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叶舌

叶舌

叶舌(英语:Ligule)是指在许多禾本科、少数莎草科及极少数灯芯草科植物,叶身与叶鞘连接处的内侧着生的薄舌状、紧包在茎部的生长物。叶舌可能的功能是防止昆虫或其他物质侵入叶鞘。叶舌有许多形式,最常见的是状似半透明膜或纤毛状平邑雪萝树;膜状叶舌可以短至1 - 2毫米(如草地早熟禾),也可长至10 -20毫米(如石茅),也可能具光滑或粗糙边缘。禾本科植物水稻等具有叶舌。常见的有撕裂状叶舌、二深裂叶舌、短叶舌、具睫毛叶舌和长叶舌等。一些蕨类植物门也具有叶舌的构造。

分类

叶舌是叶鞘的延长,其大小、形状和毛茸的有无,可作分类依据之一。

禾本科的叶舌:常见的有撕裂状叶舌、二深裂叶舌、短叶舌、具睫毛叶舌和长叶舌等。

某些蕨类植物营养叶和孢子叶近基部的近轴面上的片状氧化镁,也称为叶舌,分为以下两类:

(1)卷柏类(Selaginellales)和水韭属类(Is-oetinae)的小型叶基部内侧生出的小形膜质舌状突起。在卷柏类,当叶生长时舌状突起缩小而变得不明显。其机能尚不清楚,认为具有吸水或水分分泌的作用。

(2)亦指石炭幻化石蕨鳞木属类(Lepidonden-drales)的叶枕上部叶舌孔中形成的舌状突起,其机能和起源完全不清楚。

作用

叶片与叶鞘交界处内侧的膜状突起。如禾本科水稻等具有叶舌。它可使叶片向外倾斜伸出,有利于接受阳光,同时由于它的生长部位,能防止昆虫、病菌、雨水等进入叶鞘筒内。蕨类植物门的叶舌作用不明显,也许具有吸水或水分分泌的作用。

代表物种

一年生水生草本。秆直立,高0.5-1.5米,随品种而异。叶鞘松弛,无毛;叶舌披针形,长10-25厘米,两侧基部下延长成叶鞘边缘,具2枚镰形抱茎的叶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0厘米左右,宽约1厘米,无毛,粗糙。复总状花序大型疏展,长约30厘米,分枝多,棱粗糙,成熟期向下弯垂;小穗含1成熟花,两侧甚压扁,长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长约10毫米,宽2-4毫米;颖极小,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2枚,锥刺状,长2-4毫米;两侧孕性花外稃质厚,具5脉,中脉成脊,表面有方格状小乳状突起,厚纸质,遍布细毛端毛较密,有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同质,具3脉,先端尖而无喙;雄蕊6枚,花药长2-3毫米。颖果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厚约1-1.5毫米;胚比小,约为颖果长的1/4。染色体2n=24(Shu et Qu 1985, Yao Z.1984),x=12(Mukhergee et Debnath 1985)。

稻是亚洲热带广泛种植的重要谷物,我国南方为主要产稻区,北方各省均有栽种。种下主要分为2亚种籼稻粳稻。亚种下包括栽培品种极多。

卷柏

土生或石生,复苏植物,呈垫状。根托只生于茎的基部,根多分叉,密被毛,和茎及分枝密集形成树状主干,有时高达数十厘米。主茎自中部开始羽状分枝或不等二叉分枝,不呈“之”字形,无关节,禾秆色或棕色,不分枝的主茎高10-20 (-35)厘米,茎卵圆柱状,不具沟槽,光滑,维管束1条;侧枝2-5对,2-3回羽状分枝,小枝稀疏,规则,分枝无毛,背腹压扁,末回分枝连叶宽1. 4-3. 3毫米。叶全部交互排列,二形,叶质厚,表面光滑,边缘不为全缘,具白边,主茎上的叶较小枝上的略大,覆瓦状排列,绿色或棕色,边缘有细齿。分枝上的腋叶对称,卵形,卵状三角形或椭圆形,边缘有细齿,黑褐色。中叶不对称,小枝上的椭圆形,覆瓦状排列,背部不呈龙骨状,先端具芒,外展或与轴平行,基部平截,边缘有细齿(基部有短睫毛) ,不外卷,不内卷。侧叶不对称,小枝上的侧叶卵形到三角形或距圆状卵形,略斜升,相互重叠,先端具芒,基部上侧扩大,加宽,覆盖小枝,基部上侧边缘不为全缘,呈撕裂状或具细齿,下侧边近全缘,基部有细齿或具睫毛,反卷。孢子叶穗紧密,四棱柱形,单生于小枝末端;孢子叶一形,卵状三角形,边缘有细齿,具白边(膜质透明) ,先端有尖头或具芒;合心皮在孢子叶穗上下两面不规则排列。大孢子浅黄色;小孢子橘黄色。

常见于石灰岩上,海拔(60-)500-1500(-2100)米。产安徽、福建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 、湖北 、湖南省河北省河南省江苏省江西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陕西省山东省四川省、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云南省浙江省,也分布到俄罗斯西伯利亚、朝鲜半岛日本印度菲律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