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民
杨景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文职将军,出生于1950年8月16日,西安市莲湖区人。他于1969年2月入伍至西藏军区,之后于1980年1月调至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政治部,并一直在此任职。在他的军旅生涯中,他历任战士、排长、干事以及成都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处长。此外,他还是一位军旅作家。
人物经历
1986年先后被授少校和上校军衔,为成都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负责创办由邓小平亲笔题写刊名为《西南军事文学》并任主编,成都军区政治部战旗话剧团团长、战旗歌舞团团长、战旗文工团政委,现任战旗文工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出版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诗歌、剧本选集多种,作品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解放军文艺新作品奖,解放军首届图书奖,中国图书奖,电视剧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金星奖,中国“人口文化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被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十大优秀旅团主官”等荣誉。
人物事迹
杨景民是从青藏高原走出来的一位著名军旅作家,在杨景民的记忆中西藏自治区是他最难忘的一片圣地,也是他迈向宏伟艺术殿堂的发祥地。1969年,18岁的杨景民带着一把小提琴从古城西安市来到了拉萨市,那时的西藏比现在要冷得多,奇寒无比。抗美援朝战争缴获来的美国军队大“道奇”卡车碾着1969年的春雪,在川藏线上摇晃了18天,才把他们200多名新兵拉到了雪域峡谷的一片山地。从此。杨景民成为了一名西藏的工兵团战士,开始了他漫长的军旅人生道路,一干就是十多年。
人们常说边疆将士要数西藏兵最苦,而在西藏兵中要数工兵最苦。人在缺氧的雪线上徒手走路都要喘气,而那些工兵却还要在雪线上施工,抡八磅大锤,打炮眼,抬石头,修公路,架桥梁,一天下来累得腰背痛。但每当他们回到帐篷搭起的营房,看到红山石饰起的“长期建藏、保卫边疆”的图案时,所有的疲劳似乎消失了许多。长年驻守在青藏高原,由于多种原因,家书和报纸三四个月才能送到哨所一次,看书、看报、看家信,官兵们说那是打“精神牙祭”。劳累和寂寞无时不在考验着风华正茂、青春年少的杨景民和他的战友。一名老兵退伍时,给他送行的新兵喃喃地说,这里太荒凉、太寂寞。那老兵就神秘地向他耳语:哨所东边有一个“读书台”,你要是寂寞了就到那里去读书,读书读累了,你就把耳朵贴在那块石头上,这时你能听到父母、弟妹的说话声。后来杨景民和他的战友就经常去那个被称为“读书台”的石板上读书,让年轻、寂寞的心汇入知识的海洋。
在西藏自治区,杨景民从一个普通的工兵战士成长为班长、排长、代指导员、组织干事,这段生活经历使他终生难忘,正是在这开山修路的过程中磨练了他的意志。这十多年在西藏的艰苦生活使他对这片神奇的土地有了非常深厚的情感,也正是这十多年在西藏的艰苦生活,使他对英雄人物,新时期先进典型人物的号召力,感召力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感受。
杨景民依稀记得,那是他与团部技术员一起执行钻探公路任务,当他们来到指定地点,两匹驮他们来的马驮着水壶、干粮、指北针不辞而别,在经过长达两天的饥渴后,技术员用微弱的声音说:小杨,看来我走不出去了,说不定明天又要迷路,这干涸的西海底下没有半点水星子,你一定要活着。他的声音很小,似乎只有他自己能听见,杨景民突然想起两个中国工农红军战士在沙漠上的故事,于是慢慢地讲给他听。听着、听着,他突然拿出自己的眼镜盒使劲一掰,苦笑着说:“这也是我们活命的希望。”从他的目光中杨景民似乎明白了。于是,两个人各拿着那半边铁质眼镜盒,不约而同地说:“为了边疆活着,为了边疆干杯!”
杨景民清楚地记得,一位十八军的老领导、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的陈明义将军为他讲述的老西藏的战斗故事。那天的场面十分难忘,陈明义将军英姿勃勃地骑着一匹骏马,带领杨景民在西藏自治区的山路上行走,他和老将军的谈话后来成为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事情,他把老将军的故事写成了一部文学作品,同时他在工兵团工作期间记录了很多西藏兵的动人故事,其中有许多青年战士英勇献身的动人事迹,还有老西藏军人在西藏奋斗终生的故事,这一切为他后来的成长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也使他很快成为了一名军旅作家。
杨景民热爱雪域,热爱祖国的大西南,所以他才可能对这片土地如此充满激情。说实在,他这辈子已把自己完全交给西南----大凡在那片土地上吃苦越多,这越舍不得离开那片土地,也越觉得那片土地有一种铸造了自己的东西、牵扯着自己的灵魂。也因为无法忘却,才铸就了一份兵的感情,一份西藏自治区或西南的情结。
关于西藏,人们有过无数次的文学艺术审美,但杨景民笔下的西藏是一种复杂而神圣的情感,是一种事理人情的达观。他在一篇日记中写道:“西藏的山是眼睛做的。你到西藏了,这眼睛就一直盯着你,发给你的却是缺氧、头晕、脑疼、干渴、弱软、心灰、逃遁、求生等等意念之功,你已不能主宰你的躯体了。那躯体似曾承载过格萨尔、松赞干布和见过面与未曾见面的藏族的一面辉煌;曾欣赏一憋气就可以吹响几丈长的用稀贵之金铜、美女之人骨做就的法号;曾有过用暴着粗筋的双手把羊皮船一样大的野牦牛头扭个转儿像扭铁轴一样的欣喜之泪;有白日梦中受过风吼之吓、刀砍之险、孤独之罚,也有藏族女人如水的爱抚,灵与肉都承载过诗意的白云。”这样的语言是对西藏自治区生活最好最真实的总结。正是由于他在西藏生活过十多年,而且在那里认下了一个藏族老阿妈和一位藏族老师,所以他对西藏的感情非常深厚,他早已准备在从岗位退下后继续在西藏为他的西藏文学梦做新的贡献。
杨景民从青藏高原走来,从部队基层走来,生于寒门,起于士卒,一步一个脚印。正是这种扎实的生活根基,铸就了他的作品始终充满着催人向上的阳刚之气,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呈现出崭新的时代精神,自1974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战士的歌》起,至今已出版话剧剧本集《朱总北上》、散文集《爱的曼陀铃》、小说集《多余者的恋情》、《绿色的堡》、报告文学集《耕耘与收获》、长篇报告文学《大出征:中国灭火队在科威特》、《大动脉:战争血液》、《“陪都”风云》,《杨景民散文选》,电视剧本《军人在证明》、《我在寻找那颗星》、《火与爱》、《军中最后一个马帮》、《紧急救援》、《光荣人家》和《乌蒙铁军》、《黎》等著述共数百万字作品。这些浸润青藏高原官兵生活、思想感情的产物是高原边防军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已成为西藏自治区官兵的精神支柱,是诗也是史,是风也是颂。评论家周政宝说,杨景民的笔下的人物都是值得我们抒写的普通边防军人和高原军人,他记录和塑造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
杨景民不仅仅是个写作快手,更是一个文学多面手。凡文学内的基本体裁,从诗歌、小说、散文到报告文学,甚至还包括文学的姐妹艺术话剧、影视剧等,他笔锋扫过,广种多收,足迹到处,必有反响。他的报告文学、小说和散文等,还分别获得过全国和全军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图书奖、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解放军文艺新作品奖、中国电视金鹰奖、金星奖。这样从多条战线上全方位展开推进的作家,一方面显示了作家的才力、勤奋和触类旁通,也因此扩大了战果,拓宽了创作之流的“河床”。
人物作品
话剧剧本《一代名将战孤城》(1984年7月合集)、散文集《爱的曼陀铃》(1989年4月)、小说集《多余者的恋情》(1989年12月)、小说集《绿色的碉堡》(1991年7月)、报告文学集《耕耘与收获》(1992年11月)、《1991:贵州军民大抗洪》、长篇报告文学《大出征:中国灭火队在科威特》(1993年12月)、长篇报告文学《大动脉:战争血液》(1994年5月)、长篇报告文学《“陪都”风云》(1995年7月)、《寻访单杰》、《杨景民散文选》(1995年10月),剧作选《双子星座》(1996年4月)、散文集《倾听西南》(1998年10月)、长篇报告文学《乌蒙铁军》(1999年9月)、《好姐妹》(2000年7月)、长篇小说《龙根》(2008年11月)、长篇报告文学《撼天动地铸医魂》(2009年1月)。除此之外,杨景民还创作了《军人的证明》、《我在寻找那颗星》、《火与爱》、《军中最后一个马帮》、《紧急救援》、《光荣人家》等多部电视剧,音乐剧专业《太阳花》,话剧《情满玉树》,加上尚未结集的散见篇什,总数有600多万字。
获奖情况
中篇报告文学《黎鳌》获1990-1991年度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藏雪》获全军报告文学奖,长篇报告文学《“陪都”风云》获全军首届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小说集《多余者的恋情》获全国第五届图书金钥匙奖,短篇小说《走西藏》获全军首届文艺新作品奖,电视剧《军中最后一个马帮》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金星奖。其他作品多次获全军级和省市文学奖。