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氏六帖
《释氏六帖》又名《释氏要六帖》、《义楚六帖》,计二十四卷,约七十余万言。它是仿白居易《六帖》之例,广采大藏经律论,旁儒道诸书,将佛教典章制度、旧例传说、人事掌故分部别门,以类相从,总括大纲,置五十大部,下分系四百四十门。
简介
《释氏六帖》始自释迦牟尼事迹,下及名数理论、佛宝僧宝、僧尼传略、著述制度、奉毁佛法,乃至世事人情、社会百态、饮食歌舞、外道鬼神、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飞禽走兽、佛门器物等等,无不条分缕析,详加罗列。读者如要查找某一门类的掌故,自可按图索骥,何止事半功倍;不妨入海深珠,心能心称意得。因本书成于五代十国,其徵引书籍,今多有残佚,所以对校勘、辑佚、考查佚书也颇有效用。
具体内容
《释氏六帖》是后周显德元年(954)齐州开元寺高僧义楚博采经论、旁及儒道诸书所撰成的佛学辞典。宋代官修《崇文总目》、尤袤《遂初堂书目》均有著录,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佛学典故辞典。由于自宋以来一直没有被编入《大藏经》中,因此传本较少,知之者亦不多。据此书书末北宋开宝六年(973)安定胡正《释氏六帖后序》及崇宁二年(1103)六月越州开元寺管内副僧正履中的《重开释氏六帖后序》,此书原有开宝六年(973)和崇宁二年(1103)刊本。本书在宋有开宝六年(973)和崇宁二年(1103)刊本,传入日本后,有宽文九年(1669)刊本,一九四四年苏晋仁扑克日本携回刊入《普慧大藏经》中。
文献价值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保存了典籍佚文,颇足珍贵
二、其所引与今本对照,文字往往有优于今本者
三、在阅读涉佛文献时,仍可供查典实之用.
作者
义楚,俗姓裴,五代相州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县)人。七岁出家齐州开元寺,二十一岁受具足戒。勤奋好学,谙《俱舍论》。以有感于儒者所述之佛教颇多谬解,乃仿白居易《六帖》而撰本书。自晋·开运二年(945)起,至周·显德元年(954)成书。历时十年,书成后,呈献柴荣。周世宗敕付史馆收录,并赐紫衣袈裟及‘明教大师’法号。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二·李祹(柴荣太祖养子)“显德元年。齐州开元寺义楚法师。进所撰释氏六帖。敕付史馆颁行。赐紫方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