经济发展的主动脉,起到了加强中央政治集权,巩固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稳定的作用。同时,也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尤其是对丝绸、陶器、茶叶的对外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2014年6月22日,中原地区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运河构成
主要河段
通济渠
隋朝通济渠是将汴渠、阳渠疏浚而成的,汴渠(蒗宕渠)是通济渠的主要渠身。通济渠分为东、中、西三段,总长度约为2000里。西段起点为洛阳市,水源为南洛河和谷水;中段起点为板渚,水源为黄河,引水向东流向开封市;东段终点为今盱眙县,水源为淮河。通济渠的完成使得黄河、淮河和长江的干道得以贯通,对南粮北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邗沟
邗沟沟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河流,成为隋唐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
永济渠
永济渠是利用之前王朝开凿留下的运河河道与自然水道疏浚而成的。永济渠充分利用了已有的自然水道及前朝开凿的人工河道。在疏通了沁河到黄河的河道形成“引沁水入河”后,从永济渠渠首到卫辉市的河道利用了被后世称为孟姜女河的沁水故道,经过改造后的这段河道在经过新乡市时还引入了清水(即卫河),并沿清水与淇水沟通,再利用魏晋曹操所开凿的白沟经河南内黄至山东馆陶,之后的馆陶至沧州市段利用了汉朝所筑的屯氏河和西汉的黄河故渎。过了沧州以后再沿清漳水至独流镇,到达独流镇后则利用曹操所开的平虏渠故道并对之进行了进一步的开凿,之后一路到达涿郡治所蓟州(今北京西南郊),全长约1000千米。
江南河
大业六年(610年),隋炀帝下令开江南江南运河(即江南河),从京口区(今江苏镇江)至杭州市(今浙江杭州),全长八百余里。隋炀帝所开的江南运河是将之前王朝开凿留下的运河河道加以疏浚而成的。
主要支流
卫河
《新乡市水利志》记载:“卫河连接黄河与海河,系历代南北航运主动脉。流经新乡市的卫河是隋唐大运河的支流,是河南省活着的大运河段之一。”昔日卫河清澈见底,每遇风和日丽,波动成纹、水日交映、色如喷金,故日“卫水金波”,是历史上新乡的八景之一。
阳渠
阳渠,一般指环绕东汉、曹魏、西晋洛阳城(即北魏洛阳城内城,在今白马寺东)的古老人工渠道,是谷水的一部分。郦道元《水经注·谷水》记载,阳渠的走向大致为:从周王城(今王城公园一带)西北引涧谷水东流,经王城北向东与瀍水合流,再东至千金堨、长分桥至金墉城西,即东汉、曹魏、西晋洛阳市的西北角。东汉之后,曹魏、西晋和北魏都很重视阳渠,对其进行过多次整修和改造。北魏之后,城池曾遭兵火,阳渠一度荒废。后来,隋炀帝从西苑“引谷、南洛河”,以洛阳市为中心开凿大运河,又利用了阳渠故道。阳渠成为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一部分。
广通渠
广通渠是一条和渭河相对平行的渠道,位于渭河平原。它从唐长安城西北引渭水,一路笔直东行至潼关县入黄河,长达300公里,因渠经渭口(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渭河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处)广通仓下,故名“广通渠”。
历史沿革
修建背景
经济方面
从经济方面来看,北方地区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连年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粮食生产已经满足不了社会需要。开皇十四年(594年),“关中大旱,人饥。上幸洛阳市,因令百姓就食。从官并淮见口赈给,不以官位为限”。与此同时,南方地区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隋唐以来,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日益突出,有“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之称。因此,打通江南通往中原的水道,解决南北粮运问题,就成了统治阶级的当务之急。
政治方面
从政治方面来看,隋王朝的建立并不等于国家统一的全面完成,江南门阀士族阶级与以关陇集团为核心的隋朝中央政权之间矛盾尖锐,斗争日益激烈。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新生政权,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军事控制,隋炀帝开凿东南方向的大运河就显得十分必要。
军事方面
从军事方面来看,隋炀帝开凿永济渠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军事运输的需要,即为了沟通攻打辽东的两个水陆军事基地——东莱郡(今山东省掖县)和涿郡(今北京)。
修建基础
隋之前的运河,一般称为古运河,是中国大运河体系的早期阶段。它以中原地区为中心,贯通东西南北,分布于今天的河北省、河南省、安徽、江苏省、山东省、陕西省等省发挥水运作用历时一千多年。隋唐对运河的大规模开挖、整治并由此形成的航运繁荣基本是在古运河基础上完成的。
秦始皇时,为方便转运粮食、开拓岭南、统一中国,遂利用天然河道,修成灵渠,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灵渠是中原和岭南间交通的唯一捷径。东汉建武23年(公元47年),在洛阳市城西南开挖阳渠,阳渠依赖于南洛河,又纳谷水,水量很大,漕船畅通。东汉时期,主修鸿沟水系的支流—通济渠,在汴渠入黄河的通道口处修建水门,控制黄河流入汴渠的水量。并改造邗沟,在邗沟入淮处修筑高家堰,阻挡淮河对运河的侵扰。曹操于建安七年(公元202年)为开辟通向淮泅的新航道,开凿睢水。它是源出河南省平原上的一条长达1300多公里的河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为北上消灭袁夫人残余势力,在黄河以北开凿卫河、平虏渠、泉州河与新河四条运河。建安十八年,曹操将首都迁邺(今河北省临漳县),为改善邺城遗址交通,开挖利漕渠,将漳河与白沟贯通。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丕建立魏国并迁都洛阳市,在此期间修通了通济渠,开凿了贾侯渠、讨虏渠和广槽渠等人工运河河道。曹操就曾对汴渠上游进行过部分疏浚,被称为睢阳渠。东晋太和四年(369年),桓温北伐前燕。军至金乡县,适逢大旱,河床干涸,水运断绝。于是桓温临时派人在巨野县开凿了一条沟通汶、济、泗三水的运河,即“桓公渎”。咸宁市四年(278年),司马懿的女婿杜预修建“杨口运河”。杨口运河,使荆州市成为既能沟通汉水,又可连接长江的水运枢纽。
修建过程与维护
早期开凿
隋唐大运河各段中开凿时间最早的,是淮安市至扬州市之间的邗沟,始凿于公元前486年,是夫差为了满足北上伐齐、参与中原争霸的需求而开凿的,因经过邗城(今属扬州)而得名。江南运河大约开凿于春秋战国时期,它北接江苏镇江、扬州,绕过太湖东岸直通苏州市,再向南直达浙江杭州市,自古就是运输繁忙的河段。江南河所经过的地方河沟纵横,途经遍布江河、湖泊、溪流、沼泽、湿地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三角洲地区,经过历代开凿、疏浚,形成江南河的大致走向。
建成通航
杨坚统一天下后,就积极准备开凿运河,于开皇四年(584)开凿广通渠,沟通了都城长安与南洛河。隋炀帝迁都洛阳市后,于大业元年(605)下令开凿洛阳至淮安市的通济渠,沟通了黄河与淮河之间的交通。大业四年(608),隋炀帝又下令开凿连通洛阳和涿郡的永济渠。此后,他又下令疏浚邗沟和江南运河,最终形成了隋唐大运河。隋唐大运河的开通,使杭州市的船舶可以直达洛阳,也使扬州市从此成为南北交通的枢纽。扬州更因漕运之利,成为江南地区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后期维护
隋朝末年,永济渠的一段就因泥沙淤积难以通航了。唐朝建立后,对隋唐大运河不断进行疏浚、修整和开凿,以最大的努力保证了漕运无论是在干流还是支流都能畅通无阻。
唐朝建立后,隋朝所修建的永济渠终因泥沙淤塞难以通航,因此唐朝时不再以沁河作为永济渠水源,而改用清水、淇水作为水源,也将渠首位置从沁口向东移至淇口,并利用沿线的汤水、洹河、漳河为永济渠补水,避免了永济渠出现水源不足、水位低浅的问题。还对永济渠进行了扩建和改造,修筑了堤坝并修建了减河以维持永济渠的正常航运。开元以后,唐政府为了确保运道的畅通,曾多次组织人力修浚山阳渎。李纯元和三年( 808年),淮南节度使李吉甫修筑平津堰。平津堰位于今日的高邮市邵伯湖一带,平津堰使运河的水位增高,同时还可以灌溉附近千顷农田,李吉甫还修筑了富人塘和固本塘。元和八年( 813年),唐朝开凿孟渎,由江苏京口,至杭州市入浙江省。
唐朝称通济渠为汴渠。唐朝开元二年( 714年),李晔组织重修梁公堰,这是唐朝第一次大规模的疏浚汴渠。经过修复的梁公堰不仅使石门古汴口恢复了引水,而且可以替代板渚汴口成为汴渠的引水口,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汴渠交替通过石门汴口和板渚汴口进行引水。齐瀚在李隆基开元十二年( 724年)第一次“凿渠十八里”,将汴渠入淮口的位置改到了青水,同时也改变了汴渠尾闾的路线走向,而这在缩短航线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因为河道变短后就容易加大坡降比。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齐瀚第二次实施通济渠尾间改建工程,借助青河行驶百余里后,再开新河通至淮安市对岸后入淮河。可惜这次改造最终还是失败了,由于新河水仍湍急,行船依旧困难,在工程建成不久后,就废弃了新河,仍然利用旧河道。另外,唐王朝也采取了改善通济渠邗沟段漕运环境和恢复蔡河漕运等措施。改造汴河邗沟段的漕运环境,主要是围绕着扬州市、高邮市等地进行的。
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中断了对通济渠的疏浚,致使漕运几近断绝。后来,宰相刘晏勘察河道后遍访群众,研究疏浚的方法,终于恢复了通济渠的运输能力。邗沟的情况也不乐观,由于造陆作用的影响,长江以南的河渠极易被河水中的泥沙淤塞,致使河道不能通航,往来船只不得不绕远路。自李隆基开始,朝廷先后五次疏浚邗沟,并开建新河,以保证船只安全,节省时间和运费。
从唐朝、后周一直到北宋,历代皇帝都积极地开凿、疏浚、整修河道,但到了南宋时期,宋廷统治者为了防止金兵南下,蓄意破坏了许多运河设施,使金军船只不能顺运河南下,而金朝统治者也听任黄河泛滥以祸害南宋,因此也不积极疏浚河道。就这样,缺乏及时疏浚的隋唐大运河,逐渐因部分河道淤塞而遭断流。
彻底废弃
元朝统治者建都北京后,大运河被重新疏浚畅通,但随着海运的开辟,通济渠逐渐丧失了它的作用。因为隋唐大运河的线路不仅要绕很多远路,而且需要水陆转运,增加了运输负担,于是至元十九年(1282),孛儿只斤·忽必烈下令开凿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将大运河去弯取直,直接沟通南北,诞生了现今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从杭州市起运的漕船可以通过运河直达北京北城的积水潭。不仅如此,元朝还设置了专门管理运河和漕河事务的正副官员,而隋唐大运河则完成历史使命,被彻底废弃了。
流域城市节点
洛阳
“安史之乱”爆发,洛阳都是大运河的中心。为了储备通过大运河运来的粮食,隋、唐王朝在洛阳附近相继修建了洛口仓、回洛仓及含嘉仓等大型官仓。这些粮仓都承担着为渭河平原储存和供应粮食的重任。政治中心地位的巩固和漕运中心的形成,使洛阳成为当时全国商品贸易的中心。每年有大量来自河南省、河北省以及东南地区的租税以及丝绸等商品通过运河源源不断地运输到这里,洛阳成为重要的粮食布帛的贮藏地、瓷器的集散地和茶叶的转输地。洛阳市城内南洛河南北相继出现了丰都县、通远、大同、新潭等商业区。洛阳也是国际商品贸易的中心。胡人东来不仅带来了西域的物产,也将大量经运河汇集于洛阳的江南物资转运到西域。东亚、东南亚的多国使者、商人把海外物产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大运河交流到洛阳,也将西域物产、中原特产带回本国,洛阳成为沟通中亚和欧洲的桥梁与枢纽,也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枢纽。
开封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开封),引黄河入中牟县泽(今郑州圃田)开凿鸿沟联结黄河与淮河。大梁成为四通八达的水陆要冲,在短短十几年间,一跃成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富甲中原的商业大都市。大梁(今开封)为首都的百余年间,聚集了诸侯各国的学者名人,成为战国中后期独特的政治、学术中心。秦秦灭六国之战后,大梁被降为浚仪县。公元534年元善见时,设立梁州,辖陈留郡、开封、阳夏三郡。宇文邕时,改梁州为开封市,是为开封称,'汴”之始。继隋炀帝开凿通济渠后,位于古汴河要冲的汴州借运河之利迅速发展,西通河洛,南达江淮,成为维系隋王朝东都洛阳市与西都西安市,沟通江淮的东大门。至唐朝,汴州发展成为水陆便捷的大都会。五代时期的后唐、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先后定都于此,称之为“东都”或“东京汴梁”。北宋依托发达的汴河水运定都开封,城内河流系统发达,史称“四水贯都”。这四条河流分别指新汴河、蔡河、五丈河和金水河。外城、内城和宫城的城墙外都有护城河。以上四水相对独立,又通过护城河相互沟通,水运网络非常科学和便捷。金元之际,黄河改道,通济渠日渐淤没,并彻底废毁,开封市作为首都的历史也因此终结。
扬州
扬州也是整个隋唐大运河体系中最耀眼的城市。作为长江以南各地和中原之间唯一的水路交通枢纽,扬州自六朝时期兴起,到唐朝达到了第一次鼎盛,时人称作“扬一益二”。由此可见,扬州的繁荣程度在当时是国内第一的。唐代扬州不仅是全国最重要的水陆交通中心,也是长江下游对外贸易的重要海港城市,又兼有盐铁转运之专利,商贾云集,其奢华程度连长安和洛阳市都要略逊一筹。城市的规模也由蜀冈之上扩展到蜀冈之下临近运河的区域,唐扬州城周长已达40里,规模大大超过周长14里的汉广陵城。另外,由于长江入海口的东移,邗沟的入江口在隋唐就已经向西延伸到了扬子津(今仪征市),在五代时期扬州市被战争摧残得破败不堪之际,这里形成了白沙镇,替代扬州成了外来客商的落脚之地。在北宋时期,由于“当江淮之要会,大漕建台,江湖米运,转输京师,岁以千万计”,白沙镇升为真州,时人称“维、扬、楚、泗,俱称繁盛,而以真为首”,其经济地位已经超过扬州。不过,由于从真州北上的运河依然经过扬州,在扬州慢慢恢复之后,真州又重新趋于萧条。
文化遗址
柳孜运河遗址
柳孜运河遗址位于濉溪县百善镇柳孜村,属于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故道遗址。1999年、2012年该遗址经过两次考古发掘,发现唐宋时期的河道、河堤、石筑桥墩、道路等重要遗迹,出土9艘木质沉船及大批陶瓷器、骨角器、石锚、铜钱等重要文物,填补了运河考古的多项空白。其中,石筑桥墩是大运河建筑遗址的首次发现,在运河内发现如此多沉船尚属首次,大量隋唐宋以来3个朝代、20多个窑口的精美瓷器尤为珍贵。柳孜运河遗址考古发现证明,柳孜是隋唐宋时期通济渠沿岸的繁华重镇,遗址保存完好,对研究通济渠的流经路线、运河结构、河道变迁、水工技术、造船技术、漕运历史、商旅活动等具有重要的科学、历史和文化价值。柳孜运河遗址,曾被评为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惠济桥遗址
惠济桥遗址位于郑州市惠济区惠济桥村,古称惠济镇,现属毛庄镇,毗邻郑邙公路,是运河故道上一座历史悠久的石拱桥,“惠济长桥”又为荥水流域八景之一。
洛口仓遗址
洛口粮仓也叫兴洛仓,位于今河南省郑州市巩义河洛镇七里铺村以东的黄土岭上。这里地处丘陵,形势险要,土层坚硬、干燥,又有水路运输之便。自南洛河逆水而上可达当时的首都洛阳市,逆黄河而上可达陕西潼关和当时的西京长安,顺水而下可达山东省至海口市,同时与大运河相通,还能南到江苏省、浙江省,北到河北省等省。
含嘉仓遗址
隋唐大运河含嘉仓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北。含嘉仓的发现,为研究隋唐大运河与东都的关系及中原地区古代地下粮窖结构和储粮方法,以及研究隋唐时期对粮仓的管理制度、漕运情况和农业经济等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大运河的申遗及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提供了重要资料。
文化传承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2022年5月18日,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开馆,展出了从众多大运河相关文物中精选的近400件(套)文物精品,包括汴河文化层、隋朝石狮子、西周公国回字纹青铜鼎、唐三彩天王俑、唐盐铁使印、唐朝仓窖遗存——含嘉仓19号窖刻铭砖、回洛仓“大业元年”砖及洛阳市运河一号、二号古沉船等,为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位于洛阳市洛河与瀍河回族区交汇处,东西横跨老城区和瀍河区,总占地面积600余亩。项目规划建设多样化呈现隋唐洛阳城和大运河文化,打造出“城市公园+文商旅”的都市生活新场景。全面展示隋唐大运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多元的功能及辉煌的成就。作为集旅游、观光休闲、文教于一体的场景型公园,是展示洛阳十三朝古都文化底蕴的重点项目,也是助力河南打造中原地区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举措。该项目作为世界运河之源—大运河森林公园的“国家样板”是国家、省、市大运河文化重点建设项目,也是落实好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战略。
价值和意义
历史价值
自然地理资源
从自然地理资源上看,隋唐大运河起于杭州市,西经河洛,终至涿郡,期间分为江南运河、邗沟、永济渠、通济渠四段,不但纵贯了南北水陆交通,同时还是连接南北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从中国地理环境看,整个黄河流域是形成中华文化的核心地区,自此,文化发展轨迹开始自中原地区慢慢向四周扩散,因而隋唐大运河的出现,对于中国古代的东西交流、南北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政治军事
从政治军事视角看,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从分裂最终走向统一的局面,自三国魏晋南北朝几次起起落落的纷争离析直至走向隋朝的大一统,隋炀帝面临的不仅仅是加强国家统一的重任,同时还要抵制各种内外势力的扰乱,加强中央政治集权,巩固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稳定。隋唐大运河的开凿,是集当时历史和国家需要的重要考虑。
对外经济
从对外经济来看,隋朝以前,北方战事连连,人口开始大量南迁,南方在人口骤增的同时,经济也迅速提升。北魏时期,拓跋宏曾一度要开凿从洛阳市沟通东南的运河,但由于连年征战,计划未曾付诸实施。直至隋唐,地区经济重点的转移,加之隋炀帝对江南经济地区状况的了解,加快了运河建设工程的实施。运河建设在促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尤其是对丝绸、陶器、茶叶的对外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
现实意义
旅游开发
隋唐大运河沿线相关文化古迹,涉及桥梁、仓窖、民宅、古塔、城址等多种类型,遗存种类丰富,历史文化价值极高,与运河本体及沿线自然风光结合后,成为发展当地文化旅游业的重要资源支撑。如扬州市在运河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整合沿线生态资源,挖掘历史遗迹,串联人文景观,解读运河历史,努力打造一条水上文化长廊。
历史研究
隋唐大运河的部分河道和相关遗迹经过考古勘察、发掘,为研史资政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洛阳发现的回洛仓、浚县发现的黎阳仓,不仅是隋唐时期发达的漕运体系的历史见证,也为研究隋唐时期仓城同首都的关系、官仓管理制度、粮窖结构、储粮方法等提供了重要的实证。
重要事件
2007年6月20日,大运河保护及申遗工作协调会在北京召开,决定将“京杭大运河申遗”更名为“中国大运河申遗”,并把隋唐大运河扩充进来,同时新增了河南省以及安徽的部分地段。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含嘉仓遗址、回洛仓遗址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
中国大运河(洛阳段)申遗成功十周年大事记.洛阳网.2024-08-16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官网.2024-08-22
河洛地理:通济渠.腾讯网.2024-08-21
民族交融与隋唐大运河丨历史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包头市昆都仑区人民政府.2024-08-21
阳渠:环绕城池的用水渠道.洛阳网新闻中心.2024-08-21
李白的盛唐,“死”于饥饿.齐鲁壹点.2024-08-21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千年大运河涛声回荡 “流动文化”多维传承.中国青年网.2024-08-21
河洛地理:通济渠.腾讯网.2024-02-01
鸿沟·汴河·通济渠,千年时光流转的见证者.搜狐网.2024-02-01
濉溪县人民政府.柳孜运河遗址.2024-08-21
行走隋唐大运河系列纪实十七:探源河洛交汇的运河文化.中国青年网.2024-08-21
大运河考古:激活历史记忆,谱写新的篇章.南报网.2024-08-21
文化瀍河】第七节 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澎湃新闻.2024-08-16
北新防水用匠心“筑”力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澎湃新闻.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