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药用拟层孔菌

药用拟层孔菌

药用拟层孔菌(学名:Fomitopsis officinalis (Vill. : Fr.) Bond. ),别名:苦白蹄、新疆叫做“阿里红”。属多孔菌科、拟层孔菌属。分布于云南省四川省、新疆、河北省江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吉林省。生落叶松树干上,引起树干材褐色块状腐朽。也生在南松等针叶树干上。为民间使用的药材,治疗腹痛、感冒及肺结核患者盗汗和慢性气管炎,毒蛇咬伤。

形态特征

子实体大型。马蹄形至近圆锥形,甚至沿树呈圆柱形,菌盖宽2-25cm,初期表面有光滑的薄皮,以后开裂变粗糙,白色至淡黄色,后期呈灰白色,有同心环带,龟裂。菌肉软,老时易碎,白色,近白色,味甚苦。菌管多层,同色,管孔表面白色,有时边缘带乳黄色,圆形,平均每毫米3-4个。提孢子卵形,光滑、无色,4.5-6μm×3-4.5μm。

生态习性

落叶松树干上,引起树干材褐色块状腐朽。也生去南松等针叶树干上。

分布地区

河北省山西省云南省四川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福建省等。

经济用途

为民间使用的药材,新疆叫做“阿里红”,治疗腹痛,感冒及肺结核患者盗汗和慢性气管炎,毒蛇咬伤。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另含齿菌酸(ehuricoic acid)等。引起树干材褐色块状腐朽。

药用价值

中药化学成分

全草含羊毛甾醇(lanosterol),硫黄菌酸(sulphurenic acid),齿孔酸(eburicoic acid),去氢齿孔酸(dehydroeburicoic acid),齿孔醛(eburical),齿孔醇(eburicol),齿孔二醇(eburicodiol),16α-羟基齿孔酸(tumulosic acid),去氢齿孔酸(dehydroeburiconic acid),及苦白蹄酸(officinalic acid)。

中药化学鉴定

(1)本品粉末易溶于氨水碱液,遇水呈粘稠状。

(2)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浸渍30min,滤过,滤液供以下试验:①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干后,喷溴酚蓝试液,在蓝色背景下显黄色斑点。(检查有机酸)②取滤液1ml于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酸酐各1ml溶解,加硫酸1-2滴,溶液由棕黄色渐变棕红色,并有污绿色荧光。(检查三类)

生药材鉴定

1.性状鉴别 子实体多呈马蹄形,或不规则瘤状,与树干着生面扁平,直径8-30cm以上。表面淡黄色或灰棕色,较粗糙,有时可见同心环纹或不规则裂隙,边缘钝。管口面类白色或淡黄色,管口圆形,每1mm间3-4个。纵剖面可见菌管多层。质轻,疏松,易碎,并有粉尘飞出。气微,味苦、微甘。

2.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灰黄色。菌丝无色、无隔,有分枝,直径3-4μm。孢子圆形或卵圆形,直径3.5-5μm。

药理作用

齿孔酸使动物汗腺周围血管收缩而止汗,但不影响汗腺分泌,亦不扩瞳,作用约持续20分钟。内服齿孔酸,对胃有刺激作用。

性味

甘;苦;温;无毒

功效分类

止咳平喘药;祛风除湿药;消肿止痛药;利尿药;解蛇毒药

功效

止咳平喘;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利尿;解蛇毒

主治

咳嗽;哮喘;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胃痛;咽喉肿痛;牙周炎尿道结石;水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醋调敷。

用药禁忌

不宜过量服用。过量可引起蕈菌酸中毒。

药材基源

多孔菌科真菌药用拟层孔菌的子实体。

采收和储藏

夏、秋采收,切去粗糙外皮,晒干,磨碎。

出处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