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会通
《三礼会通》是一部由清代学者张必刚撰写的学术著作,全书分两卷,分别为《典制考》和《郊社辨》,主要涉及中国古代礼仪的研究。
作者简介
张必刚(1708-1792),字健夫,号立斋,清朝时期的人。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在康熙年间。雍正十三年(1735)中举,次年(1736)成为进士。乾隆六年(1741),被任命为广东省澄迈县知县。
内容概述
《三礼会通》包含《典制考》和《郊社辨》两个部分。《典制考》主张礼仪源于上天,因此列举了《礼》文中与天相关的条目来支持这一观点。然而,对于千年后遗留下来的古籍中的一些名称和事物,如果一定要斤斤计较地去寻找其中体现天道的地方,就会显得过于拘泥。书中甚至提到用六门对应六爻,但这是否真的是周公的原意呢?《郊社辨》则认为祭祀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天地的祭祀,而对天地的祭祀中最重要的是郊社。由于郊社与圜丘、方泽的概念混淆不清,导致国内国外的社也相互混淆,从而使得相关礼仪变得模糊不清。汉代郑玄认为《郊特牲》中的郊属于春季的第一个月,不应与圜丘混淆,这个说法本来是正确的,但是王肃却反对这种说法,并且引用《郊特牲》以及《周礼》来证明王肃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是有道理的。此外,《郊社辨》还指出,“周之始郊日以至”的“至”字其实是“辛”字的误写,并引用《逸周书》和《汉书》的相关记载来证实这一点,这些论述也是合理的。不过,对于《周书》中“丁未祀周庙”之后所说的“越三日庚戌”,这个解释就不成立了。于是有人提出,这里的“五日”应该是“三日”,“辛亥”应该是“庚戌”。采用这种方法,可能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为了使问题得到解决,人们甚至可能修改经典文本来适应自己的理论。这样一来,虽然世界上没有无法解释的说法,但也失去了可以依赖的经典。
学术影响
《三礼会通》的研究成果体现在多部学术作品中。罗健蔚的《郑玄会通三〈礼〉研究》深入探讨了东汉著名学者郑玄是如何通过对《周礼》《仪礼》和小戴《礼记》这三部礼书的注释,将其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丁鼎教授主编的《三礼学通史》则是“三礼学”领域的首部通史,系统性地梳理并总结了从先秦至今的“三礼学”学术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
《三礼会通》,二卷.梦远书城.2024-09-24
《三礼会通》.国学迷.2024-09-24
罗健蔚 著 《郑玄会通三〈礼〉研究》出版.儒家网.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