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学概论
眼前的这一部有水平,有自己观点的《东方文学概论》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我的一些想法,大都已写成文章,这里不必完全重复。眼前的事实就是《东方文学概论》这样一部书。
内容简介
序.季献林
在所谓“学科目录”中,我不知道东方文学是属于几级学科。反正东方文学的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如果我的记忆不错的话,只是到了解放以后,外国文学或世界文学的研究才正式出现在一些大学和师范学院中文系的课程表上,而其重点之一义是东方文学。这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与需要,为了肃清“欧洲中心主义”这种殖民主义的思想残余,我们中国作为东方大国代表着东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从本质上来讲也代表着全世界真正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利益——必须这样做,这是惟一的正道。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研究外国文学——其重点是东方文学--的学者们可以笼统分为两大部队:一支部队是以综合性大学的外文系科中研究文学的教师,以及外语学院(现在有的已改为大学)从事文学研究的教师为中心组成的。一支部队是以师范院校以及没有外国语文系科的大学中文系教外国文学课的教师为中心组成的。部队虽有两支,用意却只有一条:大家都勤奋努力从事外国文学的研究,以满足我闪国家在政治上和学术上的需要。
在几十年的长时间内,这两支队伍不但丝毫没有矛盾、没有敌意,而且是亲密无间、相互学习、相辅相成。有时候分开来开会,有时候在一起开会。等到全国性的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一旦成立,两支队伍立即合为一支,都在这个全国性的学会中活动了。又是根据我个人的观察,既然目标都是研究外国文学,两支队伍的共性是必然存在的,这为主。但是,倘若仔仔细细地向细微处探索一下,其间的差异性又不容置疑。第一支队伍的成员,都能精通某一种外语,对某一国的文学从原文来进行研究,因而了解得较深较实,这是其优点。但是,他们往往对文艺理论重视不够,汉语的表达能力也有时不能尽如人意,这是其不足之处。第二支队伍往往在文艺理论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汉文表达水平也往往较高,这是其优点。但成员中往往有不能精通外语者,这样就只能靠翻译来做研究工作,这是其不足之处。把两支队伍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摆在一起,加以衡量,人们立即能想到:如果两支队伍互补互助,那不是两方面都能受到益处,两方面的水平都能提高了吗?事实上,在过去长时期的合作中,双方都已经这样做了。尽管双方的成员不一定都能意识到这一点。但在潜移默化中,他们已经做过,而且也取得成果了。
眼前的这一部有水平,有自己观点的《东方文学概论》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现在已经是1998年,再过两三年,一个新的世纪和千纪就将降临人间,我们今天再强调研究东方文学,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吗?至少有颇大的一部人,包括我自己在内,认为是有的,而且对这个意义和价值的认识,较之几十年前东方文学研究初起步时,明确得多了,也深刻得多了。
要想说明这一点,话必得扯得远一点。我生性厌恶义理之学,我总觉得那玩意儿有点玄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今天这样说有理,明天那样说又有理,而且人皆自是其是,而非他人之是。无端引起纷争,什么问题也不能解决。我天资笨拙,适应不了这种圆融的大自在。可不知为什么,近年来我忽发“少年狂”,侈谈起本来属于义理范畴的东西文化异同问题来,而且愈谈劲头愈大,颇有点忘乎所以,沾沾自喜之概。呜呼——这里用得上了“呜呼”——!人心变幻真难预料啊!
我的一些想法,大都已写成文章,这里不必完全重复。我只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认为,西方文明辉煌了几百年以后,弊端或恶果日益显露。别的且不谈,只谈环境污染和一项,就让全世界的领导人大伤其脑筋,狂呼“环保”不已。我的结论是在下一个世纪,在继续发展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在东西方文化继续融合的基础上,必以东方文化的核心“天人合一”的思想济西方文化“征服自然”的思想之穷。换言之,东方文化必将重现辉煌。
对于我这个看法,赞成者大有人在,反对者的队伍也颇雄威。这本是正常的现象,天下事无不如此,无所用其骇怪。将来究竟谁是谁非,一决定于广大的读者群众,二决定于历史发展的进程。现在争论,“可怜无补费精神”。即在研究外国文学的学者队伍中,“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残余仍然健在,我们决不可以掉以轻心。还有人认为东方文学水平不高。对于这类的意见,我们一方面欢迎,另一方面又决不苟同。我们要让事实来讲话。
眼前的事实就是《东方文学概论》这样一部书。我们切盼普天下的反对者和拥护者都能“拨冗”来读上一读。这一定会大有好处的。谓余不信,姑一试之。
是为序。
1998年11月17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